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章 经费自筹(2 / 2)大明1840首页

筹划了几日之后,一个名为澳宋的公司横空出世,这国债还本就靠它了。

因为上期国债的良好流通及兑付性,这一期的国债发行也很顺利,首期发行两百万,发行当日,国债便涨了2个百分点。

广州这边的富豪虽没有江浙多,但也是出乎朱翊镒的预料,这里的商人比江浙那边更加开放,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

国债发行没几日,广东商会的几个领袖人物便给总督府投了拜帖。

这几人都是广东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一次每个都买了不少国债。

对于这种照顾朝廷生意的人,朱翊镒是十分欢迎的,没几日便接见了这些人。

为首的一人名叫李昇熹,是做海外贸易的,据他自己说到过欧罗巴诸国。

一番客套之后,这些人说了来意,这些人来找朱翊镒是为了广州股权交易所的事。

广州这地方靠近澳门,接触海外比较早,而且这里的商人最近的也去过巴达维亚,远的早就去过了欧罗巴,对于欧洲的那一套熟悉的很。

对于这些商人的提议,朱翊镒很是慎重,关于京师的股票交易所,目前主要是交易京通、京津和京杭铁路的股权,另外还有国债,其他的民营公司股权,并没有挂牌。

广州这里的商人不一样,他们去过欧洲,对于股票交易所很是熟悉,而且甚至有人买过西洋人的股票,所以此次前来,是想让朱翊镒在广州建立一个以民间公司股票交易为主的场所。

‘中小板?’

朱翊镒心里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词,不禁对于广州商人的前瞻性感到震惊。

“诸位贤达,咱们闽粤这边有多少作坊、行商?”

朱翊镒问道。

“此事我等还真没统计过,不过就广东商会来说,年入十万两以上的,没有一百也得有八十。”

李晟熹说完又谦卑的道:“当然,我们这些小作坊小行商跟朝廷那铁路公司肯定没法比,不过也都是在广东经营几代了,不比鬼佬那什么公司差。”

民间公司上市交易股权,朱翊镒之前倒是想过,但他之前想在上海那里搞,不同于闽粤这边多行商,江南那里工坊比较多,相对于行商,朱翊镒更喜欢工坊,起码更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但江南那边的思想解放程度却又赶不上闽粤,朱翊镒在上海呆了一年多,那里建了不少工坊,但是筹资时多是走民间融资渠道,互相拆借合伙比较多,没有人想靠着交易所融资。

认真思量一番,又做了一番调研之后,朱翊镒决定在广州设立股权交易所,与京师以大型国有资本上市交易不同,广州这里主要是民间股权交易。

当然在经过与广东商会的一番商议后,第一批挂牌交易的公司还是以工坊为主,比起海外贸易来说,工坊还稳妥一些。

而第一批挂牌的工坊,朱翊镒选了两个,一个是佛山铁厂,一个是广州丝厂。

这两个工坊都是大明目前最顶级的民间作坊了,佛山铁制品在大明很有名气,至于丝厂主打出口,在广州市舶司开张以后,供不应求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