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训斥亲卫营(2 / 2)明末时空倒爷首页

杨廷麟摇头说道:“陈知县此举过激了,只怕会激起民变,不妥,不妥啊!”

陈云逸一揖道:“杨大人,张献忠攻下武昌,得数十万众,南昌方面为防着张献忠乘虚而来,必定不敢派兵助我赣州剿贼,如今的的赣州,外无援兵,内有数万难民如同火药桶一点就爆,下官敢肯定,若不尽快安置好这数万难民,赣州必定不保。”

“当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举,杨大人借粮,会不会激起民变下官不知道,但借不来粮,下官却敢肯定民变就在眼前,这等情况下,没有多余的道理好讲,强借也好,硬抢也罢,顾不得许多了。杨大人只须守好本心,将来平贼之后,主动偿还他们便是。至于拿什么偿还,杨大人也无须太过担心,如今叛军所过之处,官绅富户被抢杀一空,叛军得了不少脏银,咱们若能迅速平乱,这些脏银足够偿还借粮所欠了。”

赣州同知陈绍平脱口问了一句:“若是不能平乱呢?”

陈云逸没有回答这么小白的问题。

他很快反应过来,脸上不禁露出一抹讪然之色。可不是嘛,你不平贼,贼就平你,到时还用得着你去还债吗?

陈云逸的这番话,或许确实是解决眼前危机的唯一方法了,但这无异于强抢民财,一但激起民变,就算镇压下去了,将来也顺利平定了叛军,但过后朝廷追究起来,杨廷麟等人仍是免不了要被治罪。

而且杨廷麟也觉得,此举太过激进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至于什么时候才到万不得已,各人心中的认知自然不尽相同。

杨廷麟沉吟着向在坐的众官问道:“各位不防各抒己见,看看究竟陈知县此策当行不当行。”

马思忠立即答道:“下官仍坚持己见,将难民集中安置到城外,若是杨大人打算强行向城中富户借粮,下官不敢附和,一切全由杨大人定夺。”

陈绍平,高定方,王拱三人犹豫了一下,也各自表示,与其强行向城中富户借粮,还不如将难民安置到城外。

陈云逸明白,谁都不想承担责任,谁都想得过且过,强行借粮的风险对他们自身来说,比将难民驱赶出城高得多。

将难民驱赶出城,难民必然会投向叛军,这个大家没有太大的疑问,但他们还有一丝侥幸,认为就算这几万难民都投向叛军,赣州城也未必就不能守住,只要赣州不破,他们的罪责就轻得多。

而一但强行向富户索粮,在城中激起民变,将来他们必受朝廷追究。

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些官员作出这样的选择再正常不过了。

杨廷麟艰难地权衡了许久,最终他还摇头说道:“本官身为赣州知府,替皇上守牧一方,当此之际,万不能将百姓逐出城外,这与逼他们从贼无异,若真到了那时,在坐的各位恐怕同样难逃朝廷追究。这样吧,先将难民安置到府学,派兵严防,同时编营,查处歼细,开设粥铺赈济。本官再把城中富户请来,晓以利害,想来多少能筹到一些钱粮,暂且应付着,再派人前往南昌府,请巡抚大人调粮赈济。”

杨廷麟这翻话说完,除了马思忠冷笑不言外,陈绍平,高定方,王拱同意了这折中之法。

陈云逸也不再说什么,李自成打到京城时,崇祯皇帝出面让京中权贵捐款筹集军饷,结果京中权贵宁愿坐等城破,也没人愿拿出钱出来,最后白白便宜了李自成。

越是乱世,富户越是想多留钱财防身,这是必然的。除非把刀架到脖子上,想让他们把钱粮拿出来,想都不要想。

在陈云逸在府衙议事之时,倪威却在大声训斥亲卫营兵丁。

“你们说何为亲卫?”见没有人回他,他又继续说道,

“亲卫亲卫,就是亲身护卫大人,在你们死光之前都得替大人挡刀。而你们呢,不知道主动护持在大人周围,还让大人叫喊,你们才知道上前。”

“大人犹如你们的再生父母,每月五两银子的饷银,顿顿大鱼大肉的养着你们,你们就是这样报答大人?报答父母的吗?”

“本官不想再看谁懈怠不知道主动护卫,谁特么嫌老子的话不好听,就特么滚蛋,外面不知道多少人挤破头想进亲卫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