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1 / 2)锦上牧云首页

翌日清早,晨兮刚用过早膳,老夫人身边的柳嬷嬷便来请晨兮去偏厅议事。晨兮嘱咐采薇,待玥兮和旻兮起床用过早膳后,就在房中等她。

晨兮从闺床下拉出一个不大不小的檀木箱,从檀木箱里取出一个小铁匣。匣子上有个密制扣锁,左右扭了几下,抱着铁匣去了偏厅。

明河、瑾宁及老夫人皆已在偏厅等候。晨兮给祖母和叔叔婶婶请安后,打开匣子,拿出里面的物件,郑重地跪在了明河面前。

“侄女晨兮及代弟妹,叩谢叔叔婶婶回沣谷主持大局,不辞辛劳照顾我姐弟三人,父亲的丧仪得以圆满。父亲临终前将家中的田契地契房契交于我,嘱我将这些交于叔叔。”

“晨儿,这是作甚,起来说话!”明河愕然,躬身将晨兮扶起。

晨兮起身说道,“这有尚家一半田契和西市杂货铺的地契。父亲说,这原本由他带叔叔打理,若他不在,理应由叔叔做主。”

明河不明就里。

老夫人解释道,这是明山的心意,亦是父亲的意思。家中子嗣不多,就兄弟二人,田契对半分了。至于铺子,接与不接,明河自己拿主意。

明河这才明白,大哥是怕自己走后家中多变数,拖弟弟后腿,想着把家分了,“大哥的意思我明白了,但这家不能分。慈母尚在,安能分家?我自小受父兄恩德与宠爱,未曾给老家的营生添过一砖一瓦,在京陵这些年,说是大哥养着都不为过。生而为人,即便是至亲也得讲个廉耻。铺子虽是尚家的家业,但它们是大哥的,大哥走了便是你们兄妹三人的。即便今日兄长在此,我依然是这番话。”

祖母长吁道,“罢了,我儿这话有理,那便以后再说吧。晨儿啊,依你叔叔的,东西先收着吧。”

瑾宁笑道,“晨儿,快收着,咱还有正事要谈呢。”

话说着,明河便把昨夜在老夫人房中谈过的主意细说了一遍,晨兮听罢,噗通复跪下去,“叔叔、婶婶,晨兮思虑与你们不谋而合。把旻儿带去京陵读书吧。旻儿年幼已为孤露,还望叔叔婶婶代爹娘教导旻儿。旻儿聪慧,自小勤学,若得名师指点,假以时日必有出息。也不辜负九泉之下父亲与母亲的厚望。”

明河沉声应道,“甚好甚好!当真是好!我昨儿个还怕你不愿意。我与你婶婶必倾力教导抚养旻儿,给他请京陵最好的先生,不负兄嫂!”

瑾宁上前拉起晨兮,“这女娃当真是个明事理的。地上凉,怎么动辄跪着?你爹娘在天上看着呢,可别让我们挨骂!”

晨兮起身添茶。

明河问道,“晨儿,你和玥儿呢?”

晨兮放下茶壶,“我得留在沣谷管铺子。这杂货铺是祖父与父亲亲手经营起来的,历多少艰辛不必赘述,如今保着我们一家子衣食无虑,岁有余粮。父亲将这些交于我手,我自是殚心竭虑也必将它们支撑下去。若叔叔实在不肯收铺子,那便依旧从惯例拿红利,叔婶也不要再推辞,旻儿在都城求学也是要花销的。至于玥儿,当初父亲与静寂师傅约定十年下山,还余一年。玥儿两月后就满十五了,我想趁叔婶还未回京陵,提前把及笄礼办了,便可以回峨眉了。待玥儿下山,就跟在我身边,我们姐妹相互也有个照应,一同照顾祖母。”

明河心中难受,“晨儿太懂事,秉性像极了大哥,遇事为别人想得周全,默默地就将担子扛在自己肩上了。大哥原就比我聪慧,他若读书入仕,成就必远在我之上。不过是舍了自己成全了我而已。”

老夫人摆手言道,“河儿不必妄自菲薄。老母亲倒是觉得明儿做买卖比做官好,若无他的才能,尚家焉有今日?你兄弟二人也算是各有建树、各得其所了。”

晨兮道,“叔叔满腹经纶刚正不阿,若尚家的男孩子们也都能如叔叔这般淑质英才,便是万幸。”

瑾宁笑着,“看把你叔夸得脸都红了。我家晨儿才是人中龙凤,一个十几岁的女儿家,什么都明明白白。只是这里里外外的繁杂事儿一人且是忙不过来的。晨儿可有什么打算?”

晨兮扶着婶婶落坐,“叔叔和婶婶为我姐弟三人忧思,晨儿感激涕零。晨儿跟叔叔婶婶说说现在家中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