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敬酒不吃吃罚酒,就直接抢了,也叫“检刮”,如果说稍粮还能给老百姓留一些东西,那么检刮就是洗劫一空,一点不留。当然这也是很多无组织无纪律的起义军队伍的通病。
作为明政权的皇帝,韩林儿下达诏书,建立中央和地方军政机构,任命各级官员。
龙凤元年二月,常遇春克安丰。明政权立安丰行中书省、行枢密院,韩林儿以队长为行省元帅、常遇春为总管。
明政权定都徐州后,改徐州为应天府。红巾军势力遍布黄河以南。从龙凤元年正月开始,元朝政权开始准备大举反攻。
然而察罕帖木儿等人,因为陕西和山西,闹得不可开交,互相把进攻重点放在内部。
大明政权韩林儿这边,由于反元是贯穿明军始终的一面旗帜,在名义上占据颇占优势,于是就一条道跑到黑,在推翻蒙元统治,恢复汉人江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徐寿辉从起义初就建国称帝了,国号天完,取意为在大元头上盖帽,农民的创意也是很有趣的。
他的活动范围在湖北,战果迅速,形成了一个小高潮,西自荆湖,东际淮甸,元军守臣往往弃城遁,黄河以南可以说是无地不红巾。
虽然遭遇到元军的疯狂反攻,徐寿辉展开了非常艰苦的拉锯战,好在全国形势一片飘红,元军顾首不顾尾,天完红巾军再次夺取湖北大部分地区,消灭所有元朝敌对势力。
徐寿辉也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占领了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和四川等地区,是地盘最大的。
可惜起义军内部的反元初心已经没有了,心怀叵测的人开始暗暗谋划,想着凭什么你可以当皇帝,我也想尝尝九五之尊的滋味。
从起义初时就是好伙伴的倪文俊企图杀掉徐寿辉,抢夺帝位,被陈友谅识破捕杀。陈友谅顺势接替了倪文俊的位置,掌握了军权。
陈友谅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热衷扩大地盘,搞武力兼并,破坏起义军之间的团结。徐寿辉对其很不满,本想迁都龙兴对陈友谅进行制约,却不曾想半路遭陈友谅埋伏,挟持徐寿辉定都在江州,并且自封汉王,徐寿辉从此成了陈友谅的俘虏。
第二年,陈友谅干脆杀了徐寿辉,自行称帝,改国号为汉。就这样,徐寿辉历尽辛苦取得的胜利果实,全都让给了陈友谅。
方国珍原来是贩私盐的,他不像农民日子那么难过,他最初起义只是因为不堪忍受盐吏的侮辱,所以他的起义军,并没有提出什么明确的反元口号。
他在称王之后,就被元军重点进攻,他的发展势力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他就降元了。
不仅起义目标不坚定,目光也不够长远。韩林儿派胡大海,张士诚南征。他的势力范围就集中在了浙南,福建地区,过起了安逸奢华的小日子,放弃了进一步发展。
在四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方国珍做起了安稳富家翁的美梦。他对自己后路的打算是,即便是兵临城下,大不了就满载金银,出海去到琉球、日本,只要能过个安稳富贵日子就行了。
经过了连年的斗争,优胜劣汰,转眼到了至正十四年底,这时候起义军队伍,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只剩下了韩林儿和徐寿辉。
元朝政府连年作战中,也元气大伤,无暇南顾。既然起义军共同的敌人已经不能构成威胁了,接下来就是起义军之间谁来做老大,谁笑到最后了。
元末进行到了这个阶段,起义军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来只是想着吃饱不饿,活下去,现在就想着,如果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建功立业,下半辈子就荣华富贵了,这是起义初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是目前的形势,方国珍所在的队伍并不占什么优势。西边是实力非常强的徐寿辉,北边是韩林儿,夹在二者中间,压力可想而知。
方国珍还想偏安,这种想法注定了,他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徐寿辉已经就下一步计划讨论过很多次了,大多数人都觉得韩林儿太强了,不太敢正面对抗,方国珍还稍有把握,只有陈友谅建议先打韩林儿,徐寿辉也是犹豫不决。
不过最近听说已经决定了,听从陈友谅的建议,先安心发展几年,然后打韩林儿。巧了,韩林儿这是这样想的。
不得不说,陈友谅看人的眼光还是很犀利的,他笃定如果先打韩林儿,元军一定不会插手,从背后给添乱。
而要是先打方国珍,那就要分兵防止韩林儿,要是造成两面夹击的局面,对汉军来说可就大大的不利了。而陈友谅这个人骄傲轻敌,求胜心切,他认为未必没有取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