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0章 意外事件(1 / 2)2005从拿走苹果气运开始首页

这一届的CES展会为期一共是4天。

但是何蕊和刘知白,没等到展会闭幕,就提前跑回来了。

原因很简单,要参加期末考试。

杨振看热闹不嫌事大,“挂科而已,又不是不能补考,至于这么着急忙慌的嘛。”

刘知白就呲牙咧嘴的冲他一笑,“挂科?哥面子不要啊!”

杨振就嘿嘿的笑,“可怜我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过,人生一大憾事啊。”

刘知白和何蕊直接闪人,感觉这天已经被聊死了。

所以说,有时候实话实说,就是这么的残酷。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其实却往往正是那些社会现实!

就比如,1月12日的晚上,一个叫奇拿的网络用户,忽然在某涯社区香江讨论区爆出的明星隐私照片,就跟凭空形成的暴风一般,在一夜之间就席卷了整個网络。

这个时间点,和杨振记忆里的有些出入,发展过程也有所偏差。

因为这次曝光的力度很大,一次性就上传了几十张,而且涉及到的,是几个香江最当红的新生代男女艺人。

于是第二天,影皇娱乐报警,经纪公司辟谣,委托律师跟进,艺人粉丝也随风而动,娱乐媒体和狗仔们,更是跟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毫不犹豫的参与了进来……

舆论风潮再次涌动,各种传闻一时间甚嚣尘上。

1月14日到16日,先后有7名嫌疑人被警方抓获,并查获大量照片。

1月17日,香江警方对外发布公告,称事件源于2006年11月,当事人把自己的苹果MacBook笔记本电脑送去电脑店维修,而被维修人员对硬盘内存进行了复制,最终导致泄露。

但是究竟谁是上传者奇拿,目前暂时还在调查之中。

香江绝大多数媒体直接嗨翻天了,跟打了兴奋剂似的。

嘉禾传媒却在官网和微博首页上,置顶了一份公告,措词相当严厉。

公告里说,新闻报道的职业伦理规范除了报道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公平性之外,还应该有一个重要的德性维度,要认识到采集和报道消息会否引起伤害和不适。

如果作为传媒本身来说,只是着眼于商业利益和博人眼球,而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丧失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主动去取悦和迎合受众低级趣味的行为,那么这个行业,就需要反思媒体传播的价值取向了。

猎奇是人们惯有的一种心理,其实也是传媒新闻事业发展的动力,人们如果没有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就不会关心新闻。

同样的,窥私欲也是人性被压抑的一面,但它如果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的蔓延传播,那还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

如果大家认为是,那只能说明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已经畸形扭曲近乎于病态了。

所以,传媒工作者是要讲法律道德、讲公序良俗的,传媒的职业伦理,如果过度偏向新闻效应的最大性,而忽略了新闻德性,事实上也是一种无形中的推波助澜。

这次艺人隐私照片泄露事件,难道只是一次公众窥私欲的集体大爆发?

不是,其实也是诸多媒体在后面推波助澜的一场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