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身旁的两位佳人,王凝之不禁有些头大,分别看了她们一眼,脸不红心不跳的道:“我知晓了,吾家宅有千百间,足够你们挑选了。”
“脸皮真厚!”祝英台、幽兰异口同声。
银心的心中也不禁想道:“公子有时纯洁,有时脸皮真厚,这是什么原因?不过,这样倒是惹女孩子喜欢。”
言罢,众女沉静了一会儿,又聊起钱唐之事,她们忽然发现,钱唐县与其他县的区别变大了。
钱唐经过一个多月的分田,使得每家每户都分到了田地,人们的面貌变得喜气洋洋,所到之处,无一不是干劲十足。
虽然田地不允许私自买卖,目前也不是自己的,但只要细心种够了十年,那就是自己的了,祖祖辈辈都可以拥有。
而其他县则不一样了,占县里人口80%以上的贫民、流民们,他们的脸上只有为一家人生计的苦恼,再无其他了,对了,还有万念俱灰的迷茫。
这些人大多没有田地和余粮,为了过冬饿不死,只能去当佃户或者到大户人家做短工,然而佃户、短工可不是这么好当的,往往都要被压榨一番。
比如,原本定好的七成田税,给你提高到八成,甚至九成,有意见吗?不租就滚蛋,有的是人租。
……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时辰即逝。
日落之时,马车缓缓驶入山阴县北,来到了山阴书院,一座高大的牌坊巍峨矗立。
王凝之嘱咐祝英台、幽兰她们待在马车上,自己去书院请谢道韫过来。
众女知道这是书院,自己不便进入,便乖乖的点头,耐心等待。
王凝之稳稳的下了马车,让蔡山等人停留原地,自己独自进入书院。
书院的门前没有来来往往的学子,有的只是零星几人,想来这个书院人数并不多。
倒是牌坊上的字吸引了王凝之注意,其上方写有山阴书院四字,左右两旁有一句名言,行书书写,字迹鲜明,结构是有大家风范。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
这句话引用老子《高论生死》一文,常常被士人问以玄学,未想竟刻在了牌坊上。
王凝之不禁感叹了一句,东晋玄学兴盛,士人不喜儒学,而偏向追求玄学,想必进入书院,一定能看到许多学子聚众清谈。
果不其然,池塘、石桥、楼阁台榭等建筑处,都有学子清谈,所论是《道德经》、《庄子》等书中内容。
在这个寒冬十二月的季节,书院内一派江南园林风光,清风拂面,红墙黑瓦,奇草异卉,怪石嶙峋,小桥流水,景色宜人。
王凝之大略将书院走了一半,用了约摸一刻多钟,终于见到了书院的讲堂、书阁。
谢道韫曾告诉过王凝之,她读书的讲堂名叫静思堂,若寻她,可去此处。
忽然,一阵读书声从静思堂响起。
只见讲堂中,一位长须夫子拿着戒尺,缓步行走于书案之间,朗朗读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读罢,夫子严肃的目视众人,继道:“此句,诸生可有新解?时至今日,只有元潜和令姜令为师满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