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年5月,魏太武帝拓跋焘从山西平城出发抵达大漠南边。他特意将辎重和大军留下,亲自率领小部分骑兵向柔然进攻。柔然可汗毫无防备,正在放牧的民众和牲畜漫山遍野,看到魏军后果如崔浩所料一般惊慌失措、四处逃散而无法集合兵力。拓跋焘率军大肆厮杀,斩首数百。
柔然可汗逃走后,属下各部落也四处逃散到山中躲藏。拓跋焘分散大军四处搜寻敌军残部,斩杀了很多柔然人。高车部族也趁着魏军进攻的时机,对柔然展开侵略,最终柔然各部三十多万人都向北魏投降,魏军缴获战马多达一百万匹,牲畜几百万头。然而魏军各将领担心继续深入会遭到敌军埋伏,都劝拓跋焘撤军。
有臣子将崔浩关于“前线众将可能顾虑太多不愿孤军深入,导致无法大胜”的预测告诉了拓跋焘,希望他可以乘胜追击,但拓跋焘没有准许。
7月,拓跋焘率军返程。不久,有柔然俘虏在投降时说:“柔然可汗已经抱病在床,听说魏军袭来更加惊慌失措,只来得及带领数百人逃亡,本以为死定了,多亏没有追兵才得以幸免。”此后又有位凉州的匈奴商人反映看到了逃亡的柔然可汗,并表示如果再继续追击两天,就能把他彻底消灭,拓跋焘听后十分后悔。
8月,拓跋焘在返程的途中又顺便进攻了高车部族,抓获了数十万俘虏以及一百多万头牛羊,连同柔然的战利品一同押回平城。于是北魏牛羊马匹变得十分丰盈,就连民间毡皮的价格都下降了。
此役过后,拓跋焘对崔浩更加信服,将他视为左膀右臂。崔浩擅长占卜天象,生活十分简朴,家中只有粗茶淡饭,然而拓跋焘却常常屈尊前往,和他一起用餐,还曾将他指给投降的高车酋长们看并说道:“你们别看他瘦弱,无法弯弓搭箭,但胸中所学可胜百万大军,我能百战百胜也都是受他指点。”
宋文帝刘义隆即位以来,一直有着收复黄河以南的夙愿,他向往父亲刘裕北伐的功绩,于是也开始准备讨伐魏国。魏国驻守南方边境的将领看到宋军集结,赶忙上书拓跋焘请求进攻,崔浩反对道:“南方众将看到北方将领跟随陛下出征,虏获了很多夏国和柔然的珍宝和美女,都十分羡慕,所以也希望建功。然而南方土地低湿,进入夏季后空气闷热,北方人现在前去作战很容易水土不服。何况宋军既已准备进攻,定然防备森严,我军如果强行攻城反而会使自身疲敝。不如以逸待劳等待敌军前来,熬到秋高气爽,马匹肥壮时再与他们正面对抗。”拓跋焘听从了他的建议。
由于黄河以南兵力太少,拓跋焘便下令当地将领全部向北撤退,使得宋国成功夺回河南多地城池,各路大军听说后全都十分振奋,唯有一位将领面色忧虑地说道:“大家都不了解敌军虚实,胡人虽然没有仁义道德,但却狡诈善战。如今他们弃城而去肯定是在整顿三军,等待时机南攻,怎能不让人忧虑?”
