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空余东水东流海(2 / 2)从塔希提岛到大漠落日首页

拓跋季平奶奶去世的纸活是十供养。巧手的阴阳画画剪剪,扎得纸人、纸马、纸鹤、纸楼十分逼真,也十分排场。灵堂后面是两排楼,上面有鎏金瓦、雕刻砖、门前有狮子,风铃随风摆动。院子里横空吊着红、黄、白、绿四卷纸筒,上面分为东西南北,都写着祈福语,门口高棚相拱,木制硬灯照雍容华丽,金童玉女站两旁,高香焚烧,纸钱化灰,高棚外面两匹白色纸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头颅高昂,拉马娃娃手持马鞭,气宇轩昂,旁边还放着纸电视、纸汽车等。

过白事,重头戏就是祭礼和待客。

在农村,拓跋季平奶奶病重的时候就提前请了娘家人来看望了,逝世后也要专门派人讣告娘家人,带着烟酒请他们前来参加葬礼。

正式待客的当天,孝子孝孙披麻戴孝跪在灵前守灵,祭礼都由总管负责,副总管负责待客事宜。

晌午时分,拓跋季平奶奶的娘家人来了,按照风俗孝子远远地要哭丧远迎。拓跋仁顶着香盘,跪在大门外的路上,两个吹鼓手左右各站一个,唢呐声声悲鸣,等娘家人到了门口,放炮手就燃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孝子的哭声、唢呐声,哀嚎声响彻整个村庄。娘家人向前走五步,孝子跪下磕头迎接,一直跪着迎接到灵堂前,娘家人按照辈分,长者先祭拜,小辈后祭拜,焚香烧纸,四头八拜,直到娘家人祭拜结束,迎接娘家人的祭礼就算结束。

拓跋仁两眼红肿,鼻子眼泪都哭出来了,加之戴孝期间,孝子不能洗漱,脸上露出的沧桑越发明显。苏秀秀迎接完娘家人就忙着后厨上的事了。

拓跋季平跪在灵堂前,看着香火袅袅,纸钱瞬间烧成了灰烬,供在桌上的食物一动不动,他想着灵魂已经远去的奶奶不知道现在何处,躺在棺材里的奶奶还在沉睡中,天国遥远,凡人的眼睛怎么能够看见呢?

第一时间讣告了亲戚邻居,邻居都纷纷前来帮忙,家里家外,忙前忙后的。

纸活已经作了说明。宴席通常从吃头道(也叫第一道)开始。

头道供应的是猪血豆腐、馒头,油饼、饸饹面,这是当地过事情的标配,也是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才能负担得起。

老人去世的当天,家里就宰杀了猪,先要为猪血豆腐做准备。七八个青年汉子按住猪,有扯耳朵的,有抓后腿的,有逮前腿的,有按身子的,再用绳子勒住嚎叫的猪长嘴,按在地上,猪嘴里直哼哼,一喘一喘地出着气。杀猪手用熟练的手法三下五除二就清理干净了。而猪血豆腐,就是利用猪血搅拌成面糊,摊在锅底,就做成了猪血摊馍,再切成菱形状,便放在篮子里,起锅烧猪油,放入葱花,呛香后把切成菱形的猪血倒在锅里翻炒,炒的泛黄盛出备用,再到磨豆腐店里买回来豆腐,菠菜,烩在锅里,放上油泼辣椒,抓放炒香的猪血,汤鲜味美的猪血豆腐就烩好了。馒头也是手工发面、起面,一道一道工序蒸熟的,馒头又白又饱满,蒸了一锅又一锅,盛放在框里备用。

另一个锅里的油饼冒着热气,清亮泛黄的胡麻油冒出新油的香味直冲鼻孔,油香油香,真的扑鼻的香,这是新胡麻榨的油,格外提味,让人闻起来就十分嘴馋。揉面的女人们把炸油饼的面擀成圆形,再用刀在中心划两道,顺着锅边放入油里,又圆又白的面饼被油煎炸得就像一只刺猬在锅里乱转,用红柳条修成的长筷子在锅里翻几番,再控控油就放进盆子里。表皮酥脆,吃上一口,满嘴的油香味。

