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夏半与半夏(1 / 2)咀嚼历史味道首页

孩子的名字是夏斌与姜聊反复商量和琢磨起的。这个名字饱含了父母的太多期翼和愿望,“行百里者半九十,致胜利者积跬步”,他们真心希望孩子能够树立远大志向和目标,绳锯木断、滴水穿石,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聚力用劲向前行走。同时,夏半与半夏排序刚好颠倒,半夏是一种药材,具有化痰、止咳、消肿、止痛等多种功效,如果是生的,毒性较大,只有炮制熟后,才能够发挥效用,寓意孩子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对自己负责的人,而不能成为有害社会、有损道德的人。

把夏半带到学校无疑是很明智的选择,可以让孩子在清心淡欲、书香馥郁的环境中生根、发芽、成长。基因的力量无穷无尽,小夏半传承和融合了父母敏而好学的特性。

姜聊在孩子教育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以身作则、教文识字、诵读古文,夏半经常学着妈妈认真细致备课、批改作业的样子,专心致志地翻看各种小人书,俩人情同手足、相互陪伴、相濡以沫。她有时也会把孩子带到办公室、教室,与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听课、嬉戏、玩耍。

夏半五岁时,就识字上千、背诗百首,两位数加减法准确无误,还会弹钢琴、打架子鼓,如果放在古代社会,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神童”。当年九月,夏半被妈妈送到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旁边的北京市机关幼儿园读书,据说这所幼儿园特别难进,就读者基本都是非官即富的孩子。夏半入园倒算省心,没有动用任何资源。园长见到姜聊带着这个伶俐聪慧的孩子时,就特别喜欢,是他亲自协调的名额。

姜聊父母的变故对她与夏斌而言,既是撕心裂肺的伤痛,更是深入骨髓的警示。然而,聚少离多的日子,让他俩或多或少产生了些许疏远和隔阂,更何况不少人都有“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惯性。

每个周六短暂的相聚是一家三口最幸福、最快乐的日子,无论多忙、事情再多,夏斌都会抽出时间如期赴约。夏半每次与爸爸分别时都会恋恋不舍、痛哭流涕,他从幼儿园小伙伴的嘴里得知,自己的爸爸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企业家,是一个博学多识的高材生,他喜欢爸爸宽厚温暖的怀抱、宽大有力的双手、宏阔磁性的嗓音。夏斌又何尝不是呢?他深深地爱着姜聊,爱着孩子,可是繁重的事务、看似光鲜的事业,让他总是匆匆忙忙、分身无术。每次看着妻子带着孩子离开时,他都无比内疚、心如刀绞。

在几次接送夏半,参加幼儿园亲子活动后,姜聊对学校有了更多了解。学校确如社会传言,校内学生家长基本都身份显赫,接送小孩基本都是各种豪车;孩子们多数都是锦衣玉食,时常会谈论炫耀父母的职务、家庭的豪所、身上的穿着;幼儿园的老师不有着特殊背景,园长甄诚是比自己小二届的大学校友,据说其父亲是某部委领导……姜聊骨子里流淌的是节俭、朴实,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攀比、不张扬,所以她总是让孩子穿得普普通通,也一直坚持骑自行车或走路接送。她宁愿让自家上百万的车在车库吃灰尘,也不愿显山露水。

聪明的夏半没有睡午觉的习惯,中午在幼儿园吃完饭后,总是在小床上翻来倒去,始终无法入睡,对其他小朋友的午休形成了一定影响。姜聊作为初三班级的班主任,学生和她的压力都非常大,课后经常还要辅导、答疑,中午要接孩子回来很不现实,而且幼儿园也不允许。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甄园长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动答应中午带孩子到自己办公室照顾;如果姜聊不能到准时接送夏半,他都会把小孩带到办公室,直至姜聊迈着急促的步伐接到孩子为止。这些默默的关心和呵护,让姜聊心头泛起阵阵暖意。

偶尔接到孩子,她会与甄园长一起走出校园。从交谈中得知,甄园长在大学时,是姜聊的铁杆粉丝,常常会在某个角落,小心翼翼地欣赏着这株自带芬芳、嫣然盛开的玫瑰花;有时他会冲动地想与她来一次偶然邂逅,听听她的气息和声音,可心头那个自我会及时提醒他,不能用粗陋的言语打扰这帘脱俗的清幽。他为这种独特奇异的情愫,写了很多抒情诗,不少都发表在了报刊杂志上。她大学毕业后,他经常会循着她走过的地方追忆未曾发生的美好,他在心底反复告诉自己,如果有朝一日再碰到她,一定要鼓起勇气,与她打个招呼、问声好、讲几句话……

人生无处不相逢。两位校友竟然在偌大的北京城再次相遇,而且这样近距离地沟通交往,这或许就是冥冥中的缘分、生活中的奇迹吧。一次姜聊因为处理班上两个学生发生冲突的事情,晚上8点多才抽开身,带着愧疚匆匆忙忙去接夏半。

当姜聊踏着夜色走进甄师弟办公室时,甄老师背对着门口,正与孩子玩着诗词“飞花令”的游戏,口里说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夏半接着说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灵动活泼的夏半看到妈妈,背诵后径直扑向妈妈怀抱,十分贴心地说:“妈妈,甄老师已经带我吃过东西了,他夸妈妈是最优秀、最负责、最辛苦的家长,妈妈,您肚子一定饿了吧。”孩子熟练地从甄老师的抽屉里取出几块饼干塞到了妈妈嘴里。

让师弟陪着自己的孩子熬到这个时候,又是吃饭、又是讲故事、又是玩游戏,姜聊实在有些过意不去,便主动邀请师弟一起去街边吃点东西。师弟自然奉陪到底。

在街边小店,他们随意点了几个菜,随心所欲地喝着啤酒,云淡风清地聊着天……原来,师弟大学毕业后,在父亲的运作下,毫不费劲地来到这个幼儿园,没几年就从教导处主任、升任至副园长、园长。父母一直催促他抓紧时间结婚生子,周边的热心人为他介绍过几个女朋友,可相处后,总觉得这些女孩身上浮躁太多、名利太重,真诚偏少、坦荡不足。姜聊以过来人的经验安慰道,“不要有太多预判性思维,尝试着走进去,或许你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也并非自己想像地那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