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训斥亲卫营(1 / 2)明末时空倒爷首页

赣州知府杨廷麟大概四十岁不到,面容清癯,相貌儒雅,他在治政方面颇有建树,但在军事方面却是弱项,当初在卢象升军中,他也只是负责筹集后勤粮草而已。

南赣巡抚进京述职,正好碰上清军扣关侵入北京城下,并肆虐河北山东等地,到四月底才撤军出关,南赣巡抚因此滞留京城,至今未返。

杨廷麟身为赣州知府,现在赣州事务都得他来承担,会昌贼势日盛,除了督促赣州卫指挥使朱腾尽力剿贼之外,他也拿不出什么高明的办法来。

堂中坐着的还有赣州同知陈绍平、判官高定方、赣州卫指挥同知马思忠、再有就是兵备道王拱了。

王拱身份比较特殊,兵备道是介于省之下与州府之上的权力机关,类似于后世的地区行政公署。

而赣州兵备道衙门坐落会昌。会昌扼守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交界,地理位置很重要,所以朝廷会把兵备道衙门设在会昌,而非赣州城内。王拱现在不过是一只“丧家之犬”,自己的衙门都丢两年了,他到现在还没被革职,是因为李自成、张献忠、黄台吉等人,搞的朝廷焦头烂额顾不上会昌这个小县城,不然他早被撤职查办。

王拱虽然还没有被撤职,但他本身就管不了杨廷麟这个知府,现在又是“丧家之犬”,待罪之身,所以在坐的官员都以杨廷麟为首,反而把他给冷落在了一边。

杨廷麟等一干官员忧心忡忡,面色凝重,今天若是不陈云逸应对有方,及时制止了歼细煽动民乱,城中几万难民被煽动起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今天侥幸逃过了一劫,但大家心里明白,若继续这样下去,城中数万难民迟早会被有心人煽动起来。

如何安置这几万难民,就成了眼下议事厅中所有官员必须尽快解决的棘手问题。

赣州同知陈绍平一脸忧色地说道:“如今正值青黄不接之时,府仓之中虽然还有些米粮,但须得先确保前方剿贼官兵的口粮,能用于赈济百姓的不多,这可如何是好?”

赣州兵备道佥事王拱接口道:“但凡匪人作乱,总是想方设法招纳难民,以壮声势,这次贼首马永贞却大反常态,照下官看来,他分明是早有预谋,将难民驱赶到赣州来,让咱们为难,这数万难民之中,还不知道混进了多少歼细,绝不止今日擒杀的这十来个,咱们不得不防啊。”

“王佥事言之有理,照本官看来,府库既然拿不出足够的粮食赈济难民,再留这些难民在城中,迟早会引发大变。”赣州卫指挥同知马思忠补充道。

坐在上首的杨廷麟蹙眉问道:“照马大人的意思要如何处置?”

“立即将难民集中到城外安置。”

坐在下首的陈云逸一直没有出声,听到这里他终于抗声说道:“你们今日能把数万难民驱赶出城,明天他们就能打进城来!”

马思忠冷冷地扫了秦牧一眼,未等他出声,杨廷麟已经先说道:“不错,马永贞叛军已经逼近府城,此时将百姓驱赶出城,百姓必定心生不满,这无异于将他们推给叛军,万万使不得。”

马思忠神色有些不渝,论品级,这的卫所指挥同知是从三品,比杨廷麟这个四品知府还高,只不过因为他是武职,品级虽高,在杨廷麟面前却不得不低一头,见杨廷麟支持一个小小的知县,而驳他的面子,便不耐烦地反问道:“杨大人既然这么说,那如何安置这数万难民,就全凭杨大人作主了。”

马思忠这分明是赌气撂挑子了,杨廷麟为了顾全大局,也不好说什么,现在赣州民变渐成燎原之势,连府城都岌岌可危,武官不甘再被压制,出来争取话语权这很正常。

他略一沉吟,看向陈云逸问道:“不知陈知县可有什么良策。”

陈云逸立即起身答道:“如今只有在城中找一空地,集中安置入城的难民,派兵丁加强防备,同时在难民之中,编户为营,选出营正,营丁,令其协同维护治安,每营之中,但凡有人散布谣言,煽动叛乱者,由营正营丁负责扭送衙门治罪,若是营正营丁失职,致使谣言在本营内传播,则全营治罪。”

马思忠立即讥讽道:“我道你有多高明,这些方法当我等不知道吗?不解决赈济的问题,百姓饥肠辘辘,再如何编营也是枉然,他们为求活命,仍免不了铤而走险。有本事你就生出点钱粮来,这些就不用你来班门弄斧了。”

陈云逸不理他讥讽,接着说道:“城中并非无粮,赣州府南通两广,东接福建,西带湖广,自古商路不断,下官想来城中巨商富户必定不少。如今天下局势不稳,这些富户家中必定多存钱粮。官府要向他们晓明利害,若无粮赈济,则赣州不保,赣州不保,则他们万贯家财必为叛军所夺,如此之后,再由杨大人出面向富户借粮,申明以来年赋税尝还。”

“别人若是不借呢?”马思忠冷笑道。

陈云逸也立即冷声道:“谁不借,就是通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