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分家(一)(2 / 2)雪海松原首页

来到山上刘顺找了两颗粗直的松树,刘顺和珍儿开始拉大锯,两人坐在地上在树的底部你拉我拽的锯着,不到半个时辰大树开始歪向一边,刘顺确定好树歪的方向,在锯开的口子上塞了一块石头,调整了两人的位置,小心奕奕的锯着,当还剩一点没锯下来时,刘顺不锯了,让珍儿离远点,自己站在锯掉十分之九的一面,用脚使劲一踹,大树应声倒下,刘顺拿着斧子砍掉上面的枝枝叉叉,把树分成几段。两棵树伐完,两人用绳子把木头一段一段的拉回家里晒着,把砍下来的树枝都拉回家烧火用。

分家时,刘顺主动提出让爹娘到自己家来给他们养老,当时就让后娘制止住了,后娘舍不下老疙瘩,要在四顺家住,能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地都分给了几个弟兄,虽说出去单过了,刘顺是个孝顺的,为了不让爹娘操心,能帮着几个弟弟的时候,只要爹发话了,刘顺都一一答应,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老爹和后娘看小儿子日子过得不如大儿子,免不了让大儿子帮着小儿子,大儿子吃点好的都要分一半送到小儿子家去。刘顺的后娘觉得在大儿子家生活不自由,心疼小儿子,怕小儿子吃不好,干不动,便早和老伴商量好跟小儿子一起生活,这样大部分家产,除了几个结婚成家带走的,大部分家产都让爹娘老两口留到小儿子家去了,刘顺只是分到了十亩坡地,二百斤麦子,一百斤高粱米,五十斤黄豆,一百斤苞米。

刘顺看着分回来的那点粮食道:“这点粮食吃不到明年春天就没了,还有一年的日子可咋过?”珍儿没说哈,到炕里头,掀开炕席,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把一对儿银手镯递到刘顺面前,刘顺一看说:“这不是你娘给你的嫁妆吗?不能卖,说啥也不能卖。”珍儿说:“留着也没啥用,不如卖了派点用场,等赚了钱再给俺买一付。”刘顺一听也对,便接过那对银镯子出了门。他来到当铺递给当铺老板,老板看了看,又用牙咬了咬道:“三十个铜板!”刘顺说:“能多点不?”老板说:“多不了!”刘顺道:“三十就三十吧。”他接过当掉银镯子的那三十个铜板,来到了集市上,刘顺被铁匠铺那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吸引过去了,看着一个半大小子坐在地上使劲的拉着风箱,汗流浃背的打铁匠,从热火朝天的火炉里夹出一块烧红的铁块,在铁榛上拿着小锤敲击着,旁边一个壮汉举着大锤朝小锤指的地方使劲的猛砸着,一会儿,一个刀型的东西出来了,铁匠又把砸扁的铁块扔进了炉子里,半大小子使劲拉着风箱,窜出老高的火苗,很快被砸扁烧红的铁板又被铁匠夹出来,他拿着一根災子放在烧红的铁板中间,拿大锤的铁匠使劲朝着災子锤去,很快在两人的配合下,一个刨木头的刨刃出来了,刘顺一看在旁边沾过火的刨刃嗞嗞啦啦的泡在油里泛着蓝光。高兴的说:“这多少钱?我买了!”铁匠说:“这是人家订做的,你要再给你打。”刘顺忙问:“多少钱?”铁匠说:“三十个铜板。”刘顺说:“能便宜点不?”铁匠说:“不挣钱!”刘顺又道:“那好吧,再把你手里拿着的災子给我一个怎么样?”铁匠无奈的摇摇头道:“好吧,就送给你一个。”等铁匠三人默契的把刨刃做好,放到砂轮上转动手柄,打磨的锋利无比,铁匠从旁边扯出一块棉花,对着刨刃吹了一口气,棉花当时被削成两段,刘顺当时看呆了,赞道:“真是好手艺!”铁匠把刨刃和刚才用过的災子一起交到了刘顺手上,刘顺接过刨刃和災子如获至宝,从怀里掏出三十个铜板,扭头朝家跑去。

刘顺根据集上卖的刨子形状,自己用刀削了一个刨子身,用买来的災子抠出了刨堂和槽口,他不怕吃苦,削了个推刨把手,安在槽口上,一个刨子做成了。小两口锯回来的两棵树晒得差不多了,两人锯成板材,一个冬天,刘顺就在自己屋里打家具做了几个小凳子和小椅子,小炕桌。珍儿把到桐树林摘的一大筐桐树籽背回来用锅炒完轧桐油刷在木制的家具上,看着非常结实。这天,是个赶集的日子,刘顺把做好的木凳、木椅、木桌子用布条捆好,早早的天不亮,就挑到集市上,刘顺找了一个人流多的地方,摆好自己做的这些家具,过来过去的人看到做的家具结实美观,都夸赞做的手艺真好,刘顺也不吆喝只是站在那里看着过来过去的人,他很少出来赶集,今天看到人来人往的这么多人,竟光顾看人了,这时,有个中年汉子走过来问道:“你这凳子咋卖的?”刘顺说:“十个铜板一个,椅子十五,桌子二十五。”那汉子称赞道:“真是好手艺。”说完走了,刘顺本来还以为他要买,把价格全说出去了人却走了。刘顺的心理很失望,眼看着快到晌午了,还不见问价的人,刘顺正盘算着把东西收拾好捆起来往家走时,这时,刚才问价的那个中年汉子又来了道:“你这些凳子椅子桌子我全要了,你帮我挑回家去吧。”刘顺一听高兴极了,忙把东西捆好跟在中年汉子后面走着。大约走了一里来地,来到一个大户人家,刘顺跟着中年汉子从后门进去,刘顺把东西放下,中年汉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子道:“三百个铜板,不多不少。”递给刘顺,刘顺忙接过布袋点头道:“行!行!就这些,不点了。”说着把布袋揣进怀里,走出中年汉子家,扛着扁担高兴的往家走去。刘顺挣了点小钱,置办了一些农具和家当,准备带着媳妇净身出户,另起炉灶。

