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安闭上眼,心中再无迟疑,口中却道:“还望殿下记得今日之言。”
扶安是弘治二年由内官监少监任上调到清宁宫的,那时陛下与皇后成亲已近三年,仍然无子,而皇帝又一直未曾纳妃。
朝野上下就有人看不过眼了,屡屡上书,请皇帝纳妃。
皇帝皇后感情甚好,皇后又颇伶俐,枕边风吹着,纳妃之事便一拖再拖。
后来宗室中有人提醒弘治,当年宪宗可是有意以兴王代替您为太子。
陛下若无子,百年之后皇位便宜了别人不说,皇后该如何自处?
帝后二人有些急了。
皇后自己生不出来,又接受不了纳妃的方案,这可如何是好。
后来皇后的生母昌国夫人金氏给皇后提了一个抱养的方案。
为了保密,由皇后娘家那边想办法,在民间挑选好生养的女子入宫。
郑王女就是那时由皇后的姑父沈禄改名为郑金莲送进宫的。
弘治四年九月,皇长子朱厚照出生,半年后就被立为太子。
这下圆满了,一家三口又可以过清静日子了。
只是千算万算,还是留下了bug。
这个bug就是开了荤的皇帝陛下。
弘治六年,郑女士又有了身孕。
弘治知道后不敢声张,让当时的乾清宫掌事太监何鼎把人藏了起来。
可纸里包不住火,坤宁宫的人还是听到了风声,弘治打死不承认有这档子事。
有一天皇后接到线人举报,说是郑氏就藏在乾东五所某间屋子里,于是就命弟弟建昌侯张延龄去查看。
张延龄一番搜检,果然在二所找到了何鼎看护下的郑金莲。
何鼎看建昌侯气势汹汹,事主皇帝又死活不露面,无奈之下一边派人赶紧去太皇太后宫中报信求援,一边和张延龄拉扯。
张延龄年轻力壮,推开何鼎,一脚踹开房门就要冲进屋内。
何鼎情急之下,捞起门边的门杠就给张延龄脑袋上来了一下。
这下好了,张延龄头破血流,皇帝皇后都坐不住了。
两人来到二所,皇后怒火中烧,一面让人把何鼎拿下,一面和弘治撕吧,非要把郑氏处置了。
正闹做一团时,太皇太后赶了过来,待搞清楚原委后,冲着弘治一声怒斥:“皇帝,你还记得你的生母吗?”
弘治的生母纪氏怀有身孕时,为了不让万贵妃发觉,也是这般在宫内东躲西藏,若非太监怀恩、废后吴氏等一干人照料、遮掩,怕是没有朱佑樘的今天。
没想到儿子长大了,又重演了这么一出戏。
弘治臊得满脸通红,一声不敢吭。
此后郑氏便随着太皇太后在清宁宫住下,弘治七年生下了皇长女太康公主。
皇后手伸不进清宁宫,只好拿何鼎出气,百般拷打,追问受何人指使藏匿郑氏。
皇帝装死,不肯露面。何鼎自知必死,便说是孔子、孟子指使。
当时宫里宫外不少人替何鼎求情,没想到适得其反,皇帝觉得伤了面子,反倒责怪外臣乱打听宫内之事。
何鼎最终还是死在昭狱里。
何鼎死了,皇帝反倒念起旧情,装模作样遣人到何鼎墓前致祭。
*
暂居清宁宫的郑氏碍不过刘山的说项,还是托使女周黄女与刘山继续送东西给她娘。
太皇太后知道后,觉得这样不明不白的,会影响老朱家的声誉,就托仁和公主找机会劝说郑旺,哪想到郑旺竟是个浑人。
太皇太后崩逝那一晚,皇后终于逮住机会,命人把郑氏带走看押。
太皇太后虽有遗命,让扶安照看郑氏。
但人走茶凉,何鼎前车之鉴,扶安哪里敢对上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