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光绪年间,北直隶辖下的新城县,有位赫赫有名的富商小笛,其人性格极为悭吝,常以种种手段克扣佣仆薪资,名声在外,致使周边百姓皆不愿踏入其府邸做工。为此,小笛不惜远赴他乡招募劳工,并许以高薪,但至结算之时,却又故技重施,玩起了拖延与欺诈的把戏,令众人苦不堪言。
那年春日,他赴邻近县城招募了十位农夫至其田庄劳作,转眼秋收已毕,正当是兑现承诺之时,小笛却再次显露无赖本性,声称手头拮据,欲以欠条敷衍了事。众怒之下,九位农夫怒目圆睁,欲上前理论,幸得小玉及时劝阻。小玉,此人不仅耕作技艺超群,且性情豪爽,智勇双全,深得众人信赖。见他出面,众怒渐息。
小玉提出条件:“欠条可立,但需附加一事。我等离家半载有余,空手而归,恐被乡邻耻笑,以为我等愚钝被骗。望能赐每人一车麦糠,以作交代,保全颜面。”麦糠者,乃打麦后废弃之麦穗皮,本无大用,小笛却因吝惜而积存于柴房之中。闻此要求,小笛心中暗喜,以为捡了便宜,遂慷慨应允,连装麦糠的麻袋也一并相赠,任由他们装车拉走。
小玉向小笛致谢后,又妥善收好了欠条。回到柴房,众人围拢而来,纷纷质疑是否真要任由小笛逍遥法外。小玉苦笑摇头,解释道:“面对此等无赖之徒,唯有智取。若一时冲动动手,反落其圈套,告至官府,非但工钱无望,恐还要赔偿损失。”此言一出,众人皆叹服其智谋。
“若再因冲动而身陷囹圄,那损失岂非更加惨重?诸位且信我一回,若工钱无法讨回,我愿自行承担赔偿。”小玉的话语掷地有声,众人听后皆觉其言之有理,纷纷遵从。他们妥善保管好欠条,驾车满载麦糠而归。
时光荏苒,次年春日,小笛再次前往邻县招工,不料小玉携九位旧识再度现身。他们对此前欠薪之事只字未提,反让小笛暗自诧异。生怕他们暗中使绊,小笛暗中观察数日,见他们工作依旧勤勉认真,心中稍感宽慰。及至播种时节,小玉向小笛提出,麦种不可直接下播。面对小笛的疑惑,小玉解释道:“今年寒冬早至,地中害虫亦提前苏醒觅食,若直接播种,麦种恐难逃虫口。”小笛半信半疑,亲掘土壤,果然发现虫害,顿时手足无措,急询对策。小玉建议道:“可将麦糠与麦种混播,麦糠坚硬难啃,待害虫咬碎麦糠触及麦种时,麦种已生根发芽,失去吸引力,害虫自会放弃。”小笛求证于他人,发现此法果然盛行,遂决定效仿。然而,当他向小玉索要麦糠时,才猛然记起自家麦糠已被他们带走,不禁尴尬万分。小玉提出,只要还清工钱,麦糠自当归还。小笛虽心疼银两,却无奈虫灾之下麦糠难求,只得忍痛还清欠款。
秋收之际,小笛故伎重演,欲以欠条搪塞。众人怒而不发,齐刷刷望向小玉。只见他从容不迫,微笑言道:“欠条可立,但吾等亦有条件。离家数月,家中妻儿生活艰难,连柴火都匮乏,望东家能赐予麦秸以解燃眉之急。”此言一出,小笛面色铁青,心知再难算计这位智勇双全的农夫。
小笛府上柴火充裕,堆积如山,于他而言不过是累赘,既占空间又无实际用途。于是,他大手一挥,故作慷慨之态,高声宣布:“这麦秸就赏给你们了,尽管拉走!”小玉感激致谢,随即收起欠条,着手准备马车。众人围拢而来,议论纷纷,皆感慨今年能顺利讨回工钱,实属老天庇佑。谈及麦秸,众人不解其用,小玉却神秘一笑,叮嘱道:“麦秸务必带回,妥善保管,切勿轻易处置,否则工钱难保。”众人见他言之凿凿,便信以为真,牢记于心。
转眼又是一年春,小笛再次招揽了这十人。他得意洋洋地向小玉挑衅:“工钱仍在我手,看你今年有何妙计取回?去年老天助你,今年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小玉淡然回应:“我乃耕田之人,自然心系土地。去年地暖虫醒,麦糠立功;今年麦秸之用,亦有其道。东家若再图谋不轨,非但工钱难逃,还需加倍偿还,权当小小惩戒。”小笛闻言大笑,以为小玉在说笑,不屑一顾。
然而,未几日,变故突生。县衙传来消息,为修筑城墙,需各村各户贡献物资劳力,小笛作为富户,被责令贡献万斤麦秸,十日内未交则问罪入狱。小笛闻言大惊,怒问缘由,却被告知此乃知县之命,不敢违抗。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奔波求购麦秸,却一无所获。
正当小笛焦头烂额之际,小玉适时出现,笑问道:“东家是否需要我等的麦秸?”小笛惊讶之余,忙问详情。小玉从容答道:“正是,我们手中有万斤麦秸,可解东家燃眉之急。”此言一出,小笛恍然大悟,原来小玉早有筹谋,以麦秸为筹码,迫使自己不得不还清工钱。
最终,小笛在无奈之下,只得乖乖支付双倍工钱,以换取那万斤麦秸,心中虽万般不甘,却也无可奈何。此事传开,小玉以其智慧与胆识,赢得了众人的敬佩与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