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请名医贾愚获项圈,问太爷雨村失机缘(2 / 2)红楼愚人首页

见林如海连《劝学诗》都搬了出来,贾愚还能说什么,只好恭敬领命。

心中安慰自己道:“不知有多少童子想要林如海这样的探花郎亲自教导开蒙,我已是占了大便宜,就当体验一回古代特色教育罢!”

贾敏听了林如海的话顿时笑了,对林黛玉道:“看来我们玉儿这下也有伴儿了,真真是可喜可贺呀!”

她揽着乖女瘦削的肩膀,叫过来一个丫鬟,令她去里屋取来自己放在桌上的金项圈,递到贾愚手中,笑着道:“给,这就算是师母我给的拜师礼了,愚哥儿可要收好了!”

贾愚都懵了,怎么就拜师了?

不光是他,连林如海也懵了,怎么他就多出来一个徒弟?

贾敏冲他俏皮的眨了眨眼,做了个“蒙师也是师”的口型,成功堵住了林如海反驳的话语,哭笑不得的认了下来。

贾愚更是没有什么反驳的余地,贾敏这自封的师母已经帮他戴好了金项圈,又取过她给的见面礼——赤金点翠的金麒麟挂了上去。

她随手理了理贾愚的衣袍,转身对林黛玉招了招手,唤过道:“如今可算是亲上加亲了,即是妹妹又是师妹,愚哥儿你可要照顾好你颦儿妹妹呢!”

贾愚还能说些什么?

只能笑着点头道:“师母姑姑且放心,我定不会辜负您的期待。”

贾敏闻言高兴的抚了抚掌,对黛玉道:“还不见过你师兄?”

林黛玉抿嘴一笑,如冬泉蒙雾的双瞳瞥了一眼戴上金项圈,挂着金麒麟后愈发显得光彩照人的贾愚,屈膝一福,脆生生道:“愚师兄。”

贾愚连忙回礼,称道:“颦儿师妹。”

贾敏见状,兴致愈发高涨起来,就连身上的病气似乎都被驱散了不少。

有了这一层师生关系,再加上老太太对自己的喜爱,二叔对自己的关照,便再不用担心夫君扬州任上的事情了!

贾敏自小在先荣国代善公膝下长大,再知晓不过官场如战场的道理。

她并非一般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闺阁女子,明白如今夫君林如海身上的巡盐御史一职有多么险要。

正所谓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而巡盐御史要做的正是斩断那些盐商的财源,岂能不让他们狠的咬牙切齿!

如今借自己的关系拉上贾家宁荣二府的势力,想必也能令林如海轻松不少。

林如海动容的看着揽着两个孩子说说笑笑的贾敏,只觉得心中溢满了欢喜。

以他的才智,怎能看不出夫人的用意?

又想起当初嫡子早夭,夫人忍着悲痛劝自己不要沉浸在悲伤之中……

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林如海心头,浮光掠影一般划过,却分外清晰。

此生,唯她一人而已!

他又将目光投到贾愚身上。

既然担了这师父的名头,他定要将这小子培养成才!

如此,才能报答夫人万分之一罢……

双木堂中,英莲与雪雁顽在一块儿,嬉笑不已,明明相差近五岁,却仿佛一般大一样。

贾愚则正向新认下的颦儿师妹请教林如海平日里上课的风格。

是否严厉?

是否认真?

是否总是提问?

等等等等一系列问题……

倒不是他小题大做,毕竟早已不碰书本好多年,一时间让他去上“一对一”真有些害怕……

林如海也和贾敏闲聊着,两人目光中总是含着柔情。

这时,突然有丫鬟来报,只道先前驾车出去请名医的贾太爷已经回来,还带着一个同样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如今已到二门了。

林如海听闻此事,忙站起身来向外走去,一面命人挂起帷幔,一面脚步匆匆的向外走去。

林黛玉、英莲与雪雁陪贾敏一同躲到帷幔后,贾愚则快步跟着林如海一并迎了出去。

只见两个拄拐老头正脚步飞快的向双木堂走来,跟在他们身旁的丫鬟由于跟不上都快忍不住跑起来了。

贾代恶见林如海、贾愚迎了出来,不等他们说话,一迭声道:“还站在这里干什么?快引着老先生进去给敏儿诊断下!”

