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削权(1 / 2)皇后的转生日常首页

三位藩王入宫朝见后,京城里面就发生了几件大事。首先是,襄王、蜀王入宫,接着是秦王和晋王。襄王、蜀王一老一少,活像个爷孙,但翻翻宗谱就知道,这两人实际上就一辈儿人。他们在南方素称贤王,尽管有些小瑕疵和把柄捏在皇帝的手上,但在外人看来,这两位想必是没什么大事的。

果然,襄王、蜀王从宫中出来,也没受到太多的训责,只是蜀王这边被皇帝提醒太年轻气盛,切莫感情用事。对蜀王来说,皇帝就像老父亲一样叨扰不断,心滋百味。襄王这边就不一样了,皇帝与襄王交流得很顺畅,这位老王爷也得到了陛下的尊重,没什么大灾。

但是,秦王、晋王这两位就比较尴尬了。手握兵权、令人忌惮是一方面;他们英年风光,又是一回事。蜀王、楚王距离京城的遥远,这两位王爷要是在北方做些什么出格事来,还是有机会的。

因此,一进入大殿,皇帝那股威压感就扑向了秦王、晋王。这让两位王爷下意识退缩几分,但更持老成的晋王更快站稳脚跟。与襄、蜀、秦不同,晋王是世宗之后——他们与皇帝本宗的关系,也就更远了。更为重要的是,晋王的祖父,当年也是有力的竞争者,随时可能在太原称帝。奈何,最终这胜利果实留给了王启。

所以,自三代以来,晋王府对皇帝这边,就有些怨气在里面。但说归说,晋王也不是傻瓜,对皇位的篡夺是不大可能的,但从混乱中得利,还是有可能巩固自己在山西的地位。

晋王也有过与皇帝诸子密谋的动机……王启手中拿捏的,亦是这类把柄。然而,王启没有挑明,而是将那份奏折交给了宁王妃。晋王自己应该清楚,到底有几斤几两。

但显然,晋王就算看了那份奏折,对皇帝也不是那么地尊重。“陛下,也不知道您叫臣来,是为了做些什么。”晋王装傻充愣,暗中斟酌,自己手中的兵马能否是个筹码。作为大同总兵,虽然名义上矮了都司一头,但凭借着宗藩的身份,晋王实际上也不多么忌惮三司长官。

只是,看皇帝这意思,是打算收权?那他可不能够主动示弱,还要好好地讹诈一笔。

“朕是想着,你在大同也不是那么轻松,倒不如派个人帮衬你一下……”王启欲言又止,似是真的在思考晋王未来的帮手。晋王本打算是拒绝的,但被秦王拽住了衣角,不得上前。

秦王不蠢,知道皇帝打算削弱一下这些藩王的职权——他不知道皇帝对其他几位藩王怎么说的,但对秦、晋两位,王启是“铁了心”。于是,秦王主动起来,表示愿意将宁夏三卫的兵玺交还朝廷,让朝廷另选贤能。

王启微微一笑,心中对兵玺的新归属,有了打算。刘应林正好有了去处。虽说这算是降职,但对他来说,西北地区调任未尝不可。但是,王启没有说明可能的继任者,只是允许了秦王的“听话”。但对晋王,王启只是冷冷地看了一眼,没有继续言语。

见到“好伙伴”主动上交兵权,晋王心中有了非议:你就算没了宁夏三卫,不还有镇北侯赤家?谁都清楚,秦王和镇北侯是穿一条裤子的,可以说休戚相关。再者,秦王和赤家又是世代联姻,血浓于水。镇北侯会不给女婿面子?皇帝权威固然重要,但天高皇帝远……

“晋王,你还要朕说第二遍吗?”说话间,皇帝的身后多出了一道身影,虽然看不真切,但晋王紧皱眉头,觉得事情有变——本王不交兵权,难道还要遭受非难吗?他不怕事儿,只觉得皇帝这么做,是要做什么?对自己开刀,以儆效尤?

然而,晋王还是退了一步,尽管没有交出大同的兵权,但还是接受皇帝的建议,在大同军安排两名指挥同知辅助自己。只是,从离开宫门之后,他也没想清楚,王启怎会这么勇猛,居然提起削权的事情?

简直是不可理喻,这件事实在是太虎头蛇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