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不甘心(2 / 2)侯府孤女的荣华路首页

父亲行贿买官的事情,他上一道请罪奏疏,最严重的也就是丢了官位与功名,总不至于危及性命。至于立储,朝中大臣都在各自站队,不多他们永定侯府一家。他们府上本就与两位小皇子有亲,真站在五皇子,六皇子身后,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吕氏恨不得把手中的帕子搅碎,暗恨顾元启是个榆木脑袋,只知道闷头做事,不知分析情势,到现在还没悟透公爹的心思。

“这可不是妾想多了,恕妾不孝,妄议长辈几句,爷就没想过,公爹这是起了当外戚的心思,想要做朝堂上说一不二的权臣呢!”

顾元启冷下脸:“这话可不能乱说,父亲是对两位小殿下有所祈盼,也是望着能借小殿下的光,让侯府更进一层,外戚他或许是敢想一想的,但权臣……”

不是顾元启小瞧了自己的父亲,当初他身为侯府次子,没有爵位承袭,只能走科举一途,下场好几次,却连个秀才都没捞着,这样的人想做权臣?

要不是大伯年纪轻轻的就战死沙场,也轮不到他捡漏做这个侯爷,没准儿现在还是个富贵闲人,连朝堂的边儿都摸不着呢。

顾元启笑笑:“就算想做,父亲也没那个能力。”

也正因如此,顾元启听到顾丛頫说储位和废后的事情时,还没听见行贿的反应大。嘴上说说罢了,哪里就真有这能耐和胆量?

吕氏暗自翻了个白眼,能耐是真没有,可要说没胆量?

那胆量可大着呢!

之前她回门的时候,父母就明里暗里提点过自己,说是她公爹在朝中动静太大,恐招祸端。她当时的态度也像顾元启一般,没太当回事,只以为是贵妃得宠,连带着侯府也沾了荣光呢。而今一听他们二人的话,才知道人家是有图谋的,还野心不小呢。

“爷可不能轻忽啊!若公爹真有此心,那就是在提着咱们阖府上下百十口人的脑袋犯险,后果不可估量。”

“您在朝堂上,可要费心看着些。也要时常警醒公爹两句,免得做出什么错事来。”

顾元启还在忧愁自己的请罪奏疏该如何写,对于吕氏的话,大多左耳进,右耳出,应和着点头。

这可气的吕氏直咬牙,偏她自己终归是个内宅妇人,没见过太多世面,夫君虽还算敬重她,但也未必会将她的想法听进心里。端看自己说完后,顾元启一脸漫不经心的样子,就知是都白费口舌了。

她心中焦灼,想了好一会儿,突然起身,强拉着顾元启也一道起来,扬声吩咐奴才备车,惹得顾元启满是不解:“这匆匆忙忙的,是要拉着为夫去何处?”

吕氏勉强笑道:“妾险些忘了,您回来前我母亲派人来了信,说是祖父这两日身子不太爽利,让咱们有空过去瞧瞧。既然爷您现下正清闲,就陪妾回一趟娘家吧。”

自己的话顾元启不听不信,那就让祖父和父亲来说,他们官场沉浮多年,话总归是有说服力的。

*

这一边,夫妻俩急匆匆的出了门,而另一边,承恩伯府中,从宫中出来的恒王没曾回王府,反倒是转道先来了承恩伯府,此时书房里的气氛也是格外的沉重。

“玉姝刚走,母后也是受了刺激才会失言咒骂贵妃之子。言语失了分寸是不对,但也不该到了废后的地步……舅父看,待父皇消气后,废后一事可还有回旋的余地?”

曾经的齐国公,如今的承恩伯满面沧桑,单手抚着胡须,无奈摇头:“殿下死了这条心吧,陛下想要废后,已非这一两日之功,之所以迟迟不动手,是有我们曹家势大的原因,可这几年,咱们的势力被陛下吞噬殆尽,崔,卢,郑三家接连覆灭,夷族的夷族,流放的流放。王家,赵家也是大半基业被毁,苟延残喘的退居乡野,咱们已经再无力阻拦陛下了。”

能站在曹家身后提供助力的几大世家都已不行了,其他还未成气候的小世族也被皇帝一点一点的削弱着。

承恩伯试图联合小世族的势力共同与皇帝抗衡,但皇帝对他们的动作还算怀柔,除非有大奸大恶之辈会严惩不殆,多数都是消磨掉些实力就轻轻放过。这样的手段叫小世族们明白了,皇帝的目的并非是要赶尽杀绝,而是要限制他们的势力,以防再养出新的可以左右朝堂的世家。

是放弃掉一部分的利益,安安稳稳的过富贵日子,还是跟着承恩伯挑衅皇权?

那五大世家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眼前,足够震慑他们一段时间,不论是否真的安分守己,小世族们都不敢做那出头鸟。对承恩伯的呼吁,聪明的都没响应,只有那几个缺心眼的,前脚刚想跟承恩伯套近乎,后脚就被皇帝给端了。

承恩伯没忍住慨叹了一声:“陛下早已不是当初刚刚登基的陛下了,是咱们小瞧了他,这才落到今日的地步。”

恒王满心的不甘,他拳头紧握,恨声道:“难道就要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母后被废吗?中宫后位,本王的太子之位,就都要拱手让给他人?”

承恩伯静静的看着他积蓄愤怒,以前他只觉这个外甥性子太过敦厚,行事太过守成。或许是中宫嫡出的原因,恒王自觉太子之位就是他该得的,只是或早或晚罢了,因而并没有太多的紧迫感,也没什么争抢的意识。

直至六皇子出生,看到皇帝对幼子的偏爱后,他才渐渐紧绷起来,有了比较就有了争抢的劲头,但这劲头还是不太够……或许这回皇帝废后,也不全然是坏事,而是个叫他向前迈上一步的契机呢?

“所以殿下如今是作何打算呢?是就此认命,做个闲散的宗室王爷,还是想要为了皇后,为了自己,再拼上一回?”

恒王倏然抬头,直直的看向承恩伯,眼中闪着光芒,满怀希冀的问道:“到了此种境地,本王……还能有机会吗?”

他若成了废后所出之子,后面又有备受宠爱的六弟,和已经长成的三弟,四弟……如此小的胜面,还有人会心甘情愿的追随他么?

承恩伯笑道:“殿下,棋至中局,还远未到尘埃落定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