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刘裕灭完南燕灭卢循,后燕北魏皆弑君(1 / 2)魏晋南北朝风云首页

刘毅等人既已战胜桓玄,就放松了警惕,没有加紧追击忠于桓氏的残兵,使得桓玄的侄子桓振得已再度募集两百死士攻陷江陵。后知后觉的刘毅和何无忌这才出兵进攻,结果都被桓振打败。之后桓振更是屡战屡胜,只用了几百士卒就将刘裕手下有名的将领几乎赢了一个遍,但由于兵力实在太少,最终还是战败而亡。

桓振年少品行不端,因而一直未得桓玄重用。桓玄死后,桓振经常叹息:“假如他能早一点让我担任先锋,平定天下都不是问题。”

所谓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福。桓玄平定后,与刘裕一起建功的刘毅忌惮他的实力,不希望他入朝辅政,于是建议皇帝将政务都交予孟昶,将刘裕外派到扬州。刘穆之私下找到刘裕说:“明公拨乱反正,功盖天下,怎么可以总是谦卑地做个守将?权力是不能外放的,一旦失去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刘毅和孟昶虽然和您共同起事,但并非完全出于真心,理应让他们明白上下之分。我们可以如此答复:‘此事关乎重大,需要入朝讨论。’等到您前往朝廷,刘毅那些人便不敢再放肆越权了。”刘裕听从了他的意见,开始掌握大权。

之后刘裕派遣使者向秦王的姚兴求和,希望他能返还之前抢夺晋国的几个郡县,姚兴同意了。后秦的臣子都认为不可,但姚兴对他们说:“刘裕凭借卑微的出身,居然能一路攀升直到诛灭桓玄,复兴社稷。君子有成人之美,我又何必吝惜那几个小城而不去成全他的理想呢?”

料理好一切事务的刘裕,便开启了他的北伐之旅,将地处山东的“南燕”定为首个目标——此时的南燕,在深谋远略的慕容德去世后已发生过数次内乱,新上任的君主慕容超又从不关心政事,致使朝政混乱,国力走向衰弱。

然而群臣都对刘裕的提议持反对意见,只有孟昶相信他定能成功。

当年,前秦的苻坚败亡后,王猛的孙子王镇恶逃往东晋,后担任县令。王镇恶这个人不擅长骑射作战,但是遗传了祖父王猛足智多谋,英明善断的特点,擅长军国大事。于是就有人向刘裕推荐了王镇恶来相助北伐,刘裕与他谈话过后十分欣喜,激动地对左右说道:“难怪都说将门无犬子,看看王镇恶就知道了!”

409年5月,已经46岁的刘裕率领水军从建康出发,开启了向南燕的征程。身边仍然有不少声音在劝阻:“如果燕国驻守险要,坚壁清野,摧毁城外所有可收割的禾苗,到那时我们孤军深入又没有补给,定会陷入险境。”刘裕笑道:“你说的这些我早已深思熟虑过了,鲜卑人一向贪心,又不懂长远计划,必然舍不得野外那些粮草而无法固守不出。”

慕容超果如刘裕所料,一路放任他的军队进入腹地。慕容超本意是想将刘裕主力引诱至城下,再集中兵力歼灭,结果刘裕使用了当年韩信灭亡赵国的计策,趁着燕军主力倾巢而出之际,派遣轻兵走小路偷袭了他们的后方,成功大败了他们,进而包围了南燕的都城。之后刘裕再次展现虚张声势的本领,命令手下在白天的时候大张旗鼓,装作后方援军源源不断地前来。慕容超毫无办法,

只好向后秦求救。于是姚兴派遣使者找到刘裕,扬言要出兵十万前来援救燕国,希望双方尽早讲和,结果刘裕霸气地对使者说道:“回去告诉你的主上,我灭掉燕国下一个就是秦国。”刘穆之知道后责备刘裕道:“之前将军无论大事小情都会先与我商量,为何这次这么鲁莽?你的这番回答不但不能威慑后秦,反而会激怒他们。到时我们还没来得及攻灭鲜卑,羌人就来了。”刘裕笑道:“这关于用兵之道,不是你们这些文官所能理解。所谓兵贵神速,秦国如果真想攻打我们,必会日夜兼程地行军,唯恐外人知道他们的行踪,又怎会预先派遣使者前来告知?而且他看到燕国陷入危机,自保都来不及,哪还敢劳军远征呢?”

南燕被晋军围困了很长时间,又迟迟没有后燕出兵的消息,城中的男女老幼不堪困苦,纷纷出城投降。慕容超对左右说道:“兴衰荣辱皆是命,然而我就算拔剑自刎也不会出降苟活!”于是带领数十人冒险突围,不幸被俘。刘裕指责慕容超一直负隅顽抗,不肯开城投降,慕容超神态自若,始终不发一言,最终被送往建康斩首。刘裕恼怒于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攻克燕国,想将敌方士兵尽数坑杀——残暴尽显无疑。多亏手下拦阻才放弃了此想法,然而还是诛杀了三千多名燕国的皇室宗亲才肯离去,南燕自此灭亡。

正当刘裕北伐顺风顺水之际,后方却出现了麻烦——卢循竟趁他不在偷袭了都城建康!

