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出数目,堂中一片哗然。
“好,果然英雄!我这就写公文为你举孝廉,今年咱们县推你上去,当然,还要过太守那关,所以,最好再多表现表现,表表忠心!”
荀观给了一个甜枣,令众人哗然。
早说啊!这不成为世家的第一步吗,悔煞我也~
毕竟荀家子推举,太守多少会给点面子的,只要打点到位,这是板上钉钉的事。
“我捐五千斛!”
少年又大喊,自己算了个家族极限,捐了出去。
“这个蠢蛋!!!”
余人一片腹诽。
五千斛,够两千人吃一个月了,还是满配,若是再缩减只够流民生存之量,那么可以够吃两个月的,当然,还可以再延长一点儿。
“好!还有要捐的没!难道诸位还没有少年懂事吗。”
“荀县令不必再说,咱们郡一年才能推举两人,你又怎么保证其他人都能举呢,难道要排队吗,今年排队,明年是不是还得捐粮。”
白胡子老头踩了刹车,止住了势头,点醒了众人。
“就是,我只能捐百斛,多的,没有了!”
“我王家百斛!”
“李家百斛!”
······
荀观脸色很是难看,似乎要攒大招出来。
“好了,诸位,都到这地步了,没粮恐怕荀县令不会善罢甘休,我作主,卖粮!”
老头最终没敢僵持下去,给了荀观一个台阶。
“好,我就知道诸位仁义,不知如何来卖,库中只能以市场价买下一万两千斛,不知各位可能供出?”
“自然不会以市场价来卖,以往百钱一斛,如今我们也要担风险,所以,我要五百钱一斛!”
“你这是什么意思?大灾面前,你却只为门户私计?”
荀观冷冷开口,责问老头,发难财?
“荀县令,你贵为世家子,恐怕不知灾年有多可怕!”
“灾地十倍市价都难买一斛米,我这算是看在荀氏的面子。”
“你们也是这样想?”
荀观看向其他众人。
“自然!”
“自然!”
堂中一片附和声。
“好,既然如此,我打条子,算是官府欠你们的,待到来年奉还。”
荀观决定先买下来,市价五倍,虽不合理,可现在能解燃眉之急,以后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吐出来。
“荀县令且慢,官府的条子我不认!若是荀氏的契书,我便可以交出六千斛,毕竟,若你高升,我等绝无门路与后来人讨债。”
“我家四千斛,要荀氏契书。”
“四千斛,荀氏契书!”
“我家也是!”
最终,荀观为了流离百姓,还是用自己的私印作了契书,买下共五万斛粮食,共计两千五百万钱。
这下恐怕荀氏也得放点血了,不过荀观没打算让荀氏为自己还债,等到黄巾起义,有的是办法还上这笔债。
算算今天买下的粮加上库里存粮,共有五万八千斛,至少,一百二十万钱还在库中,能够应急。
而这些粮食足够应付两万人三个月了,至少嬴县一地流民够用了。
其他的待到来年开春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