林如海忙应了,转身引着另一位老头向正堂内走去。

四人进了正堂,贾代恶一见挂着帷幔,又急道:“什么时候了还在乎这些虚礼?望闻问切缺一不可,赶紧把着帷幔扯了,让老先生好好诊治!”

贾代恶的拐杖在屋内地面上敲的掷地有声,对林如海道:“张老先生德高望重,定不会乱嚼舌根!”

林如海忙令人收起帷幔,露出坐在椅子上的贾敏。

贾愚探头一看,只见林黛玉已经领着英莲和雪雁躲到了屏风后面,正悄悄露出眼睛向外张望。

两人目光凑到一处,皆下意识笑了一下。

另一边,学识渊博、精通医理的张友士老先生眼观鼻鼻观心,目光完全不乱瞟,认真诊治起来。

一时又轻轻将手搭在贾敏覆着锦帕的腕上,眉头微皱,雪白的眉毛似缴在一起。

堂中鸦雀无声,无关的丫鬟婆子早已被林如海打发了下去,唯有最亲近的几人留了下来。

贾代恶忍不住问道:“依张老先生之见,可还治得治不得的?”

张友士收了手,对林如海、贾代恶道:“看得尊夫人这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必然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

据我看这脉息,应当有这些症候才对。或以这个脉为喜脉,则小弟不敢从其教也。”

林如海惊道:“确实如此,确实如此!老先生说的如神,竟如此精准!还望先生明白指示一二,本官…在下与拙荆感激不尽!”

贾代恶也道:“还望老先生尽力医治一番啊!”

张友士道:“大人勿忧,依我看来,这病尚有三分治得。吃了我的药看,若夜里睡得着,便又有两分拿手了。更何况尊夫人今日定是有喜事上门,心绪舒畅之下,这病便又轻了一些,着实不用过于担忧啊!”

说罢,张老先生便提笔写下一个“益气养容补脾和肝汤”的方子,递与贾代恶。

林如海与贾代恶看了,都觉得精妙非常,便道:“高明得很,多谢张老先生!”

林如海又问道:“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究有妨无妨?”

先生笑道:“大人放心,病虽险,如今发现的却不算迟,吃了我这方子,再调理调理心绪,便也无碍了。”

于是林如海、贾代恶并贾愚、林黛玉等人终于放下心来。

林如海便起身笑着将张老先生送了出去,封了个厚实的红封,又道有空定要常来府上拜会一二。

张友士便欢欢喜喜的家去了。

如今他孙子渐也大了,将来免不了要走走关系谋个不错的生计,如今和贾代恶与林如海有了交情,想必将来也能轻松不少。

林如海转身回府,途中将药方交与大管家林忠,令他勿要按照方子好生配药,不可懈怠。

至双木堂上,正见贾敏与贾代恶说这让贾愚拜师林如海之事,便走过去道:“二叔,如今我与愚哥儿虽有师徒之名,可将来我定要在盐政上分出不少精力,是不是要再招个西席教导两个孩子?”

听闻谈到自己,贾愚和林黛玉也放下那看不懂的药方,凑过来支着耳朵仔细听起来。

贾代恶仔细想了想,道:“不急,两个孩子都还小,二则如咱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做官并非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可走。俗语有言‘要做事,先做人’,我看还是令他们多与你学些做人的道理罢。”

林如海闻言也觉得颇有道理,便应了下来,又令人将前些日子准备的请西席的告示收了去。

一番事情下来,时间已过许久,连飘在风里的雨雪也已经停了。

林如海亲自引着贾代恶、贾愚、英莲三人来到为他们准备好的院子里。

小院虽不大,但极为精巧,假山流水,竹林掩映,颇有秀美之感。

住下他们三人着实是绰绰有余。

贾代恶住正堂,贾愚则与英莲一同被安排到西厢。见过屋子,便又有几个洒扫丫头过来问好。

各种事宜都了解了之后,已经是老头子的贾代恶便以“身子乏了”这万能的理由回屋歇息去了。

贾愚却是年轻的不得了,就算忙活了快一天也精神头十足。

他准备拿院子里的花草树木,竹林假山好好练一练贾代恶教导的剑法,以期早日成为可以独自行侠仗义的大侠。

这时,并没有和林如海一起离开的林黛玉却同他道:“愚哥哥,跟我来下呗,妹妹有事情要与你讲呢!”

要知端的,且看明日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