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回娘家的路,要用钱来铺(2 / 2)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首页

说话、眼神,都不像以前一样。以前是啥样呢?他居然想不起来了。印象中,这个女儿很少来到客厅,空闲的时候,都待在小房间里。出来吃饭,或是过年过节全家聚在客厅的时候,她也是坐在一个角落,一语不发。

是了,也没人跟她说话,她只是安静地坐着。李志国突然惊觉,是不是太过疏忽这个孩子了?家里无论买什么,都没人问她的意见。葛丽娟总说这孩子挑嘴,他看向自己的老婆,葛丽娟知道这个女儿爱吃什么菜吗?

从上次李小可坚决要去省城,并且把上次的相亲对象分析得头头是道时,他就发现这个孩子的变化了。要是以前,她只会坐小凳子上一声不吭。

到底是她不想吭声,还是她吭声也没人在意过呢?李志国第一次有了这种念头。

李志国把新袄子穿上,确实又暖又轻:“这件袄子买得好。”

这已经是他能表达出的最大赞美了。

李小可很高兴,又看向葛女士,葛女士也穿上身,嘴巴埋怨着:“就知道瞎花钱!这又花了多少钱啊?”

只是嘴角怎么也压不下去的上扬弧度,李小可知道她是高兴的。

这就是她的爸妈,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明明很高兴,却非要克制着,没关系,她懂就行。

倒是李志国说了一句:“买给你穿你还不高兴?”

李小可冲爸爸笑了笑。

气氛一片祥和,李小勇一家回来了。看到二老身上的新衣服,嫂子全淑芬 “哼” 了一声,哥哥李小勇沉着脸,侄子李亮看看爷爷,又看看奶奶,他本能地感觉到有好事情。

亮亮没有跟着他们上楼,蹭到李小可身边,小声喊了声 “小姑” ,李小可有点诧异,这孩子很少喊她“小姑” ,还曾经言之凿凿是他爸妈不准他喊小姑,喊了就要打他。

李小可也不知是真是假,不喊就不喊吧。

没想到今天会听到这声 “小姑” ,李小可想了想,摸摸亮亮的头,说:“你等一下。”

她去房间从包里拿出100元钱过来,递给亮亮:“这是小姑给你的压岁钱。”

李家的压岁钱每年都是吃完团年饭后发,由葛女士来发,每人10块钱。

李小可提前给侄子,也是希望能够早安生一点,她不指望李小勇一家对她有好态度,只要不挑她的事就成。年后几天,每天有亲戚上门拜年,李小勇也要去岳母家拜年,他岳母家在乡下,去了会住上几天。到了初七,她就走了。

短短四五天相处,有这100元,应该能安生度过。

李小可也想过给200块的,又觉得不妥,一来会让李小勇和全淑芬觉得她这么大手笔,肯定是挣了不少钱,二来以后每年都得照这个标准,还得保持只升不降,如果今年给了200,明年给100,肯定又会生出事端。

不如就100元吧,这个时候给100元已经是很高了。

李小可想起上一世每到过年,互联网上就会有很多回娘家的故事发生。有一句普遍被认可的原话是:女人出嫁后,回娘家的路都是用钱铺出来的。

李小可笑了笑,好歹人家嫁出去了,自己这还没出嫁呢。回家的路,也要用金钱来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