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2章 朱棣:再给好圣孙一个机会!(2 / 2)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首页

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

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

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朱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

永乐二年(1404年),朱瞻基之父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

永乐七年(1409年)朱瞻基跟从明成祖巡幸北京,明成祖令朱瞻基观看农家耕种所用农具及田家衣食,并作《务本训》赠给他。

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北征蒙古,命朱瞻基留守北京。

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开始加冠。从此刻起,无论是巡幸北京还是征讨蒙古,朱瞻基都跟随明成祖。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瞻基跟随明成祖朱棣二征漠北。

李谦鼓勇皇太孙朱瞻基追击九龙口,遭到瓦剌骑兵围攻,事危。

幸赖明成祖派来的骑兵及时来援才得以解脱险境。

明成祖曾经命学士胡广等人到漠北军中为太孙朱瞻基讲论经史。

他父亲朱高炽为健康不佳所苦,而朱瞻基则长得健壮,生气勃勃。

他除了与其祖父关系密切外,还深深地敬慕他父亲,常常保护他父亲使其免遭两个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打击,这一切引起了其他几个叔父的警觉。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去世于榆木川。

八月,明成祖遗诏到达北京,皇太孙朱瞻基亲自到开平迎丧。

朱高炽登基不久,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立朱瞻基为皇太子。

在以后几个月,朱瞻基的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度过。

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因为南京屡次发生地震,而且父亲明仁宗也想还都南京,所以朱瞻基到南京去帮助完成迁都的准备工作,并拜谒明孝陵。

朱高炽在五月二十八日患病时,朱瞻基被召回北京,但当他抵达时,明仁宗已死去。

六月,朱瞻基自南京回北京到达良乡,接受明仁宗遗诏,入宫发丧。

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朱瞻基正式登基。

他放弃了明仁宗把京城迁回南京的计划,仍留北京为帝都,这多半是因为他成长在此地,因而与朱棣一样深切地关心北方的边境。

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他的皇叔朱高煦准备在半路截杀太子,然后自立为帝。

朱瞻基安全抵达京城之后,他一方面妥善处理了明仁宗的后事,一方面加紧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从容登基,改次年为宣德元年。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汉王朱高煦谋反。

其派一名官员抵达北京,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张辅当夜逮捕官员上报朝廷。

此后又约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以济南为应。

事发,阴谋为朝廷所知。

起初,朱瞻基没有派兵征讨,而是修书一封派人送给朱高煦,规劝他罢兵。

面对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乱,朱瞻基决定亲征,立即召张辅下谕亲征。

朱瞻基亲征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六军将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来,动荡的局势有所缓和。

之后敕遣指挥黄谦,同总兵、平江伯陈瑄防守淮安,防止汉王朱高煦南逃。

有人说朱高煦曾经请居南京,这次他会率兵攻取南京。

朱瞻基则另有一番见解:济南城池坚固,朱高煦不会冒险攻打;叛军的家属都在乐安城,因此朱高煦也不会南下攻取南京,只有固守乐安。

正如朱瞻基所料,朱高煦知道新君亲征,竟然没有了主意,在乐安束手待毙。

朱瞻基令平叛大军乐安四面包围,但没有发动攻势。

宣宗命放箭书到城中,对谕党逆者宣以祸福,城中於是很多人欲逮捕朱高煦献上。

朱高煦非常狼狈,于是密遣人上奏宣宗,乞求宽解,明日早晨将出城归降,得到宣宗许可。

当夜,朱高煦取出积累的兵器与凡谋议交通文书,全部毁掉。城中通夕火光照明。

朱高煦将要出城时,王斌等人坚持阻止,说宁可一战而死,束手就擒是耻辱。

朱高煦则称城小无法获胜,之后出城,大臣纷纷上疏请求用重典。

宣宗却阻止,将群臣弹劾奏摺展示给朱高煦。

朱高煦顿首言:“臣罪万死万死,生杀惟陛下命。”

宣宗命朱高煦写书,召诸子同归京师。

罪止牵连至倡谋数人,其馀城中被胁迫者一律释放,并逮捕王斌等下锦衣狱,之后,令薛禄等人巡抚乐安,改乐安州为武定州。

大军班师时,部队驻扎在跸献县之单桥,户部尚书陈山迎驾,并进言应当乘胜移师向彰德,袭击赵王朱高燧。

宣宗召见杨荣并跟他说了陈山的建议,杨荣称赞其是大计。

之后召蹇义、夏原吉,两人不敢持异议。

杨荣请求先发送敕令给赵王,指责其与朱高煦同谋的罪过,而大军即刻赶到自然可擒拿了,宣宗听从。

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之后,政局趋于稳定。

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明宣宗立皇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

三月,明宣宗废后胡氏,立贵妃孙氏(孝恭皇后)为皇后。

八月,明宣宗亲自率军巡视北边。

九月到达右门驿,适逢兀良哈侵掠会州,明宣宗亲自率领精骑三千人前往。

出喜峰口,于宽河大破兀良哈部。

明宣宗亲自射其前锋,射死三人,两翼军并发,大破兀良哈。

兀良哈望见黄龙旗,下马请降,明军斩杀其首领,之后明宣宗班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