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三 树葬(1 / 2)逍遥游,莲生首页

贺庆满连夜查了资料,接着又联合同学们搞了个关于“树葬”的网上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后做了一份报告给迟岩。对“墓地”改“树葬”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分析: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为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我国不仅人均森林面积少,而且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即使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也出现了许多荒山。

我国草原面积广阔,但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的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我国人均草地面积仅为0.33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

我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咱们国家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头上,拥有耕地才只有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再看加拿大,人均耕地是我们的18倍,印度是我们的20倍。

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排110位以后,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以后。目前咱们国家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18亿亩。

尽管这些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树葬”,但全国每年新增“墓葬”数量仍高于“树葬”的数量,目前各地可以利用的墓地空间已经非常有限,高达90%左右的土葬率更使得大量可耕土地变成荒地。以一个豪华墓园为例:白色石材砌成的亭子下,树有一块石碑,底座占地面积在16平方米左右。由此可见,相比传统土葬,火化加“墓葬”在节省土地资源上的优势似乎并不明显,“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局面仍然存在,以树代墓、保护环境已不再仅仅是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成为了生存的需要和发展的必然!设想如果每逝去一个人,便栽下一棵树,那全国每年可增加数万株树木,绿化多少土地!

那么是什么妨碍了“树葬”成荫?

其主要原因还是观念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存在“墓葬虽然贵些,但是体面”的想法。让人们摒弃千百年来祖先遗留下来的“入土为安”,“久殡厚葬”等殡葬观念和习俗,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认知过程。

我国殡葬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不保留骨灰”,在这个过程中,“墓葬”只是过渡。为了完成由土葬向火葬的变革,政府付出了多年的努力,未来我国火化率,骨灰存放场馆饱和之后,新一轮的殡葬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