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认为,如果孙承宗算的上是军事战略家,那么袁崇焕只是是一个战术家。
袁崇焕在己巳之变中就多次出现过失误。后金破袭喜峰口以西长城边隘大安口,马兰峪,龙井关,进抵遵化,之后便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有效的阻击。
有人就说,袁崇焕是追而不堵,堵而不攻,一直放任后金军兵临京畿之地,无异于纵敌深入。
朱由检面带微笑的看着袁崇焕,心里却始终觉得这个人是个“麻烦”。这个人可以用,但是不可重用,调教好了,是一把尖刀,调教不好,却是一把双刃剑,伤人或伤己。
“听说,努尔哈赤老酋,就你袁卿你一炮打死的?”朱由检,面容亲切问道。历史上这段公案,众说纷纭。
努尔哈赤之死主要争议在于,努尔哈赤是在战争中为炮火所伤,郁愤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回禀,陛下,微臣,驽钝之才,不敢居功;这是上托皇上威灵,下赖将士用命。”
“昔日,陈子公说过:“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如今,微臣便说:犯我大明,虽远必诛。袁崇焕,打了个哈哈,便说过了去。”
“说的好,犯我大明,虽远必诛!“朱由检顿时高兴起来了。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谁说袁大帅耿直,我看还是很懂情商的嘛,朱由检原本有些刻意的微笑,也变得自然许多了。
“虏骑入犯辽东,山海关为京师咽喉重地,爱卿任劳任怨,不辞辛苦,为朕抵御北大门,忠勤可嘉,朕心甚为喜慰。”
几句慰勉的话使得袁崇焕深深感动,头低的更深了。
他觉得皇帝陛下,每句话都说到他心窝子里面了,只有自己粉身碎骨才能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
“今天下之事,无事不难,而兵事更难,臣本无带兵之才,他回答说,只是有几分痴诚,平日只是愚心任事,不避任何艰难。臣世受皇恩,愿马革裹尸;报答君父。”
袁崇焕一边流泪,一边哽咽表明心志。
朱由检看着这位眼含热泪的臣子。想到历史上,“自己”曾下令凌迟处死这位大将,心里复杂之情无言可说。
己巳之变后朝堂存在一些人,他们上蹿下跳,唯恐天下不乱,阉党又火上浇油,推波助澜,他们想用袁崇焕之罪牵连到内阁辅臣钱龙锡身上,最终使得袁崇焕的罪状层层加码,毫无转圜之地。
想起这位忠心耿耿的,饱经风霜,无怨无悔的沙场悍将,最后落得这个凄惨下场,朱由检心里很不是滋味,暗自道,今生只要袁崇焕你不负朕,朕也决不负你!
有人说,袁崇焕是后金的间谍,投敌卖国,咎由自取,朱由检认为这完全胡说八道。
曾有位名人说过,人才跳槽,无非是钱给少了,或受委屈了?
那么袁崇焕呢?是哪种?
要知道,历史上这个时期的皇太极除了有点兵力外,现在跟他朱由检比差的远呢。
甚至连中央集权做不到,皇太极继承汗位几年后,才废除八大和硕贝勒轮流执政,然后寻找借口剪除威胁汗位的其他三大贝勒,逐渐把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现在对方要啥没啥,还处部落蛮荒时代呢。
更何况,袁崇焕把他老爹,都杀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袁崇焕放在一品大员不干,真放心去皇太极那边干?
中途休息过后,朱由检倒没有忘记此次召对的目的。让其他诸大臣退出大殿,只留下孙承宗和袁崇焕二人.
朱由检喝了口茶,便让太监从御案上递给孙承宗一份军情塘报。并把自己的猜测想法说出。
孙承宗皱眉看着谍报,随后递给了袁崇焕。
“陛下,林丹汗果真要西迁吗?”
只见孙承宗带头问道。袁崇焕看后也是一副心事重重样子。
看来这二人都意识到林丹汗西迁带来的严重性,一旦林丹汗西迁,大明的防御策略,便会出现致命漏洞。
两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瞳孔的中隐忧。
这两位都是久任边事,精明练达之臣,哪能看不到出来,这林丹汗要跑!跑之前,赶紧在大明这大捞一笔。现在已经捞到了,那西迁就要成定局了.......
朱由检叹了口气,颔了颔首。
上文说了,林丹汗西迁主要有两个目的,一,吞并征伐其他蒙古部落,重现祖宗基业;二,躲避后金诱降,之前林丹汗与后金眉来眼去,后金便诱降了林丹汗的察哈尔部麾下二个鄂托克。
”陛下,可有宸断?”袁崇焕耐不住性子问道。
林丹汗,此人志大才疏,有勇无谋,狂妄自大,如果不先把他折服,恐难阻他西迁之意。
“朕决意要与蒙古林丹汗一战。”朱由检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