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父加叔父身份的袁逢一顿劝阻后的袁绍一如往日,漫步走在街道上。
如今的袁氏虽说仍是天下世族的榜首,掌控诸多权势,三公级别的高官若是按照辈分来算,后面还有两代人按部就班的在排着队。
只是。
目前桓帝未故,宦官专权,党锢之祸的余波仍席卷在天下士人心头。
士人们虽说有心扭转局面,但面对这近乎是死局的深渊,没有人会选择向里跳,更没人会选择拉帮结派的向里跳。
明知是进去送死的境遇,却总有一些人前赴后继的冲锋。
有人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有人是置生死于世外。
袁绍扪心自问,若是他处在那种程度,无论如何也不会,也不可能做出那般洒脱,诚然,他已经重活一世。
但,命,袁绍从来是不怎么信的,唯有靠自己双手抓住的命才是真正的命。
李膺便是这种人,哪怕桓帝早已被那些巨贪官宦蒙蔽,哪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个陷阱,一个针对士人的一次彻头彻尾的骗局。
他仍义无反顾的陷了进去,就如同在鲜卑入侵边境时那般,时任护乌桓校尉,正值壮年的他无惧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箭雨裂石。
作战必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给予敌人重创,鲜卑由此不敢犯境,回到家乡将李膺名声化作神明。
因公事被皇帝免职,在家乡开设太学,因李膺名声传遍海内外,常有数千人拜在门下为学生。
南阳有一人,名樊陵,乃名士樊英后代。
当年顺帝征兆樊英入京为官,樊英不愿屈服,当庭与顺帝在殿上争执,顺帝言,卿生死乃朕一言之,贫穷富贵皆朕操控,为何轻慢于朕。
樊英据理力争,丝毫不惧皇帝权威。
好在顺帝终究不是桓灵二帝,后汉少有的明君,故樊英被顺帝一改容颜以礼相待。
而樊英却完全丢弃了祖上荣光,时宦官专权,他为了仕途上有所作为,便巴结起了宦官,以钱易官,从曹嵩手中买下了太尉一职。
名士后代樊英遇见李膺,请求做李膺门徒,却被谢绝。
而当时号称荀氏八龙之一的荀爽曾经特意去拜访李膺,因当时马夫缺失,荀爽便主动上车驾于前驭马。
当他回到家乡时,逢人便兴高采烈道:“我竟有机会能为李君赶车。”
同乡人都羡慕的看着一脸欢喜的荀爽,由此便能看出当时的名士李膺被人崇敬到了何种程度。
鲜卑复犯边境,劫掠甚多,侵蚀财富,残害百姓,无恶不作。
而当朝廷将李膺派往边境,鲜卑羌人都感到无比畏惧,尚未开战便表章屈服,将先前所劫掠走的户口尽数归还,李膺的声威便是达到这种程度。
“这就是我要写信于李膺老师的原因。”
袁绍靠在母亲棺椁前,静静的叙述着他所理解的名士。
福伯有些不解,疑惑道:“难道公子还要去依附于那李膺不成?”
不怪他无法理解袁绍的行为,要知道,袁绍的叔父袁隗之妻,也是袁绍叔母,正是汉朝大名士,马融之女。
他并没怎么听说过这个李膺的事迹,毕竟李膺更多活跃的区域基本上都是在与边境游牧民族作战,除了在回京述职需要卸甲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