午祭是祭礼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来通过阴阳祈福,祭奠逝去的人,二来主要给宾客展示孝子孝心的,是看孝子对待逝去亲人的态度。

当天,代劳人员会把的把所有的纸活都搬在了院子里,摆成了一座纸活庄院,瞬间,楼台亭阁高耸,花花绿绿的纸活展现在了世人面前。院子里铺了一层麦秸秆,孝子孝孙都跪在麦秸秆上。吹鼓手手持唢呐,到厨房迎供饭,午祭的供饭桌上,厨师用西瓜、洋芋、苹果、香梨、南瓜等食品雕刻了雄鹰展姿、百花盛开、福如东海等逼真的供品。拓跋仁顶着香盘跪迎供品。

午祭接下来就是阴阳念经祈福,只见那阴阳着道袍、戴九阳巾、左手持铃铛,与耳平齐,右手翻经书,嘴里神神叨叨。旁边的副手手持小鼓,跟着节奏敲打鼓面和鼓边。最后的跟班手持大镲,哐哐哐哐哐的合击着,到了和音阶段,三人声音相和,直上云天。等诵经过半,鞭炮响起,吹鼓手接着奏乐。这时候孝子要跪开,每人都手持焚香,吹鼓手在孝子中间来回走动吹奏。阴阳和吹鼓手轮番上演。午祭告一段落,孝子按照辈分焚香烧纸,四头八拜,灵前祭奠。

下午便要开席。总管在搭建的帐篷前吼道,上三席左右二席空开,其他席位均可落座,这时候宾客都纷纷挤进帐篷落座,而上三席是为娘家人而准备的,在丧礼中,娘家人是贵宾,一天至少要请吃五六顿,吃的说法五花八门。

拓跋仁家的席水完全按照传统宴席安排,提前炸了油果子、打了镂食这等传统美食,十个凉菜十个热菜满碟子满碗的上,凉拌饵丝、凉拌牛肉,囫囵鸡、囫囵鱼、辣椒炒肉、鸡蛋木耳西红柿、酱肘子等,席上的菜美味十足。

这便是正席,等正席吃完后,最后一道便是结席汤,俗称喝汤,拓跋仁家喝汤准备的是酸汤面。人们吃了油腻的席水后,再吃上一碗筋道的酸汤面,喝上一口清爽的酸汤,再就着豆芽菜、咸韭菜、咸白菜,味蕾感受过瘾、肚肠感受饱满。

如此一来,逢人便说拓跋仁对老人生前孝顺、死后隆重。

家祭是葬礼祭礼的最后一个环节,家祭通常在晚上举行。

和午祭一样,先是放食,阴阳诵经祈福,吹鼓手奏乐,唯一不同的是家祭要领羊。

等阴阳诵完经,吹鼓手吹奏完毕,从羊圈里捉来一只公山羊拎在灵前,羊代表的是逝者的意愿,通过羊问她是否还有什么遗憾或者想法,一般都是猜测逝者的心愿。拓跋仁说,老太太生前最惯、最疼爱的是拓跋季平,小时候不听话,不走正道,现在拓跋季平已经上了高中,学习成绩也还凑合,请老太太放心,我们一定再严加看管,力争能培养得出人头地。拓跋仁说完,山羊左左右右的看着众人,羊却没有“表示”。一个亲戚又开始说,老太太把人世间的酸甜苦辣都尝遍了,苦也吃过、饿也挨过、福也享过,四世同堂,乐享天年,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他的小女儿,瘫痪在床,子女不够孝顺,受尽了身体上的罪和看尽了子女的脸色,老太太临终前她也无法来看最后一眼,这估计就是她的遗憾吧。说完,这山羊就点了点头,孝子孝孙嚎啕大哭,灵前顿时哭声一片,香炉里的香蓝烟袅袅,纸盆里的纸钱灰烬款款飘舞,吹鼓手吹起唢呐,阴阳拎着铃铛念起经文,超度亡灵,那声音及其悲伤,孝子孝孙哭的前俯后仰,涕泪连连。旁边的亲戚朋友连拉带拽安慰着,可这悲伤一旦被拉动起来,要是能够停下来也够难呀!按照辈分焚香烧纸,奠酒奠茶,四头八拜。

