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长柏对于辽国和西夏的情况还真不怎么了解,而顾廷烨出自将门,能够知道的信息,自然不是盛长柏可比。
两人越说越投机,聊的兴起。
顾廷烨见吴兴一直一言未发,笑道:“子玉,不知你对三国之间的局势,有何看法?”
“辽夏内部虽然各有弊端,但是大宋内部弊端又何尝比两国少?”吴兴微微摇头道。
他不说,是因为没有意义。
顾廷烨说的没错,现在的西夏和辽国确实弊端很多。
但是大宋内部的实际问题,不比两国少。
别的不说,当今官家无子,接下来关于储君的事就要争斗好些年。
而以后新君继位,因为并不是官家亲子,估计更多的心思还是在稳定自己权势上。
更别说大宋内部的三冗问题了。
而且大宋重文轻武,朝中文臣斗争严重。
认真算起来,大宋的问题比两国的问题还严重。
凭什么收复燕云十六州?
很多人认为大宋弱,是因为大宋重文轻武。
事实上也没错,但是这个重文轻武,并不是很多人认知上的那种重文轻武。
历朝历代,皇权都是靠平衡来维持的。
历史上那些宦官、外戚、文臣、武将权利过大等问题,就是都是因为平衡被打破了,才导致的。
而最开始形成平衡的,其实就是文臣武将。
但是宋朝呢,削弱武将、打压宗室外戚,重捧文官,导致文官一家独大。
文官一家独大,没了制衡,光顾着内斗去了,这才造成了弱宋的局面。
而文臣虽然内斗,但是在面对‘外敌’的时候,却又非常一致。
可能有人觉得,宋朝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是皇帝的问题,事实上根本不是如此。
宋朝重文轻武根本不是什么祖制,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有问题么?
那时候五代十国混战,军阀割据,今天投靠这个,明天投靠那个,都属正常,根本没有所谓的忠义,礼制纲常都被破坏完了。
为了朝廷的稳定,重塑礼制纲常,太祖杯酒释兵权,为的是集权。
但是太祖皇帝能在乱世中立国,虽说手段不光彩吧,但是能力眼光还是有的,天下尚未一统,他会限制武将的权利,防止他们作乱,却不至于去打压武将。
太祖皇帝也算是用心良苦了,曾经号召武将读书,就是因为那时候的武将多是一些目不识丁的草莽。
让他们读书并不是重文轻武,而是让他们学习君臣之道,懂的什么是忠。
很多人因为太祖皇帝号召武将读书,还因为他说了宰相当用读书人。
事实上太祖皇帝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他自己吃过这个亏。
太祖建立大宋,用的第一个年号,就是一个灭亡国家用过的封号。
要知道古人十分迷信,用一个已经亡国用过的年号,是十分晦气的。
就像历史上朱棣用的永乐,在他之前已经出现过三次了,这也是后世很多人觉得是因为朱棣造反,文臣故意坑他的原因。
真假不得而知,但是太祖皇帝人家却不是被人坑了,而是因为五代十国战乱太久,真正文化高的已经不多了。
太祖的谋主赵普,被后世戏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话虽然有些刻薄,但是赵普的文化程度真不高。
由此可见当时乱成什么样了。
太祖皇帝号召武将读书,重视教育文臣,并没有错。
把大宋重文轻武,导致弱宋之名,怪到人家头上,真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