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献诗(2 / 2)庆余年:吃瓜太子,识破范闲假死首页

“春闱科举,是朝廷选拔可用之才,入朝为官之道。”

林若甫:“不仅是这般,这么多年来,糊名抄录之前,便已经定好了选中之人,再通过些手段,让他们金榜题名,必定上榜,这便是春闱内幕。”

范闲不解:“文章不好呢?就没人质疑吗?”

林若甫摇头:“总会有办法的。所以各路百官,皇亲国戚,都会把名单送到你手上,那些送到你府上却不敢留名的都不入流,我已替你择好一份名单,这上面的名字,个个都有分量。”

名单递到范闲面前,后者不愿接:

“世伯,既然你知道我要做什么,那为何还把这份名单给我?”

林若甫叹了口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子殿下在春闱考场雄姿英发,让百余学子下跪叩谢之事,我当天便早已得知,可他是太子,你是臣子,你们不一样.”

范闲脸黑。

林若甫好言相劝:“挺过这一关,过了春闱便是你仕途大展之时,收下这份名单,做官和做太子不一样,做官最重要的是和光同尘,太子殿下怎么闹都不会出事,但你不行.”

“还有,你别被太子当刀使了,他没那么简单。”

范闲的手停在了半空中,把名单推了回去:

“世伯,太子殿下与我所想相同,的确是为了天下读书人着想,要还春闱一个公平,即便是另有所图,但只要他能做到这一点,我便会支持他,站在他这一边。”

林若甫的脸上浮现怒意:

“可若是群臣百官,皇亲国戚对你们心怀不满,暗自怨恨,他们是不敢拿太子怎样,但你呢?你确定承受得住他们的报复?”

范闲摇了摇头,但坚定的说道:

“我承受不住,但是太子殿下说了,此事他自会向陛下请示,只要陛下召他入宫,整治春闱舞弊在群臣眼中,便是陛下的旨意,谁敢不满?谁敢报复?”

林若甫将名单按在桌上,原本范闲以为他会大发雷霆,不知为何林相露出一副放下心来的模样,将名单收了回去,再次看向范闲时,眼中都是温柔和不舍:

“如果太子的确如你所言,那你便可以依托于他了。”

范闲有些疑惑,不知林相知道了什么,还是猜到了什么?

总之他们都在等着一个结果,能不能赢?

就看太子殿下的操作了

·······

宫城。

李承乾在等待皇后消息的同时,提笔写下四句短词,准备借此拍庆帝的马屁,只有把老爹哄开心了才能让他替自己背锅,帮他们挡箭不是吗?

过了好一会儿。

皇后才一脸惘然的回宫。

李承乾看她那不开心的样子,以及身边侍女低着头不敢说话的模样,结果一定是不妙了,果然皇后缓了一会儿,这才悠悠开口:“陛下,还是不肯见我”

我勒个亲娘勒,你就不能给力一点吗?

李承乾毫不避讳的叹了口气,“这可咋办呢?”

“你”

皇后气不顺,看见儿子因为她办事不利,当着她的面唉声叹气有埋冤之意,她本就更年期的心脏就更不舒服了,皱起眉毛,正准备教育儿子一顿的时候。

侯公公带着陛下的口谕来了:“召,太子李承乾进宫面圣。”

皇后愣在原地,想骂人的话也憋了回去,李承乾麻溜的拍拍屁股走人,跟侯公公进宫面圣,临走前只是向母后行礼也没道谢,他们互相心里有数。

这不是皇后的功劳,是陛下自己想见太子

李承乾来到御书房,看见庆帝蒙着面在卧榻之侧读书,读的还是范闲的诗集,那他拍马屁成功的机会就更大了,凑上前去行礼:“儿臣,参见陛下。”

庆帝面巾下的龙眸,瞥了他一眼:

“李承乾,你最近挺出风头啊?”

