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与东坡不期而遇(2 / 2)咀嚼历史味道首页

22岁时,夏斌陪同东坡首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并一直鼓励他,同他一起温习功课,模拟研究各种考题。东坡不负重望,首次科考就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绩。文坛巨匠、主考官,也是东坡的一生伯乐欧阳修对其极为赏识、赞不绝口,让其一时名动京师、声名大噪。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苏家父子三人欲大展身手,却传来了母亲病故的噩耗,东坡带着小弟子由回乡奔丧,夏斌也尾随其后,与他谈心聊天,帮他舒缓情绪。三年丁忧结束,苏轼被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26岁的东坡参加了史上最难的制举考试,并夺得了第三等,真可谓“百年第一”(从来没人考过第一、二等),随后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判官、直史馆等职,可谓平步青云、挥斥方遒、意气风发。

在锦团簇拥的道路上,也暗藏了许多“急流险滩”与“不合时宜”。由于率直性情、反对新法,一封自己亲笔撰写的《湖州谢上表》文章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卷入了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此在官海里跌宕浮沉,再任杭州、流落儋州……,66岁时,他带着“文忠”谥号的光环身逝常州,走完了极不平凡、极其淡然、极为有趣的一生。

夏斌这次穿越经历,让他亲身感悟了东坡在苦涩、艰辛之中咬紧牙关的孜孜不倦、勤奋上进,在成就、腾达之时保持的直抒胸臆、为民情怀,在坎坷、低谷之际展现的进退自如、宠辱不惊。无论在任何时候、何种境地、山峰沟壑,他总能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处世不惊、质地不变、通透豁达、无往而不可。

在东坡的人生路上,各种光芒集于一身,多种困厄汇聚一起。即使在“明月夜,短松冈”的伤悲里,依然能够胸怀“一壶酒,一溪云”的飘逸超然;处“老来事业转荒唐”的贬谪下,仍然能够拥抱“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抱朴守素;居“粗缯大布裹生涯”的窘境中,犹然能够坚定“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随遇而安。

离开东坡时,为感谢夏斌的相知相遇,东坡赠送了自己亲手挥墨的《赤壁赋》《黄州寒食诗》书法贴子和《枯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画作。

夏斌在即将回归现实时,显得异常紧张和烦忧,担心自己会像东坡失去王弗、王闰之、王朝云等三位挚爱妻妾一样,失去自己的爱妻。他下意识地用手朝身边摩挲了几下,刚好摸到妻子光洁的脸庞,突如其来的搅动打断了姜聊均匀的鼾息,她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莫名其妙地看着老公,夏斌不由分说将嘴巴重重压在了她的红唇上。

夏斌把自己的穿越经历、亲身感受、深厚感情全部融入情景剧中,通过“思想+艺术+技术”的创新融合,立体、鲜活、完整地演绎了东坡光芒万丈的一生。人们纷纷停下匆忙行步的脚步,走进剧院,沉浸式感受情趣充沛的东坡人生。社会反响超级火热,即便多地上演、多次加场,仍难以满足人们的观赏体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