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章 经费自筹(1 / 2)大明1840首页

朱翊镒给科学院写了一封长信,详细介绍了青霉素菌落的培养、识别与提取技术。

当然这些技术都是朱翊镒从“进口”的一本书上摘抄的,至于能不能实现,就要看具体操作人员的本事了。

现在有了初步的玻璃工业,可以制出各种实验需要的玻璃器皿,青霉素应该不远了。

回完信,朱翊镒又让唐顺之给嘉靖和兵部谭纶各写了一封信,准备在广州组建南洋舰队。

因为上海舰队的事,朱翊镒现在学乖了,该走流程的走流程,但招募水兵的事,可以提前做起来。

一个月后,京师来信了,圣旨和兵部的文书是先后到的,南洋舰队的事算是有了法律依据。

不过兵部这些人也是鸡贼的很,光有文书没有银子,还是嘉靖比较实在,给了朱翊镒发行国债的权利。

兵部这些人就是大明典型的士大夫,有些事明摆着就是脱裤子放屁,但是他们就是乐此不疲,甚至还给这种脱裤子放屁的事各种包装,整日里琢磨怎么给人扣帽子。

就好像南洋水师这些新募的水兵,兵部一分银子都不出,光兵籍在兵部有什么用。

当然这也不能怪兵部,兵部也想出银子,但是他们没有,虽然有上海市舶司补贴,但大明财政依然偏紧,再去除各级贪墨,兵部想养一支舰队,那是门都没有。

而且朱翊镒给谭纶的信上也申报了预算,船、炮、军饷、训练、保养,列的非常仔细,大约兵部得出五百万两银子,以后每年还得一百万两银子打底。

如有战事,那至少得加倍。

谭纶将南洋水师的预算报给了内阁和户部,如今户部尚书是鄢懋卿,五百万两银子,气的鄢懋卿将谭纶祖宗十八代骂了一遍,然后回了两个字:没钱!

至于内阁,那也是难,夏天的时候河南刚发了大水,陕西那边又是大旱,得亏上海市舶司的税款,转手就出去了一百多万两赈灾银,这才没酿成人道主义灾难,如今再要五百万两,那真是要命了。

不过内阁诸臣非常鸡贼,直接票拟让內帑出银子,然后压力就转到了嘉靖这里。

‘又惦记朕的银子!’

嘉靖骂了一通娘,然后便让朱翊镒发国债自筹了。

转了一圈,耽误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压力又回到了朱翊镒的身上。

‘国债,又是国债,你以为国债这么好发啊。’

朱翊镒嘴里嘟囔着,开始闷头考虑这次国债的还款来源从哪里来。

上次发的国债是靠着剿倭的缴获平的账,但这次可就难了,如今没有倭寇了,水师想挣钱也不容易,总不能跟那些靠抢劫起家的洋鬼子一样吧。

按照朱翊镒的原本想法,是想截留一部分广州市舶司的收入,但看嘉靖这意思,这钱他并不想让别人动,而且看样子内阁也是这意思。

‘娘的,这群貔貅,银子还没出来呢,便先占下了。’

嘴里又骂了几句,朱翊镒也是愁得脑仁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