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旧文16(1 / 2)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首页

我正欲解释,李司源起身挡在了我面前,说道:“先生,子南他现在需要自己在这里坐会儿,我们还是先离开吧。”

不等诸葛亮答话,他又转头对我柔声道:“早些回来。”说完他就先一步拉着叹气的诸葛亮带着一干人离开了马棚。

奔宵如光逝,我静静呆到天黑,直到奔宵的尸体完全冰冷下来,失去最后的体温。

龙一直没走,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手上多了两把铲子。

我抬起头,这时他才朝我走来,将其中一把递给我,说道:“这是司准备的,让我带你去树林里送奔宵。”

“......好。”

我接过铲子,用大推车载着奔宵,和龙一起,以人类的方式送奔宵到了蜀营附近的山边,这里躺着很多死在前线无家可回的士兵,现在这里多了一匹尽忠的亡灵,奔宵能载着他们回家。

三日后清晨,成都军营府议事厅

“孔明,城外已集结士兵十万,随时可随军师出发。”赵云挺直了身板向坐在素车上的诸葛亮朗声道。

“善。”诸葛亮摇着鹅毛羽扇,腿上敷着药膏,没有我的允许,这药不准任何人揭下。

李司源补充道:“主公已在濡须口等待了一个月,曹操从许昌调兵南下也差不多要这么长时间,如今我们从成都出发赶到汉中,时间是分毫不差的,我们会和曹操同时到达汉中。”

传古三国的时节又到了秋冬,庭院外的树林已然成了秋红一片,寒风裹挟着灰粒搅动空气,让人不自觉地绑紧衣物。

诸葛亮点点头:“嗯,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出发,司源、子龙,你们作前部,率兵北上!”

李司源和赵云应声抱拳,诸葛亮又转向我和小源:“梓源、子南,你们二人作后部,为大军压阵,另外......”他敛眉谨慎道:“要时刻提防胡清的出现,他极善出乎意料,你们要一路警惕着后方!”

我停下敷药的手,双手拜下道:“先生放心!”

“千张弓则和亮一起镇守中军。”

“喏。”千张弓手握门公尺斯斯文文地行了礼。

我抬起头,诸葛亮又向几个千夫长和杂号将军交待着一些行军事宜,其中一人正是女扮男装的陶楚荣。

虽然是非六大商人,但小司说过陶楚荣不过是代表陶家进入传古学习各朝陶瓷技艺,又和我一样对古人抱有别样的感情,所以我对她有惺惺相惜之情,平时井水不犯河水,只希望她不会被牵扯进六大商的纷争中。

彩舟时刻跟在陶楚荣的身旁,眼神早已失去了诸葛庐时的纯真,换上了坚毅,胡清的所作所为对她的影响太大。

这次去汉中,保不齐会遇到胡清,从我们的角度看,胡清和王九昌并没有利益纠纷,甚至王九昌就是许诺胡清一切的人,可胡清现在却杀了他,就在我们面前。

这种行为,叫灭口。

我仔细想过,有两种可能:一是胡清想单干,杀了王九昌后继承他所有的权利,他的道术就是学习,他有能力学会陆王两家的道术,然后调动王九昌手下的陆家人和王家人夺过传古,以传古人的身份永远活下去。那接下来他就会来找我们,因为众所皆知,棠心龙舌木只会出现在主人公身旁。虽然现在龙舌木在老狐狸那里。

二是有另一位“老板”给了胡清更大的报酬,王九昌已经兵败于我们,为了不让王九昌出卖“老板”,所以让能力逐渐强大的胡清先我们一步杀了王九昌,而陆茗的死和王九昌同理。

以老狐狸一直跟我强调的“陆茗背后的东西”来看,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王九昌和陆茗都有很强的道术,不会轻易死去,除非有比他们更强大的存在,他们只是棋子,棋子废了以后就被扔下了棋盘。

老狐狸一定知道的比我多,而在我回到蜀营和千张弓重新会面后,他一直没有出现联络我们,我想他一定在某个暗处观察着我们。

他在等一个时机。

小司在手中把玩着玻璃笔,赵云看了觉得很有趣,小司便饶有兴致地教他转笔。

我歪头看着两人,这对比才发现赵云和小司的面容已经是一老一少,赵云的脸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刻上了几道时年的印记,再转头看诸葛亮,也已是续起了短须。

诸葛亮也已经三十六岁了啊,庞统和周瑜都是在这个年龄逝世的,如今诸葛亮也走到了这个年纪,大诸葛亮两岁的司马懿也到了三十八岁。

“一切准备完毕,即刻出兵!”

可即使年近不惑,他们仍有翻天的志向,至死不渝。

“是!”我们齐声答道。

“等等——!”

我们正欲转身,却听一道再熟悉不过的女声从门外传来,紧接着耳里就传来“叮叮当当”的玉环琅佩的相敲之声,我转身看去,正是许久未见的诸葛夫人——黄月英!

她侧身还挽着一名女子的臂膀,两人年龄相仿,服饰相近,就像她的姊妹一般。

黄月英仍以丝绸掩面,身旁的那女子虽未掩面,却是姿色不凡,气质温和,看起来相当亲人,她俩自议事厅门外走来,院内的侍卫们都被她们的气质和面容震压,一个个低下头去,仿佛多看一眼都是对她们的亵渎。

“夫人?!”

叫出“夫人”这声的,除了诸葛亮,竟还有一人——赵云!

来人原来是诸葛夫人和赵夫人!

“六大商见过诸葛夫人、赵夫人!”

小司带头俯身拜下,我们几个连忙跟着行礼。

“六大商众友无需多礼。”黄月英朝我们回礼,然后和赵夫人迅速将目光重新锁回正坐在主席上慌张的两个人,说道:“今日,我们是来找这两位忙人的!”

眼神和语气的冰冷程度堪比龙爷。

赵云和诸葛亮交流着目光,刚还一派将军之气的两人,现在在各自的夫人面前只能互相以目光求救。

“为何不回家信!”

“前线军情紧张,只顾军情,家书,亮无暇再顾。”诸葛亮低眉敛目地说。

小司暗暗遣退了不相干的杂号将军和千夫长们。

“那为何将细软全部退回!”这句话是赵夫人问的,她俩步步紧逼,居高俯视着两个眼神闪躲的大男人。

“云只需一柄长枪便可,其他的夫人自留,快入冬了,云怕夫人们受冻......”

我真是第一次见赵云这般低声下气的模样,他一边小声地回,一边眼神往诸葛亮身上瞟。

诸葛亮朝他使劲砸巴着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