刘顺另找的地方离老房子远一些,将近二里地,刘顺看中北边坡地地势较高,后面靠近北山,周边都是树林,他请阴阳先生看了这片地方风水好,地下能打出水,便打算在这建房。筹备了一冬天,眼看春种开始了,珍儿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起来,刘顺不敢让她受累,怕出意外,全凭着自己那身力气,和老三合伙把两家的地种上了。春种结束,刘顺开始取土打土坯建房子起院墙,先是盖了三间,坐北朝南,院子很大,刘顺打算在院子里种点菜养些猪、鸡什么的。

刘顺媳妇一共生了十一个孩子只活了五个,老大叫柱儿,三岁时,和爹妈住一个院,孩子没人看,珍儿下地和刘顺收麦子,孩子出去找妈,不知啥时候被人贩子骗走了,刘顺和珍儿晚上回家时,见孩子不在家,问时都说没注意,全家人到处找遍了也不见柱儿的影子,气的珍儿大病了一场。富成是老二,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刘顺媳妇珍儿是个性子好的,平时不爱多说话,啥活都是自己干,房子没盖起来时,都在一个院子住着,珍儿作为大媳妇时刻起着表率作用,多干活少说话,孝敬公婆。刘顺带着媳妇出去单过,自己有家了,便去邀请父母过来和他们一起住,珍儿都是主动干活,婆婆从不沾手,老爷子倒是很愿意过来跟着他们住,可是婆婆舍不得老疙瘩,住了几个月惦记着四顺,便要求到小儿子家住。对刘顺媳妇来说,都走了她的活计也少了,也就轻松许多,以前那几个孩子夭折也是和劳累怀孕营养不良有关系。生的这些孩子里,有的是生下来没成,有个老大男孩儿不到三岁时走出去丢了,几年找遍了周边的几十里村镇也没寻见,刘顺和珍儿害了一场大病。这次终于又怀上了,刘顺不让她干重活,好好养胎。

这天,刘顺到新家和泥打土坯去了,走时带了干粮,中午不回来,珍儿一人在家,正剥桐树籽,忽然肚子疼,珍儿忙起身要出去喊人,这时就感觉身子下面呼啦一下流出一滩血水,珍儿也顾不上出门,忙上炕把一块油布铺在炕上,拽过给孩子做好的小被子和包布,珍儿拉过做活的笸箩,拿出剪刀,从窗台上拿过一瓶烧酒,嘴里含了一口,喷在剪刀上,珍儿蹲在油布上,一使劲,孩子出来了,珍儿把孩子的肚脐剪断,用包布包上,自己扯过被子,躺在炕上盖着被子睡了一觉,等刘顺回来天都黑了,看自己媳妇躺在炕上,搂着个孩子,旁边的油布上都是血和胎盘,刘顺立刻跑到媳妇跟前摸着孩子的头道:“珍儿,身子咋样?有事儿没事儿?”珍儿有气无力的说:“我没事儿,就是饿了,你给我做点吃的吧。”刘顺忙应着:“哎!”说着扯过油布拿到外面,在院子里喊道:“爹!珍儿生了。”后娘说:“啊!生啦?男孩女孩?”刘顺说:“没问,不知道是男是女,你这有吃的没,珍儿饿了。”后娘说:“都才吃完饭,也没啥啦。”刘顺来到厨房,点着了火,往大锅里舀了一瓢水,烧开了水,刘顺把提前准备好的鸡蛋,打到锅里,煮熟,舀了半勺红糖到碗里,把煮好的鸡蛋盛进碗里端到珍儿面前的炕桌上道:“媳妇儿快起来吃吧,荷包蛋煮好了。”珍儿坐起身刘顺给她披上衣服,珍儿坐在炕桌前吃了起来。刘顺让他爹给孩子起名叫富城,由于怀孕时养胎养的好,孩子生下来又白又胖,一个月子下来珍儿也养的胖了,刘顺看着老婆孩子都身体比从前好了很多,脸上也有了笑容,每天把地里、家里整理的井井有条,珍儿还不断劝刘顺道:“别太累了。”刘顺一句“知道了!”却总是精力充沛的不停的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