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1 / 2)山人送主公首页

第二天清晨,明媚的阳光让范胜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得亏他有个童生的身份,加上县太爷的信,才让他搭上了商队的车。

不然昨晚还真是悬啊。

范胜想了想,打了个哆嗦,以后坚决不肯洗野湖了。

商队顺利地进了中山城,他们还赶着销货,范胜一个人去宫外听水司,投递拜帖,讨要出国的凭证。

现任中山王,范胜也是见过的,毕竟他当初考秀才,和同学们集会的时候,也见过素衣出行的中山王几次。

那时候他还是个尚且风度飘飘的成熟士子模样,诗词歌赋尚且能跟上文人墨客,长相平平,脾性也平平,要不是身上有王爵,真是很容易忽略过去的人物。

不过在外,王可以体现自己的亲民,在宫里,就是范胜投帖也不一定见到的大人物了。

中山国确实不大,范胜弃儒从道的消息该知道的早知道了,不过他又是个孝子,宫里的侍从不好拿捏,就把皮球推给了监国御史,御史推给用印的家宰,家宰推给国相,因为国相不在,所以最后是中山王做主,让大司马准了范胜的关凭路引,放他出城。

范胜出城的那天,同过路的商人还送了他路金,都佩服他的勇气。

离开中山城,出国也就不远了。

再走二十里就是襄关,范胜出关口的时候,回望了一眼,心中透划着中山城的形势,只是摇头,骑着新买的毛驴,走出了生活成年的中山国。

他以后就再也不是范胜了,离开了清河县,告别了中山国,无名无姓一游人,前途何处寻知己。

以后就真的只能靠自己了。

遇天下雨,遇地难收,范胜心中本该升起一种豪迈而悲凉,但多年的读经求道,让他的心只如漂泊不定的游虫,一跳一跳,一时冲动,也沉寂平静,静观波澜。

毛驴律律地叫着,土路上一袭青衣已缀上了尘土。

出了襄关,风餐露宿,还不到百里,范胜就已经看到农村残破,城镇免炊了。

他心中叹息。

这就是他当年震惊之下,放弃举业的由来。

老和尚当年在上京有多么风光,他是想不出来,但就冲着他疏懒了本事,还能骗到一家寺庙,三个徒弟安身,就知道他绝非凡人。

舍弃了功名利禄,也要往中山国跑,宁愿随便混混,老死乡间,也不愿意再出去,范胜的心里沉甸甸的。

他不知道是什么一种冲动,让他摒弃了儒学,还记挂着外面的芸芸众生,只是因为善财师兄的还俗回家,担心一宿之后,突发奇想,自己也出去。

他心中一团乱麻,很多想不明白,也不愿意找到线头。

但他已坚定地走出关外,他已将自己放逐到中山国外,他是个自由人了。

他能如野狗一样,在草堆里撒欢奔跑,也能如鲤鱼,沉在泥塘里,慢慢吃泥而死。

他的心就像风,拂过了云,也便想晚霞。

他没有给自己留下太多钱,更是把家业都散了,只消十年,亲戚故旧恐怕都会忘记他这个人,再也没有范家公子的豪华和光耀。

他骑着毛驴,走在残破的不成道的土路上,太阳渐渐靠近了他的心头,他想着,是该歇息了。

因为没有执念,所以他走得并不快,要有匹快马,不出三日,就能看见襄关的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