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招揽项忠(1 / 2)明史奇谈首页

李原和王彪原本就混在流民之中,怎料到被其他流民出卖,便拿起武器对抗官兵,项忠早已在附近设下伏兵。项忠见有人反抗,便叫出伏兵将所有抵抗的人尽数屠戮殆尽。李原的队伍中,有一个名叫王洪的将领,他见大势已去便伙同手下将李原和王彪绑了,然后自己向项忠请罪。谁料到项忠只需要李原和王彪的人头,连王洪的面也没见便下令将他处死。项忠因此获得了出兵以来最大的功绩,他让自己的儿子项绶进京报捷,项绶得宪宗亲自召见,只听项绶说道:“家父已于日前与那流贼激战三日三夜,最终生擒贼酋李原和副将王彪,并亲自斩杀流贼大将王洪。李原部下溃逃,流民群龙无首,家父率兵追击斩获首级千余人,并俘虏贼军近两万八千余人。家父深知百姓疾苦,迫于无奈才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往至荆襄,家父让将士们将所有的流民登记造册,并遣军士将这些流民劝回故乡,直到末将出发时日已劝返百万人。”

宪宗听项绶说完,便直接将项绶擢升一级,并赏赐金银无数。朝中大臣自从经历了刘通、石龙之乱后,从未听说谁有如此功绩,纷纷向宪宗夸赞项忠。然而有些大臣并不相信项忠能取得如此卓著的功绩,便安排亲信前往荆襄查探虚实。然而荆襄附近的官员不敢得罪项忠,认为项忠已获圣宠,纷纷承认项忠的功绩,朝中官员就此作罢。然而还是有些正直的官员看不惯项忠的做法,便匿名将项忠在荆襄的所作所为如实上奏。

项忠在屠尽流民后便将李原、王彪等人押解进京,宪宗得知项忠归来便令大臣在宫门迎接项忠。随后将项忠官升一级,他的部下也得到了封赏,并将李原和王彪斩首,城中百姓皆认为宪宗贤明,项忠英勇。

万安自从入内阁当上礼部尚书后,整天无所事事,别人都在忙碌就他一人四处闲逛。恰好万安闲来无事,跑到兵部转悠,随手翻了几本近日呈上来的折子,看到了那本弹劾项忠的匿名折子。折子上写道:“项忠好大喜功,诓骗皇上,将荆襄流民尽数斩杀并谎称自己杀敌无数。原本那王洪弃暗投明,将贼酋献于朝廷,佞臣项忠罔顾法纪将王洪私自斩杀并称是其与之搏斗数日在阵前斩杀。如此无君无父之言,简直前所未闻。项忠还将荆襄的原著居民也悉数迁离荆襄,如有不从便以刀斧相向,将荆襄的五百万居民屠戮殆尽,并将三百余万流民也悉数屠杀。唯有百余万尚未进入荆襄的流民得以逃脱,项忠海城这些逃脱的流民是他遣人劝返。佞臣项忠先是欺君,后是害民惹得天怒人怨,荆襄境内瘟疫四起已然是一处人间炼狱。臣与同僚皆畏惧项忠,恐项忠报复,故不敢在奏折上署名,还望陛下派人详查,还荆襄百姓一个公道。”

万安乘四下无人,便将此奏章揣入怀中,拿到自己府上细细琢磨。现在项忠圣眷正浓,不宜出面弹劾,更何况此奏折没有署名不知道此人说的是否是实情。便心生一个想法,请项忠入府一叙。

项忠收到万安的邀请后,内心满是鄙夷,他认为万安是踩着同僚上位并依靠裙带关系得入内阁,对万安的小人行径感到不齿。他便称有公务在身,无法前往万府,让万安多担待。万安得到传话后便让管家再跑一趟,并要求管家对项忠提及‘瘟疫’二字,管家得令只得再去请项忠前来。谁料到项忠听后连衣冠都来不及整理便随万府管家来到万安府上。

万安见项忠匆忙赶来,便知晓奏折上的内容有几分可信,随后将项忠晾在客厅,自己忙自己的。项忠等了一个时辰后也不见万安出来,便对万安府上的管家放低姿态,让他请万安出来见他。万安见时候差不多了,便出来见项忠,见到项忠以后万安说道:“佞臣项忠,戕害百姓,谎报军情你可知罪。”项忠自然是不信这个礼部尚书能获得荆襄的实情,对万安说道:“尚书大人严重了吧,若是尚书大人寻下官来消遣,下官便不再奉陪了。”

万安也不着急,对项忠说道:“项御史若是觉得本官有意消遣你,御史自可离去,只是这弹劾御史的奏折明日将会出现在皇上的案前。”说话间万安从怀中掏出那封匿名奏章,笑着示意项忠离府。项忠看到那本奏折,心里有些发虚说道:“万大人相信谗言,下官也无可奈何,当今皇上圣明定会还下官一个清白。”

万安有笑道:“皇上能不能给你清白,那就看本官的族叔万大人是否答应了,本官只需将此奏折交与族叔,想来锦衣卫定会还御史大人一个公道,御史大人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