第二年秋后,胜临从小学升入了初中。在姐姐艳霞看来,这个小弟弟的脾气秉性很像父亲,遗传了陆大力沉默寡言的性格和对音乐的天然热爱;虽然平时腼腆内向,沉默少语,一旦欢脱起来又毫不畏人,从小就敢在众人面前说唱就唱。夏伏天时,就在院门外乘凉的空地上连唱带跳,引得左邻右舍一群大人小孩围观。待到冬天,经常跑到艳丽和艳萍上班的村地毯厂去玩儿,只要有谁一撺掇,便爽快地给上班的人们展示一番自己新学的歌曲。
地毯厂就位于村委会旁边,在原大队集会空地上建起了三排厂房。前两排是生产车间,后一排是质检车间,同时兼有办公、保障、库房等功能。比起邻村何辛庄或乡里有名的东亚地毯厂,黄家集村地毯厂规模并不算大,是一个只能容纳不足百名工人的小厂。不过,这对于一个村办集体性质的企业来讲,已经是不小的规模了。除了白天必须到厂子里上班的男男女女——女的主要是织毯,男的则主要负责搬运、刷胶等,还有在自家就可以给厂子打线赚钱的年长些的人。这样仔细算来就不难看出,尽管一个小小的村办企业,却极大带动全村人的就业,让男女老少不出家门就有了能够稳定赚钱的谋生手段。而这样的乡镇企业,在九十年代初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宝坻县界内遍地生长,很快成为天津地毯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有那眼光高的,不满足于上班打工赚死工资的人,或是跟其他村干部闹不到一块儿的骨干,以个体户名义办起了私人厂。反正是现成的经验,成熟的渠道,熟练的工人,大家公平竞争倒也相安无事,走着创业初期的良性发展之路。年轻的农村女工们如果觉得厂子里工资发得不及时,或是克扣了自己的血汗钱,便可及时提出自己的主张——此处不留人更有留人处,义正辞严地跟厂领导争取本该属于自己的正当利益。
艳萍刚进厂时就被年长的姑娘和小伙儿们戏称为“十三妹”。那十三妹原是老人们口口相传的一位古代替父报仇的侠女,如今用在艳萍身上,除了因她年龄正好相当,更是因为艳萍干起活来的确有股子狠劲。年纪虽小,却在劳动中从不落人后边,飙着劲地也要把手上的活学会干好,用家里人常说的话讲就是这孩子“恨活”。“恨活”的艳萍同样爱唱爱跳,更喜欢臭美打扮。每年母亲秀兰给做的新衣服,她都等不到年三十便穿上了身,左照照右看看,越看越觉得高兴,于是定要骑上自行车出去转一转显摆显摆。不料一次不小心,崭新裤子被车蹬子在裤腿处刮了个明显的三角口。只得满脸沮丧地回到家,让母亲想办法好好缝补缝补。秀兰琢磨了半天突发奇想地有了好主意,不仅在破口处缝补了一朵心形花瓣,还在另一条裤腿对称处也缝上了同样一个造型,成功为女儿的新裤子添加上了始料未及的新花样。
其实,在陆家姐弟四人中,歌唱得最好听,人又长得更漂亮的,是二女儿艳丽。胜临和艳萍会唱的歌曲多半都是艳丽教的。那时,十七岁的艳丽早已开启了她追星的年华。虽然上班挣的工资大都交给了父母,但艳丽坚持拿出十几元钱为自己买了一个心心念念的半导体小收音机。上班时听,下班时听,睡觉前也在听。晚上经常躺在被窝里,将收音机搁在耳边,专等着七色花点歌台那开播时的美妙乐声。四大天王、小虎队是她最熟悉的梦想组合,张国荣、谭咏麟、刘德华、林志颖、叶倩文等都是她爱慕的精神偶像。有时她会被林志颖十七岁的雨季中那温婉如诉的歌声感染得热泪盈眶,有时也会听着小虎队的蝴蝶飞呀而激动不已,恨不得自己也能立刻生出一双翅膀,飞向那广阔的天地飞向自己未来的城堡。于是往往在夜已深沉的时候,人都进入了梦乡,收音机里却还响着隐隐约约的歌声……
艳丽有时会想,自己若能像港台明星那样光彩照人多好。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她尽可能梳着从明星那里学到的最赶潮流的发型。刚开始是披肩的烫发——俗称公鸡头,也叫一片云。过了一段时间,又换成像郭富城一样的,发梢只略过耳根的蘑菇头。后来,仍是留起了长发,但在头顶上多了一只弯弯的白色带蓝条纹式的发卡。一个女孩子的春梦往往也在这样的时候开始萌发。艳丽既期许着自己的白马王子如港台明星那样充满诱人的魅惑,但又止不住怅然若失地感到,那很可能只是她一厢情愿的白日梦罢了。
胜临每次到地毯厂找姐姐们,溜溜哒哒的就进去了。看门大爷早已认识这个颇受女工们欢迎的小小来客。他知道这个不爱说话的小客人不仅不会影响工人们干活,还会给厂子里带来不少欢声和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