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哪里)修甚么道果!”第二回合:猴王自报家门,祖师完全不信,还人身攻击。这就奇怪了,他是对所有的求学者都这样?还是只对这个提前打过招呼,要安插进来的人这样?还是对“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中的某个词非常敏感?
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第四回合,祖师居然完全不相信东胜神州有人能来学佛法。猴王不住磕头,非常卑微,陈述求学经过。祖师听到是慢慢寻过来的,不是法术过来的,就缓和了。可见他应该是怕这个人是带艺投师,是道家安插进来的卧底。
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第四回合,“姓”与“性”。按理说入佛门需要了去缘尘,姓什么并不重要,本性才重要。猴王直接回答无性,无贪嗔痴,这是佛家修行的根本。但祖师无感,连句“甚好”“善”这样的起承转合都没有,却还要纠正一下“不是这个性”。只管继续问美猴王的父母。所以对菩提祖师来说,父母居然更重要?
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第五回合,猴王无父无母,佛祖依然没有任何同情,反倒暗自高兴了。这也太讽刺了吧。。。并没有唉,前一章刚好有读过,在《西游记》原著的设定里,佛教喜欢无父无母者。连唐玄奘也是出生满月,就被母亲抛弃,不得父母养育之恩。这些逻辑都是通的。
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第六回合,猴王展示了身体的鄙陋,祖师却不计较,直接赐姓。去掉偏旁,胡和孙两字正合一老一少,祖师去“老”留“少”,舍“胡”取“孙”,还“正合婴儿之本论”。按中国传统文化,起名是要合八字的,通过名和八字中的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使这个人的五行达到一个“中庸和谐”的平衡状态,或者“异军突起”的奇相,以达到直接改命,提升能量的目的。那么,祖师以“孙”,“正合婴儿之本论”,这样的名字是为了合美猴王的状态,让他过的更好呢?还是为了合祖师自己的处境,让祖师自己更好呢?
而看本章最后一句“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这句话填了猴王出世那一段中,吴老爷子埋的大坑。当时只说了石猴是怎么出生的,没说怀了多长时间。当时我就点了那个坑。而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是怀孕期间都是算岁数的,到现在很多地方都还是用虚岁的,就是要把怀孕时间都算上。这里解密石猴是从“鸿蒙初辟”就怀上的,所以“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并不是在合美猴王,而是在合他自己,屈居于一座小山之中,关着门只有很少信徒的状态。
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第七回合,猴王得姓,请赐名。祖师顺势赐名,并正式将猴王列入佛家排辈之中。
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至此,双向选择招生完成:猴王得姓名,拜师成功:“菩提”祖师喜得未来惹事精。
后来流沙河水怪被赐名沙悟净,高斯藏云栈洞的猪刚鬣被赐名猪悟净,这明显是一个系统的命名原则,咱就是说,一些网友认定菩提祖师是“太上老君”假装的,生生按观音和如来所在系统的命名原则,起一个有辈分的名字。首先,太上老君是什么人?他至于吗?其次,他要用这个命名原则给美猴王起名,就得把学院里三四十学徒都起了,这么大阵仗观音和如来能不知道吗?所以这个菩提祖师和观音一定是同个系统的。
再往前翻一页。猴王“过一个山坡,约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但见:“仙鹤唳时,声振九皋(gao一声,地势高的地方)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后来金兜山遇到了青牛精,去灵山说的是,“仙鹤有情来鹫岭,青鸾着意佇闲亭。玄猴对对擎仙果,寿鹿双双献紫英。”这就出奇相似了。仙鹤,凤凰,玄猿白鹿居然是一样的,连远近排位顺序都一样:在灵台山,仙鹤就大声鸣叫,凤凰飞起来斗尾巴,这明显都是防御状态,用叫声,和彩色的羽毛吓退敌人;玄猿白鹿,金狮玉象隐藏了行迹,躲在树影之中。后来去灵山的时候,外围的仙鹤和青鸾是很慵懒惬意的样子,里面玄猿白鹿也不躲藏了,还出来奉献礼物,这明显是迎客的意思。金兜山事件去灵山那次的没看见金狮和玉象,也很正常,那个时候有个狮驼国,狮子大象们应该都去挂职了。
再后来,取经路上,孙悟空变作小妖去请九尾狐时,说:“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只)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使我受辱于人!”注意,孙悟空求学回来就是去做弼马温,然后官拜齐天大圣,然后管蟠桃园,闹蟠桃会,被压五行山,之后出来直接就陪着唐三藏走取经路了。而后来金兜山遇到独角兕大王,他才第一次以“取经团队”一员的官方身份去灵山找如来。那么他之前是什么时候去西天找佛祖的呢?就只有“五百年前”海外留学的时候。
综上所述,灵台方寸山,就是灵山,只是分为前后两个状态。灵台方寸山是早期的,防守的,闭门谋事的状态,灵山是后来出名了,被认可了,开门迎客的状态。
所以,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假扮的,对吧?呃。。。
这里要多说一句。之前有网友说:“看到那个辈分表了吗?如来就是如字辈的。”呃。。。
搜索如来,先讲其梵文的由来,然后介绍:“凭借真如之道,通过努力,不断累积善因,最后终于成佛,故名如来,也就是真身如来;通过介绍真如之道,使众生增长智慧、消除烦恼、获取利益,故名如来,也就是应身如来。如来与佛,二者只能称其中一种。”简单中译中:1凡人之身修成的佛,是真身如来,六道轮回里转生转的“仙道”的,那是转生佛,不能叫如来。2,能“使众生增长智慧”,说明是众佛,众菩萨,和众信徒的领袖,叫应身那不是领袖的就不是如来,最多只能叫佛。
再看第七回线索,玉帝“遂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服。”“那二圣得了旨,径到灵山胜境”“如来问:玉帝何事,烦二圣下临?”“大圣也收了法象,现出原身近前,怒气昂昂,厉声高叫道:“你是何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如来笑道:“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阿弥陀佛。”注意看,这个时候上天并没有承认他是如来,他自我介绍也没说自己是如来。只是旁白开始叫他如来。
第五十二回的线索“玉帝才设安天会,西域方称极乐场”那时候的孙悟空已经想明白,如来势力的崛起是因为自己闹了蟠桃会,后又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所致。所以后面的取经路上,各路妖魔都开始用如来指代释迦牟尼尊者。
所以在西游记故事中,如来就是“佛教首领”“佛教带头大哥”的意思,更趋向于一个组织结构中的等级,还有“佛”和“菩萨”,在西游记中都是等级,和现实中不一样。整个西游记只有一个如来,美猴王拜师的时候,还是燃灯古佛的天下,他其实是大日如来,但这本书里没有出现这个词。后来的如来,就是释迦牟尼尊者。在取经尚未成功之时,还出现了一个弥勒佛,书中代言:“极乐场上第一尊,南无弥勒笑和尚”。他已经是第一尊了,行者见了叫的是“东来佛祖”也没有叫他如来。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就是“极乐”到底是什么,这个以后再讲。
所以,不是“如来佛假装菩提祖师”,而是,“菩提祖师”和“如来”是迦牟尼尊者在不同阶段的两种尊称。没有什么伪装、假扮,前后一致,从头到尾本色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