家祭环节结束就要入殓,拓跋仁顶着香盘跪请娘家人入殓。娘家人走到棺材旁边,拓跋仁轻轻揭开遮盖在身体上的黄表,只见拓跋季平奶奶脸色苍白、双目深陷、颧骨突兀,身着老衣、戴包头、着布履,乍一看去有些吓人。拓跋仁按照传统,给娘家人汇报了老人如何得病、又如何去世、穿了多少件衣服。娘家人表示无异议,并表扬了拓跋仁的孝顺和知礼节。

入殓完毕,拓跋季平抓住棺材嚎啕大哭,众人劝说棺材上不能落下泪水,拓跋季平被众人架着出去了。众人出去的瞬间,从棺材上飘飞出了一只黑色的蝴蝶,这只蝴蝶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站在棺材头上,闪动翅膀,在屋子里飞了三圈就从天窗飞了出去。众人都说,老太太生前积了阴德,才得以驾鹤西去、化蝶成仙升天了。

当地,农村人生前对老人孝顺的是大多数,当然也有不孝顺的。比如,隔壁的一户姓苏的老两口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按理说,养儿防老,四个儿子都有责任,女儿也都嫁人了。他俩跟着小儿子过日子。老两口还有劳动力的时候,小儿媳妇还是看重老人能带来经济效益,伺候得很好,老两口上了年龄,身子骨日渐衰弱,小儿媳妇越来越没有孝敬之心了,从开始不做饭,到最后开始锁厨房门,撺掇小儿子硬是不给老人吃喝。老人七十多岁了,早上要套牛犁地,犁一大墒地已经精疲力竭了,中午回来小儿媳妇脸色不好,连饭也吃不到。下午一两点,一群羊在羊圈里咩咩直叫,他还得去放羊,由于吃不好,饥一顿饱一顿,久而久之,这苏家老人就得上了胃病,最后转上了胃癌,撂下一切走了。老人去世倒好,也算是享福去了,再也不用看脸色行事了,羊也被卖掉了,牛也被卖掉了,田地也荒芜了,只留下的苏老太日子更加艰辛了。她也不知道啥时候中风了,就患上了半身不遂,一卧床就是十年,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也真是的,苏老太的屎尿只能靠子女接送,翻身也靠子女来翻,日子长了,下半身的肉翻转不及时,擦洗不及时,都压烂了,起了蛆虫,也被挠的全是一道一道的红印迹。头发上的虱子跑来跑去,一会儿跑到头上,一会儿沿着脖颈挤进身子里,走来走去的就像逛街一样。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女儿们来把苏老太被褥以及从头到脚清洗清洗,因为过年的时候会有很多亲戚来看望拜年。苏老太住在窑洞里,为了加固窑洞,窑顶都会横着两道木梁,木梁上会悬挂吊钩,用于存放馒头等。苏老太住的窑洞里也有两道木梁。苏老太每天从早晨看太阳一寸一寸的走完木梁,再到太阳照进门口,斜射到窑掌,直到斜阳锁进了暮色中,她吃几口饭,闭上眼又是一天。有一年冬天,小儿子进屋给苏老太倒尿去,推开门,眼前的木梁上悬挂着苏老太的身体,阳光偏照在她头部,披头散发,脸色紫青,眼睛直圆,舌头垂长,双手下垂,脚尖绷直,光着脚丫,苏老太自缢在了木梁上。这一幕吓傻了小儿子,小儿子站在门口,只喊媳妇,两个人哆哆嗦嗦的把苏老太从横梁上抱了下来,放在了沙发上,这时候的苏老太身体还软和,可他使劲把舌头往进按,那舌头就是不进去,一弹一弹的,嘴巴也合不上。两只眼睛似乎要从眼眶里崩出来,怒目直视,小儿子双手合眼,那眼睛合上又睁开,吓得他魂魄都飞走了。叫来了老大老二老三,兄弟几人用三秒胶水才把苏老太的眼睛和嘴巴合上。最后匆匆埋葬,只是埋葬之后,那几年的四个儿子日子都变得不好了,不是生病就是发生意外,人们都说这都是不孝敬父母造得孽。

