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武大陆,本蛮荒无主之地,各族纷争不断,敌仇族恨,明争暗斗不计年数。
千年前,一代神皇,起于苍武中土,集天地气运之所钟,收各族人杰,平四域八荒,改制定乱,通文字,行新法,安各族,分诸王。
使天道还复于正轨,建国称帝,立国号为“周”,为匡正天下之意,各族各派心悦诚服,自愿为大周子民,尊其为始帝,天下遂归于一统。
但天道至公,人得逆天之运,必殃咎其子孙,故始帝崩逝后,大周三代帝皇都英年早逝,朝堂权利更迭失序,天下动荡,加之始帝分封之诸王野心日盛,趁朝堂混乱,不断招兵买马,强大实力。
以至于大周太宗皇帝虽然亦有雄才伟略,上位后向外颁布新政稳定百姓之心,向内不断扶持党羽收拢皇权,以安定大周三代衰亡之败相,但当皇权尽握于手之时,环顾四境,诸王强而朝廷弱,周皇之威已不复存矣。无奈,太宗皇帝只得让权于诸王换得周室“共主”之位,最后恸哭于宗庙含恨而死。
自太宗皇帝崩逝后,大周再无中兴之主,周室只有共主之名却无共主之实,终于,在大周传国第五百年,周愍帝死于朝廷争权夺利,诸王以“清君侧,振周室”为名,尽皆起兵,天下再次陷入动荡。
而始帝所分封诸王中,有一“晟王”,封地居于中土,恰逢天下大乱,当代晟王又是超世之杰,故近水楼台先得月,起兵直入京畿,挟天子以令诸侯。
晟王一如当年始帝,集天地气运所钟,故昭告天地,开“始帝皇陵”取天子剑,携天子之剑一十二年平定天下,东,西,南三面诸王尽皆覆灭,只余残党各自逃窜,唯北方三王同气连枝,虽然势微但精诚团结共抗晟王。
三王势力联合,在北境寻得周太宗皇帝第五子后代,拥护其称帝,以明与晟王这乱臣贼子势不两立之决心,时人呼其为“北周”。北周立国后,军队战意极高,故虽晟王军队神武无敌,最终也只能收复小半数北境土地。
晟王权势愈重,帝王之心愈盛,暗中处死周室忠臣,又散布谶言于天下,“始帝昔年分封诸王时曾曰‘月缺不周,日成则霸’”,此谶言正印今日晟王代周之势,故京畿百姓在煽动下,万人空巷,伏跪于皇城之外,请周天子将神器让于晟王。
最终,晟王受三辞三让之礼,于明渊山祭告天地神祗,祖宗神灵,改大周京城“镐京城”为“晟京城”,改元称帝,立国号为“晟”,意为照亮天下之意,且深悟前朝异性分封之遗祸无穷,将天下划归为十三道,以皇室封王者统御天下各道,集中皇权,传至如今,又近五百年矣。
自太祖皇帝开基立业以来,大晟传至如今,传承数十代,王朝虽以帝为尊,但各地豪族世家盘根错节,有时,即便皇权,在地方也未必好用。
上代晟帝雄心万丈,欲重新将皇权布于四方,上任以来每每颁布政令,扶持寒士,兴科举,限制豪强,可收效甚微,甚至连寒士为官的唯一出路的科举制度,也慢慢落于世家之手。
于是二十年前,上代晟帝终于被此境况彻底激怒,将世家与皇权的矛盾摆在了明面上,又令吴王姜淼带领大晟麾下铁骑以诸多罪名清剿了王朝内部部分势力庞大却不愿服从管束的世家以及王朝附近的各方势力,清剿时间长达数月,最后使得王朝内部其余世家、教派尽皆臣服,史称“日瞑之变“。
自日瞑之变之后,上代晟帝便疾病多发,不就便驾崩了,由太子姜炎继皇帝位,御极天下,然则姜炎比之上代晟帝更加乾纲独断,为了针对世家巩固皇权,虽政令频发,却无一利于百姓,数年来王朝内百姓生活水平急转直下,加之天灾频发,民间甚至有传言此乃大厦倾崩之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