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旧文16(2 / 2)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首页

我见状忍不住望向两位夫人的眼神,想通过传古时空看到她们的精神,让她们好受些。

忽然一只手悄然拍上了我的肩膀,是龙。

他朝我摇了摇头,仿佛知道我要干什么,我低叹一声断开了悄悄放出的传古时空。

两位夫人异口同声道:“那为什么不带上我们?”

“前线军情紧张,我们无法顾及夫人,若夫人被敌军偷袭......我们,我们无法想象后果。”

“那是我们永远都不想看见的。”

两人各自对着他们的夫人说道,用词不同,但意思完全一致。

叱咤战场的将军和运筹帷幄的军师此时脸色写满了害怕,家国难两全,但他们不希望任何一方受损,更不希望是因为另一方导致的。

“那你们就一点也不在乎自己了?”

诸葛亮和赵云听到这,突然站起身来:“是的。”

“诸葛亮!我黄月英可不是柔弱之人,既然是你的妻子,我定会随你永世!”

黄月英突然转向我们的方向:“千张弓!把木牛流马的图纸给我!”黄月英身上的凛然之气全然爆发,让人陡然生出敬畏。

白发尾似是被感染,从袖袋里抖落出一张图来,正是他与诸葛亮研讨多月的木牛流马初稿。

他端端正正地双手捧起图稿,自带君子之风,呈到了黄月英面前。

诸葛夫人双手接过,回头对诸葛亮道:“孔明,月英和赵夫人不愿安守你和子龙将军带来的太平,这太平应属于天下百姓,而作为你们的妻子,我们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助你们,不出三月,定会将这木牛流马的实物做出来!”

赵夫人不等二人开口接着说道:“木牛流马能极大提高我军的物资运输效率,妾身会与月英一道研究,子龙这次别想拒绝。”

三个月?

历史上的木牛流马可是费了诸葛亮大半光阴而成,如今传古的黄月英和赵夫人却想用三个月做成!

诸葛亮和赵云久久不能回味,诸葛亮紧握着黄月英为他做的新羽扇,突然一手握住黄月英拿着图稿的手,声音深沉地说道:“夫人之大义,孔明敬之......若你我之才真的能为这天下做出什么,为这天下谋取一分的太平,那你我夫妻二人便无愧于天下汉室了。”

“孔明,你我家族皆为汉室重臣,汉室复兴之愿,你我共当。”黄月英的眸中转上温柔,直视着诸葛亮的眼睛。

“汉室复兴,亦是我们所愿!”

赵云和赵夫人携手喊道。

“军师!十万将士已在城外候命,随时准备出兵汉中!”

斥候兵突然的喊声打破了此时的温存,所有人瞬间像换了一副面孔,诸葛亮笃定地朝赵云做了一个手势,赵云心领神会,回应道:“我和军师随后便到,全军向北排列!”

“是!”

李司源见状带着李梓源等一干人先一步离开了房间。

赵云握了握赵夫人的小手,还未等赵夫人说出嘱咐就先一步挥袍离开,他怕,他怕他一回头就舍不得走了,那战场的时间就得多长一分,蜀军或许就会多死一个人

黄月英也知道其中利害,她感觉到了,拽住了急匆匆的诸葛亮,不失温地道:“你的身体,汉室......”

没有再说。

诸葛亮没有回话,拥黄月英入怀,短暂相依就立马分开,转身追着赵云的影子离开。

我望着陶楚荣和彩舟,说道:“陶家不属于六大商,现在龙舌木已然在我们手上,平安活到最后,回家后再来胡家道口拿你们的报酬吧,不要被牵扯进六大商的局中来。”

又转身对两位夫人道:“夫人们保重,我会保护好先生的。”

然后不等回话就带着龙大步走出了议事厅。

“南崽,逾辉给千张弓当坐骑了,你和龙爷骑这两匹吧。”小源指着一匹枣红马和一匹乌骓马说道,这两匹从外貌上来说和赤红、小黑相差无二。

我轻而易举地跨上枣红马,许久没有过的骑乘感是这样陌生,枣红马不安地前后摇摆了几步,喷出鼻息,我顺着它的鬃毛抚了几下,手接触到它的皮肤时不禁被它的温度吓了一跳,即使不用传古时空也能看出这是匹烈马。

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我和小源跟在了部队的最后方,龙被默认跟着我。

我的眼前是蔽空的旌旗,“蜀”、“刘”、“赵”三字旗交错挥舞,黄铠白衣的蜀军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各自的旗帜下,九种兵器排列有致,光是站着,那气势就足以让所有的巍峨蜀山都裂开一道道山口,主动为我们开道!

比起在新野城第一次见到夏侯惇的气势,现在的蜀军比当时黑龙一般的曹军要强上几倍,远远超出那时的实力,这些年的征战,我们和对手都已成长太多。

赵云主动压沉的声音从很远的前方绵延传来:“全军出发,经由北蜀道,直达汉中!”

“是——!”

震天的回答,让我们坐下的马匹都受到刺激扬起了前蹄嘶鸣。

从中原到蜀地的道路很多,由于这里的丛山峻岭,和直上直下的高山密林的地势,就成了很多千年门派的修炼之地,武侠小说里的取材也大多源自巴蜀的传说。

古蜀道,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罗江、绵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左拐,尔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

韩信所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那条蜀道叫做子午道,正是这蜀道众多条线路中的一条,子午道上的子午峪是洋巴道的延伸,这洋巴道还有另一个名字叫荔枝道,原因是这条道曾为爱吃荔枝的杨贵妃送过新鲜荔枝。

在秦末汉初时作过要道,在唐朝鼎盛时送过荔枝,那作为中间年代的三国呢?

自然是为三国的蜀国作出路。

诸葛亮一生难以获胜的出路——祁山道,是另一条道路,眼下我们走的这条叫金牛道,走的是从金牛道到米仓道,然后拐上荔枝道的这条从蜀地到汉中的线路。

一路要穿过剑门关、葭萌关然后到达汉中。

“蜀道真如天,江行万山间。”我望着即将登上的蜀道说道,这越往山上走,道路就变得越来越狭窄,可偏偏又到转弯的时候,本以为没有路的地方又转出了一条路,视野立马从无到有,无限被放大,周围所有的山川河流都尽收眼底,这样的情况在蜀道上反反复复。

“每到狭窄处,总破一重天。”小源接过我的话,说得就是眼前的景。

他将手中的弩箭往肩上一扛:“还好有云哥和我哥带路,这路可真陡,在现代时走这条路时就想过两千年这条路肯定不好走,但也没想到会这么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