言归正传,那时候,不管老人活着是否孝顺,但老人死后的丧葬礼尤其隆重。拓跋仁家埋葬拓跋老太的事情过的在当地算是上等的席水,请的阴阳念经,唢呐吹奏,灵前孝子孝孙披麻戴孝,焚香烧表,奠酒放食,磕头作揖,四头八拜,不在话下。

当时,村里老人逝世都流行请秦腔戏班子。拓跋仁就请了本地最有名的戏班子唱起了秦腔,《三娘教子》《十月怀胎》《葵花镜》《王祥卧冰》,锣鼓声响,余音缭绕。晚上牛皮灯影子也唱了半夜。悲情的秦腔和皮影声声哀悼,来吊唁的人无不感觉到伤心难过,拓跋季平奶奶生前为人厚道,左邻右舍无不竖起大拇指点赞称好,然而生而为人,却事事难料,无法避免的生老病死,更何况碌碌俗生。

出殡那天凌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阴阳拿着铃铛满屋清灵,吹鼓手抱着唢呐声声呜咽,庄子上哭声震天,拓跋季平走在最前面,怀里抱着灵魂纸牌,手里拿着引魂杆,后面的亲戚庄邻都抱着纸活,众人抬着棺材,拓跋季平姑姑断了几次气,大家搀扶着走到坟地。

隆冬时节的凌晨时分,冷风直钻人身,代劳人在坟边燃起了柴火,众人都围过来取暖,唢呐不停在吹,鞭炮不停在响,天上的星星还在零星的眼睛,人间还在熟睡中,却有要走的人,众人帮着赶时辰。

在唢呐声中,在阴阳念念有词的摇铃声中,下葬时间到了,棺材被众人吊下了坟里,推进了墓窑里,阴阳拿着罗盘,再次校对了棺材的坐字,拓跋仁用装满土的塑料袋砌住了墓窑门,阴阳示意可以填土,人们都拿起铁锹开始往墓坑里填土,黄土如面,一锹一锹的洒在墓坑里,瞬间,一个凹下去的墓坑就被堆起了一个坟堆。

坟堆埋好后,拓跋仁点燃了纸活,纸活在坟前烧了起来,火势凶猛,因为纸活多,足足燃烧了有半个小时,孝子孝孙、亲戚们都轮辈磕头,做最后的告别。

拓跋季平跪在地上,他全然忘记了凛冽的寒风,陷入了深深的哀悼中。

这时候,天已经大亮,太阳还没有露出头,灰蒙蒙的天气格外惹人悲伤,亲戚庄邻都从坟地回来了,大家在滚热的盆子中洗了脸,院子被清理得干净,众人在一片吵闹声中,开始坐席,拓跋仁拿着纸烟,挨个发放,对阴阳、唢呐手、总管、邻居表示由衷感谢。

奶奶的去世对拓跋季平来说是经历了和亲人之间的一场生死离别,他哪里知道奶奶去了哪?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们抬走了棺材,而棺材里躺着的就是着一身素服的奶奶,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从此阴阳相隔了,再也没人给他藏着好吃的了,也再没有人庇护父母亲打骂了,他总是能够梦见奶奶活着的样子,像往常一样慈祥和善,摸摸他的头,亲亲他的额头。

有一次晚上做梦,他梦见自己在放羊,满山遍野的狼从四周围了过来,他吓得直哆嗦,不知道往哪里躲,忽然,羊群中的一只羊开始说话了,羊说,你叫声奶奶,我就救你。拓跋季平吓傻了,就叫了声奶奶,霎时间,这只羊变成了奶奶,他赶紧跑过去,钻在了奶奶的怀里,瞬间就飞到了空中,那狼群无望的四散了。梦醒了,他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