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卿问轼何如人?旼曰:“聪明人也。”
惠卿怒曰:“尧聪明,舜聪明邪?大禹之聪明邪?”
旼曰:“虽非三者之聪明,是亦聪明也。”
惠卿曰:“轼学何人?”
旼曰:“学孟子。”
惠卿益怒,起立曰:“何言之不伦也?”
旼曰:“孟子以民为重,社稷次之。此所以知苏公学孟子也。”
惠卿默然久之。
曾旼,字彦和,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熙宁七年五月,以吴县尉为提举修撰经义所检讨。元丰间,以秀州军事推官监润州罗纳官,太守许遵令采诸家文集,始东汉,终南唐,凡五百余篇,十卷,名曰《润州类集》。
在润州的米芾即将知雍丘(今河南省杞县),渡江前来与东坡先生相见,二人相谈甚欢。
刘季孙(字景文)自隰州寄诗来,对东坡先生在扬州的生活表示了羡慕之情,“给事风流在,虚亭景越闲。全临故宫水,尽致别州山。峰势晴相向,岚光夜不还。无时供胜赏,历历白云间。”
扬州盛产芍药,其妙者不减于姚黄、魏紫。
蔡延庆(字元长)任扬州守时,开始效仿洛阳,开始举办“万花会”,其后岁岁循习而为,人颇病之。举办这类集会每年会征用芍药花十多万枝,“岁聚绝品十万枝于听事,燕赏旬日,既残,乃归于各圃”,不仅摧残了扬州的各个花圃,还让各级官吏以此为借口大行奸猾之事。
东坡先生到任扬州后,实地寻访了民间疾苦,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了所谓的“万花会”,以至于“人皆鼓舞欣悦”。做完这件事,东坡给好友王定国致简说,“花会乃扬州大害,已罢之矣。虽杀风景,免造业也。”
朝廷赐苏东坡恤刑诏书,也就是关于谨慎实行刑罚,及时下令执行并严格按照旧例办事的诏书。苏东坡上了谢表后,对前来造访的湖州故旧张大亨进行了接待,并作诗赠之,这是他们的第四次相聚。
弟弟子由近来坚持静坐以修身,并说只需准备一个卷历,白天的行为,晚上一定要记下来。只要是不能记的,就是不能做和不能说的。无事静坐,活一天就像是活了两天,这是一个既不难受又不要花钱的好方法。
四月初七,哲宗皇帝立皇后孟氏,东坡先生上了贺表。然后寄《醉翁操》并书于秀州(今嘉兴与松江一带)本觉寺的住持法真禅师,法真乃青原下十二世,慧林宗本禅师法嗣,出家前原为江阴沈姓子弟。
《醉翁操》,琴曲名。也称《醉翁吟》、《醉翁引》。沈遵作曲,庐山道士崔闲谱声,东坡配歌,歌中“醉翁”指欧阳修。
当年欧阳修谪守滁州,写了篇《醉翁亭记》,脍炙人口,当时就刻石立了碑。
时任太常博士的沈遵特意跑到滁州探访,见那琅琊山水确如醉翁妙笔所绘,就动了兴致,以琴寄趣,创作了一支宫声三叠的琴曲《醉翁吟》(即《醉翁操》)。沈遵寻了个机会为欧阳修亲自弹奏此曲,欧阳修听了很高兴。并应沈的请求为该曲作了词。欧词自是大手笔,“然调不主声,为知琴者所惜。”,调不主声就是唱不出来。
沈遵的《醉翁吟》传开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不但争传《醉翁吟》琴曲,连欧阳修所作《醉翁吟》歌词,也有好事者纷纷为其谱琴曲,但都不理想。冥冥中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机缘,一晃三十多年过去,欧阳修、沈遵相继去世,庐山玉涧道人崔闲还惦记着这件事。
崔闲精通琴曲,曾拜沈遵为师,他非常喜欢此曲,“常恨此曲无词,乃谱其声,请于东坡居士。”苏东坡贬谪黄州期间,崔闲多次从庐山前往拜访。一次他揣着《醉翁吟》的曲谱登门,请东坡填词。苏轼不但诗文高妙,而且精通音律,听明来意,欣然应允。于是乎,崔闲弹,东坡听,边听边谱词,不大一会儿就完成了。词云: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沈遵为当时的古琴高手,曾任太常博士。而崔闲字诚老,江西星子人。亦是当时的古琴大师,都是苏东坡的方外之友。因结庐于庐山的玉涧,东坡先生常常称崔闲为玉涧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