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海上来客
赵百川慷慨激昂地阐述了他裁撤冗官、选拔吏员的官制改革,尤其加大了对三司使的监督,提议重启中央银行调控,加强海军建设,保护贸易通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戴天麟作为吏部尚书,当即就发言反对其官制改革,尤其是对于吏员的选拔,并得到了与会官员大多数的应和。
于此同时,海军建设也遭到了反对,其为首者便是新入阁的王子腾。
他的理由也十分鲜明,九边巡查,所发现了虚报兵额,边军腐败,走私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帝国的利益在海洋,但帝国的安危在草原,为逐末利而失其根本,是短视的。
对于裁撤冗官的声音,主要有二:
其一是反对裁撤的,认为如今各地农民叛军之所以没有能成气候,正是因为朝廷网罗天下人才,使得各地叛军徒为乌合之众,难以有效组织,若是一旦裁撤冗官,就是将这些有才能的人推向了反面,将大不利于江山社稷。
其二则是争夺裁撤冗官事务主导权,其心究竟是为了裁撤冗官,还是裁撤异己则难以辨明,此事虽议论了很久,但并没有个结果。
最终,左绍青的提议得到了拥护。
他认为为官之道,以德为先,必通圣人君君臣臣之道,方可忠君爱民,而新学重实务,偏学一技,难为主官,不如选其为吏,则官吏之分明,可以无乱。
旧党认为,以文章为官,以新学为吏,高下立分,可以裁制,新党认为,为吏可掌握实务,且职位众多,一旦力量积聚,将会一转形势。
无论如何,以新学之一技选民为吏的圣旨在当天廷议之后正式公布,各类报纸都刊登了这一消息,对于世家大族而言,做个小吏或许算不得什么,甚至觉得有失身份。
加之国朝制度,官吏不相通,为吏者几不能为官,能通达此途者寥寥无几。
但对于普通农户、工人而言,能为吏员几乎已经到最大的奢望了。
一些豪商也看到了这一制度后面的机会,因为吏员掌握实务,尤其和财税相关的吏员,在工商业发展的趋势下,一定位卑而权重,注意到这一点的商贾一多,直接的结果就是经济学、会计学这两本书脱销了。
……
一日午后,香菱正为贾珣按着肩,说着闲话。
忽说道:“有个事和老爷说,我也不知合适不合适。”
贾珣笑道:“你说,我先听听。”
香菱道:“府里的好些婆子媳妇都问,家里的孩子能不能也参加吏员考试。”
贾珣笑道:“我当什么大事,这些媳妇也好叫香菱儿来传话的,他们想去就去,若考得上,我还送他些盘缠,往后清廉些,也不算辜负了主仆一场的情分。”
香菱笑道:“老爷总这样好心。”
贾珣问:“这些人怎么不去和太太说。”
香菱笑道:“她们不敢的。”
“你怎么就敢?”
香菱俏脸带羞,话道:“爷还问,太太要我帮她分担,怎么会为这点儿小事为难我。”
“你倒机灵。”
忽然外头有小丫头找,香菱出去问了。
“什么事?”贾珣问。
香菱道:“听说是琳大老爷的人,来京城见老爷了。”
贾珣沉吟:“是他们,安排他们在通辽伯府的前厅先歇着。”
打算在郡主府睡了个午觉,方才过去。
在前厅中等候的有三个人,各自坐的位置隔得远,相互间也不说话。
一个年轻男人坐在左侧上首,身材矮壮,面色黝黑且干燥,眼睛炯炯有神。
一个中年妇女坐在左侧下首,身材干瘪而修长,五官端正,带着几分冷漠。
右侧中间,坐着一个花白头发的老者,但体格宽阔,气息悠长,实力深不可测。
几人见贾珣来,都起身施礼,贾珣还了礼,各自落座。
厅中飘荡着煮茶的清香,贾珣取来,喝了一盅,醒了醒神,方才从梦境中回转现实。
摇晃着茶杯,吹开漂浮的茶叶,贾珣自话道:“其实我是个贪图享乐的人,这是恶习,是人性的弱点,当然,这是最初的想法,后来不了,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若能让大家都能享乐,那我贪图享乐的负罪感就轻一些了,若是我再不要脸一点,往自己脸上贴金,还可以说自己有兼善天下之志,一时自己都分不清是耶非了。”
众人都听着他的述说,或好奇,或冷漠,都不说话。
“大家要一起共事,总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免得诸位对我认识有所偏差,期望过大,至于失望,岂不是我的过失,”
那矮壮的男子道:“恕我冒昧,来之前,已经调查过伯爷,若果然有误会,也是自己的过失,怪不到伯爷头上。”
贾珣如释重负的舒了口气,笑道:“那就好,诸位有什么要求,现在可以提,若我能做得成,往后咱们还有日子可以慢慢认识,若我做不成,也不能耽搁各位,事情一开始便说开,以后矛盾少些,多点时间做事,少点时间猜度别人心思,是我处事的准则。”
老者道:“伯爷是痛快人,我也并不藏着掖着,大海我并没有厌倦,甚至仍爱那风浪长驱的日子,但我上了年纪的人,老来得子,他身子却孱弱,经不起风浪,我希望伯爷能将他留在府上,帮他养好身子,送他读书,最好能让他也有个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