人前先圣,不足为道,更装逼的还在后头呢.李承乾没有下跪,平静的站在庆帝面前:“陛下曾言儿臣性子温和,宅心宽仁,所行之事都是为了庆国。”

“若能少一些损害国家之事,儿臣,也能少一些出风头。”

庆帝放下手中的诗集,其中夹着的十六行诗露出一个角,原来他刚刚看的不是范闲的百首诗文,而是自家儿子的十六字词:

“范闲继承庄墨韩书籍,在祈年殿作诗百首,都说范闲是诗仙下凡,可朕看来,你的文才也不输范闲,要不然怎能让你与他共同主持春闱一事呢?”

“儿臣的一切都是陛下给的。”

李承乾这话表面上是说,庆帝认为他有诗才,那也是庆帝遗传给他的优秀,但第二层含义是,春闱主持的权利,也是庆帝给他的,暗示他帮忙背锅,儿子替你办事,你替儿子挡一挡箭。

庆帝哼笑一声:“你倒是胆大,朕从未提点过你,你就敢在春闱考场整治尚书,大放厥词,扬言要替天下学子讨公道,还春闱一个公平。”

“你是觉得,这些事朕都没办,只有你能办?”

侯公公在一旁吓得心脏都跳到嗓子眼了。

上一个这么跟陛下说话的人。

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可李承乾只是弯下了腰:“儿臣并没有这般想法,反而觉得陛下文治武功,不仅让我庆国武力强盛,还准备清扫春闱积秽,我庆国文坛必将迎来辉煌,文武双全!”

庆帝疑惑反问:“朕让你做了什么?让你这么夸赞朕?”

“那自然是任我和小范大人,与郭尚书共同主持春闱。”

多的李承乾就不敢说了,怕他来一句揣测圣意,吓唬人!

庆帝拉下了遮脸的面巾,盯着李承乾问道:“行了.”

“少跟朕兜圈子,告诉朕,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承乾这才开口:

“陛下,儿臣斗胆认为,春闱科举必须公正公开,不得让群臣百官,门阀士族干涉其中,科举是大庆选贤用人的关键途径。

若是让外人往朝廷里塞人,任用亲信为官,那必将在朝内形成盘踞错乱的政治根系,这些走了捷径的人会对帮他们的大人物忠心耿耿,别有异心,对陛下不忠,不可任用!”

庆帝眯着眼睛:“继续说。”

李承乾重新呼了一口气,长言道:

“科举制度和铨选制度,都得让世家大族,重臣权官无从下手,让世族子弟仅凭真才实学考取功名,再由吏部铨选,将他们发配离京,便能让世族门阀逐渐分散,直至瓦解。

那些没有出身的贫苦书生,必须要给他们公平科举的权利,只有给底层百姓一线机会,他们才会心怀希望,艰苦奋斗,以求上进,而且任用没有背景,从市井而来的贫苦书生,才会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若是朝廷之中,皆是这般,为陛下忠心不二,抛头颅洒热血之臣,陛下定能大展宏图,扬我庆国宏威,一统天下.以下省略一百字拍马屁。”

李承乾起身,见到庆帝少有的笑容,松了口气。

老逼登慢悠悠的说道:“李承乾,你不愧是朕的太子,不愧是朕最喜欢的儿子,若人人都能如你这般为朕思虑,忠心不二,那大庆便可长治久安,国泰民安。”

“去吧,放心去做你想做的事,朕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谢!陛下!”

有庆帝这句话,李承乾也就有对抗朝廷百官的底气了,没想到只是说道理还没拍马屁,庆帝就答应下这件事情了,看来他早有废相的打算,而且是迫在眉睫了

“陛下,您励精图治,任贤革新之举让儿臣敬佩不已。”

李承乾从怀里掏出一封卷轴:

“儿臣为陛下感动,今日有感而发又作了一首新词歌颂陛下!”

庆帝笑了,“给朕看看,你的诗才,是否不亚于范闲?”

李承乾呈上卷轴。

庆帝看着上面的二十个字,四句话,龙颜大喜,连叹了三声好,看向自家太子的眼光,是越看越喜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