之前,夏国逃亡的残兵在赫连昌弟弟赫连定的组织下重新振奋起来,他们趁着魏、宋对阵之际再度偷袭了北魏后方。群臣都建议应该优先对付刘宋,拓跋焘心中犹豫,于是询问崔浩,崔浩说:“刘义隆和赫连定相距甚远却相互拉拢,都想鼓动对方进攻,自己却又不敢进攻,只不过虚张声势罢了。如果刘义隆据守黄河中游,再分兵两路北上冀州和邺城(河北),那么陛下则须立刻出征不可拖延。然而他却将防御阵线拉长两千里,每一处的兵力不到几千人,如此分散根本不像有北伐的意图,只不过想自守黄河罢了。至于赫连定,不过是才刚建立起的政权,只要我们大军一到,势必摧枯拉朽。”
拓跋焘听后连连点头,于是重整旗鼓,调兵遣将急攻宋军,迅速夺回了洛阳和虎牢等重城,多亏檀道济及时派兵援救滑台(河南)大败魏兵,才保住了宋国在黄河以南仅剩的立足之地。之后檀道济继续率军进攻,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多次打败魏军,结果被敌人的轻骑兵从后方偷袭了粮道,导致军中缺粮而无法继续前进,滑台也被攻克。
檀道济撤退时,有几个降兵跑到北魏阵营将宋军缺粮的情况和盘托出,于是魏军全线出击前来追赶。宋军听说后人心惶惶,似乎立马就要溃散。多亏檀道济利用夜色掩护,命令士兵在晚上把沙子当作粮食来计数,然后自己身穿白衣,乘坐战车慢慢撤退,表现得怡然自得。魏军听说后还以为檀道济仍然游刃有余,就不敢追击了,最终全军安全撤退。
于是刘宋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众多武器和物资全都损失殆尽,国库也开始变得空虚。
北魏的荥阳太守政绩卓著,声名远播,宋文帝将他视为祸患,于是使用反间计,暗中派人不断传播他的谣言。拓跋焘听说后,便下了一道诏令说:“刘义隆对荥阳的畏惧可见一斑,想用计策陷害忠良的盘算又岂能瞒过我。”对荥阳太守更加亲信。
击败宋军后,拓跋焘又亲率大军前往甘肃大败夏国残兵,打跑了赫连定,然后一路向西一直打到了北凉的地盘,吓得沮渠蒙逊赶紧派遣使者向北魏称臣纳贡。
举行宴会时,拓跋焘特意拉着崔浩的手向众人介绍:“大名鼎鼎的崔公就是这位,他的才华与睿智,当世无人能比!每次给出的预测也从未出过差错的。”足见对崔浩的赏识与喜爱,可惜这样的君臣关系却没有得到善终。
战败的赫连定心中不愤,然而却将怒火全都发泄到了西秦身上,对他们发起猛攻,灭亡了这个国家——可怜的西秦,本来人畜无害,却遭天降横祸。
获胜的赫连定想要乘胜追击,继续对北凉的沮渠蒙逊发起进攻,结果刚带领部众强渡黄河就遭到吐谷浑的突然袭击,最终反被擒获,于是夏国复兴的最后一点希望也自此断绝。
之后拓跋焘率兵东进,多次进攻大败北燕,把他们打得千疮百孔。冯跋的弟没有办法,只好率领群臣和百姓东迁前往高丽,最终被高丽王杀害——北燕自此灭亡。
冯跋的弟弟死前,曾向刘宋求救表示愿意归降,宋文帝便派遣将领前去接应,结果得知了他遇害的消息,于是那位将领就率领众人进攻高丽想要为他报仇。高丽王以宋军在他的境内蛮横滥杀为由向刘宋表示谴责,宋文帝认为高丽是边远小国不值讨伐,为了不让高丽王失望,便将那位将领押解入狱——软弱如此。
西域各国如龟兹、乌孙、鄯善、焉耆以及东边的高丽仰慕北魏的强大,纷纷派遣使节前去纳贡称臣。拓跋焘认为这些国家距离遥远,而且从汉朝开始就只在有求于人时才会卑躬屈膝,一旦得到满足又开始不服管教,本不想同意,后在群臣的劝说下才勉强接受。
拓跋焘如秦始皇嬴政一般喜欢四处游乐,曾经再造访周边未归附的部落时,由于对他们的轻视,只率领了几十个骑兵前去,结果反遭对方埋伏袭击摔下了马,差点被擒获。多亏手下以身相护,冒死杀敌才捡回一条性命,然而还是身受十多处伤。
北魏太祖拓跋珪曾制定法令:“犯有死罪的人,可以上缴金钱和马匹赎罪。杀人犯,允许给死者家属提供牛马、棺木来私下调解。诉讼案件当堂审结,不允许羁押囚禁犯人。”拓跋焘认为前代法令需要重新制定,于是命令崔浩加以修改。崔浩还打算对文武官员的品级进行改革,将出身门第作为判定标准创设一种新的制度,结果反而得罪了众多寒门出身的官员。
当时的北魏还沿袭着鲜卑习俗,对于武力极度崇尚,王公贵族也从不把读书当作正事。多亏拓跋焘广泛征集有文才的学士授予官职,让他们督导众人学习,北魏的儒学风气才开始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