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除夕(1 / 2)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首页

亮亮拿着一百元的大钞,兴冲冲上楼去了。

李志国和葛丽娟看到这一幕,也很高兴。他们惯来疼爱这个唯一的小孙子,这是计划生育最严格的时代,只能生一个孩子,否则孩子的爸妈就会被单位开除。

即便是农村户口,也只有第一胎是女儿的情况下,五年后才能生第二胎。第二胎无论生男生女,都会被要求结扎。

也有少数偏远地区,因为太穷了,即便总是超生,家里也交不出任何罚款,计划生育也只能是一纸空谈。

李小勇两口子都有工作单位,而且他们第一胎就是儿子,也没必要生二胎。

这会子气氛简直好极了。

葛女士笑骂了一句:“挣了几个钱啊,就开始打肿脸充胖子了!”

李小可笑笑不语。

如李小可所料,这天下午直至晚上,二楼都很安静,没有任何不和谐的声音。

晚饭的时候,李小勇一家三口下来吃饭,李小勇和全淑芬脸上的表情明显柔和了一些,亮亮挨在李小可身边坐下,向她眨巴着眼睛笑。

李小可暗暗赞叹,这就是钞能力,以后一定要多挣钱。

第二天,李小可的姐姐,李小珍一家三口来了。

姐夫刘四喜骑着自行车先把李小珍和儿子刘阳送来岳家,又赶去自己父母家,张罗着贴对联这些事去了。

李小珍人如其名,在家里的地位如珍似宝。

葛女士十几岁结婚,婚后几年才迎来了第一个孩子,自然是捧在手心里长大。这个孩子不止是来得珍贵,更是把她从李小可奶奶嘴中 “不会生蛋的母鸡” 中解救出来。

葛女士对这个大女儿,充满了感激之情。

李小珍也嫁得一般,不过刘四喜一家子,好歹都在县城里,骑着自行车十来分钟就能两头跑。

刘四喜是个孝子,李小珍脾气大,心眼小但不坏,一张嘴说话和葛女士如出一辙,好言要用恶语说,和婆婆自是合不来。两人一吵架,刘四喜要么打老婆,要么跑岳家来找岳父母去他家解决问题。

无论多晚,有几次凌晨至少一两点了,他也跑到家里来敲院门,大声叫唤,一开口就是:“爸!妈!小珍又和我妈闹上了!你们快去看看吧!”

李志国夫妇只得赶紧穿上衣服,半夜摸黑骑着自行车赶去他家。

李小可常常被叫门声吵醒,她不能开灯,更不能起来询问,只能睁着眼看着天花板。李小勇一家也肯定是醒了的,他们也从不吱声。

每次都要到天蒙蒙亮时,李志国夫妇才赶回来,两人疲惫不堪。那一天,葛女士绝对一整天都在骂骂咧咧中度过。

每年除夕,刘四喜都是把妻儿先送到岳家,自己再回父母家帮忙,然后赶回岳家吃年饭,吃完后再一家三口去婆家吃年饭。

年年如此。

早上李小可醒来,李小珍已经在帮葛女士洗菜备菜了。过年要备的菜多,全淑芬从来不进婆家的厨房,也不会帮忙洗菜。

李志国对儿子一家干活不做指望,只希望他们不吵不闹就行。

李小珍做事极为细心,也非常勤快。洗菜、给鸡鸭褪毛,都是她来做。

这个洗菜,可不是洗一顿的菜,一般都是洗四天的菜,从除夕到大年初三。

除夕吃团年饭,初三吃送年饭,这两顿饭都要放鞭炮,格外隆重。而且吃过团年饭后,就不会倒垃圾了,所有的垃圾都要攒起来,留待大年初三吃完送年饭后,才会一起去扔。

这几天的垃圾,是不能叫垃圾的,因为这几天的垃圾,大多是燃放过的鞭炮烟花居多,大家管这个叫 “财” 。扫自己家门口鞭炮渣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把邻居家的给扫了,那表示把邻居家的财运扫走了,是会引起不满的。

所以,在吃团年饭前,家家户户都会先去倒一次垃圾,厨余垃圾放长了会有异味,所以都会提前把菜择好、洗好,这样后面就直接下锅,也不会有烂菜叶菜根要扔了。

所以,这个洗菜的工作量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