卢循本没有这个见识与胆量,都是姐夫徐道覆在背后出谋划策,他知道驻扎广州并非长久之计,同时也预见到刘裕北伐成功后就会南下进攻他们,到那时将更加难以抵挡,于是便向卢循献上了这个妙计。之后卢循建造了许多船只,誓要一战而定,而代替刘裕留守的何无忌又轻敌冒进,结果被敌军诛杀。何无忌素有威名,他的死使整个朝廷都惊慌不安。

无奈的刘裕来不及修整,便率领已十分疲惫的军队返程。由于担心建康很快就会沦陷,他再次选择兵行险招,让大部队护送着军械粮草在后方慢行,自己则与几十个将士连夜以最快的速度向回赶。当时风刮得很急,导致船只无法航行,刘裕就强逼众人冒死与自己渡江:“假如天意相助,风浪自然会停,如果天要亡我,那么就算中途翻船淹死也没什么好遗恨的。”之后渡江时狂风果然停止,众人得以顺利抵达京口,距离建康仅一步之遥。

刘裕写信给刘毅,告诉他进军的计划,刘毅对信中命令的口吻十分不满,愤怒地对左右说:“众人仅仅因为过去的战功就推举刘裕来当首领,难道你们就真的认为我比他差吗?”说罢将信扔到地上,私自前去进攻卢循,结果被打得大败,伤亡十分之七,导致数百艘舟舰与众多士兵都被敌军俘获,然而刘裕对他仍旧好言安抚。

刘毅战败,返回的北伐大部队又伤亡过半,整个建康能作战的士兵还不满一千人,导致人心惶惶,而连战连捷的卢循已经坐拥十万大军,车马船只连绵不断。缺兵少将的刘裕没有放弃,开始从百姓中募兵,发动他们修筑石头城。一众谋臣与将领都建议他应该分兵驻守各个渡口险要,然而刘裕却有着自己的见解:“现在叛军众多,我们的兵力却太少,如果再分兵肯定会让敌军看破虚实而士气大振。到那时,只要我们有一处失利,其余各处就会接连崩溃。所以只能集中兵力先防守重地石头城,同时还要想尽办法不让敌军探知我们的虚实。”

孟昶和诸葛长民都认为此战必败,建议刘裕尽快将朝廷与家小迁移过江,但刘裕就是不听:“现在每个人都很恐惧,一旦作为主帅的我也离开了,士众就会立刻崩溃,到那时我们就算逃到对岸又有什么意义?如今兵马虽少,起码还能殊死一搏,如果放弃,殊死一搏的机会都没有。我宁可死在国家的宗庙之前,也不想躲藏在草堆里苟活!”然而孟昶始终坚信打不赢,甚至以赐死自己逼刘裕离开,刘裕被他弄得没有办法,只得说道:“你就暂且先看我打一仗,之后再死不迟!”

最终,孟昶在对前途的极度绝望中服药自尽。他的预测一向很准,无论当年诛灭桓玄还是后来北伐成功,甚至之前刘毅出征,他都猜对了结果。而且这次所面临的情况确实比以往凶险,不止孟昶,没有人相信能赢,毕竟几百人打十几万人简直是天方夜谭,只可惜他们都漏算了一处:这支军队的统帅是刘裕,那个南北朝最能打的人,而如果孟昶能听从刘裕的建议,其实也就不必死了。

刘裕得知孟昶自杀后非常悲痛,对左右说道:“现在的形势,叛军如果直接进攻,我们恐怕难以抵挡,但如果他们迂回水路,那么就必然被我们打败。”之后他登上城楼观察敌军时,看到他们突然朝向新亭行进,顿时脸色都变了,好在对方很快又改道水路,刘裕这才变得高兴。

原来,徐道覆屡次请求卢循赶紧进军,分兵多路进攻刘裕,但是卢循过于保守,总想使用万全之策,非要等到各路大军齐聚才肯发兵。徐道覆不禁感叹:“看来我终会被这个庸才所误,如果让我得以侍奉明主,天下都不够平定的。”

刘裕命人大肆砍伐木材制作栅栏,利用石头城的险要构筑了三处堡垒全力防守,并下令全军不可轻易出战。之后卢循数次强攻都无法突破这三道防御,整个军队都十分疲惫,无奈之下只得撤军。

刘毅和诸葛长民等人听说后欢呼雀跃,感叹捡回一条命,谁知刘裕却在此时下了一道让所有人更为震惊的命令——反攻卢循!要知道,他们早已没有兵马,能够击退叛军都是重大奇迹,理应休兵养民,以防敌人下一次进攻,结果刘裕反而选择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