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这就是我的逃跑路线(1 / 2)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首页

李明不是历史系的,穿越前也没机会查百度百科,所以不知道李家这位老十四的历史结局怎么样。

不过作为考公上岸的做题家,他知道的文史常识比沙雕网友多一些。

根据推断,自己的结局应该不大好。

因为他是李世民所有孩子里,最不受待见的那个。

单看父皇取的名字就透着一股敷衍。

“李明”,呵,怎么不干脆叫李四呢?

再看看人太子殿下,“李承乾”,多响亮多大气,一听就是人中龙凤,将来要继承大统的。

而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在唐宫中的境遇是很凶险的。

众所周知,李唐皇室的家庭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

父辞子笑、夫妻核睦、兄终弟寄、姐妹有碍。

举个栗子,李世民驾崩后,长孙无忌和武则天对剩下的皇子们进行了几轮清洗。

就李明这爹不疼妈不爱的状态,挺过这波男女混双基本不太可能。

这就是皇子的宿命,天生就要被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

不能上太极殿,就得下阎王殿,十分刺激。

李明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太可能在这刺激战场中吃到鸡。

古人只是科技不发达,又不是弱智。

自己就一基层公务员,被科长半夜@加班也只能乖乖回复“收到”的小把式。

和贞观朝这群尸山血海里滚出来、在几千年历史中坐三望二的猛男天团,比试政治手腕?

梦里啥都有。

不过重活一遭,李明也不打算被人当鸡吃了。

他要绝地求生。

既然做皇族很危险,那——

我不做皇族了,世民!

他要触怒父皇,让自己被贬为庶人,远离宫廷政治旋涡。

说起来困难,其实做起来一点也不容易。

因为英明神武的陛下并不是无情的政治机器。

相反,李世民的感情非常充沛,在史书里哭的次数比林黛玉都多。

所以不能太作死,否则惹父皇怒从心头起,容易少走几十年弯路。

但又不能不够作死,万一父皇念及旧情,只是赶出宫去,却又不开除宗籍,留个一官半职,那就前功尽弃了。

归隐不彻底就是彻底不归隐。

等到李治一朝,迟早被武则天那个疯批娘们儿挖出来。

因此,李明必须把握好平衡,在圣上的底线上疯狂试探。

综合考虑,他决定当个熊孩子。

不但自己熊,还要拉着权贵子弟们一起熊。

熊而已,又不是造反,不至于被砍了重练。

但子女教育和心腹大臣又是李世民的两根麻筋,而李明无疑在用这两根麻筋弹奏一曲东风破——

自家乖宝宝被皇子祸祸,铮臣们还不得逮着陛下一顿喷啊。

这机会还是李世民自己给的。

要不是他一脚把李明踹进了小学,这条披着羊皮的狼也没法摧残祖国的花朵。

既能惹父皇暴怒,又没有生命之虞。

完美。

“明……明哥。”侯宝琳吸着鼻涕,眼泪汪汪。“先生去告你状了……”

大家揍完了李明,也一个个垂头丧气,意识到明哥这次要遭重。

因为李明今天惹的老学究孔颖达可不一般。

先皇李渊时,文庙供奉的圣人是周公,是李世民请周公起开,把孔夫子扶正的。

为什么会这样,李世民的从龙心腹、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孔子三十二世孙、孔颖达老先生,您有什么头绪吗?

“傻孩子,得罪小人算什么。”李明笑抚宝琳的狗头,“当大哥的不为小弟出头,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碗鸡汤简直散发着神圣的光辉。

“明哥!”小学生们无不感激涕零,无语凝噎。

至于红薯是啥,那只是无关紧要的细节。

傻大黑粗的尉迟循毓立刻上疏:“都怪那个孔老头,成天打小报告!”

小学生之首长孙延抚摸着下巴,模仿他的阿翁长孙无忌,用平静的口吻说出不得了的事:

“明哥无需多虑。趁那老头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前,吾等擒之。”

“好啊好啊!”群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