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宰相问责制(2 / 2)三国之禅兴大汉首页

诸葛亮会死去,但是那个时候,刘禅说不定正身处壮年,诸葛亮之后,刘禅与诸葛亮的模式,能否继续下去,就显而易见了。

刘禅想了一下,便将二元君主制度,和分享权炳的做法,说给刘备听。刘备是一个王者,当然知道集权与分权的优劣。

皇帝贤明,集权毫无疑问,对于国家来说,是有力的。当皇帝才能一般,甚至昏庸了无道,那么分权就很有必要,分权之后,王莽那样的人就很难再出现了。一个个的再有才能,都只能为汉室服务。

刘禅的后续策略会慢慢完善,毕竟有些东西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才能实行的。刘备知道刘禅这样做,君权会旁落。可是这无疑是一个保全汉室的好办法。再说了一个个的皇帝都在喊,要千世万世都是他家的天下。

可是这些君王心里都清楚那是不可能的,开国君主到第三代君主都是可以保证国家的强盛的。毕竟开国皇帝,对于二代君王的影响太大了,对于三代君王也有不小的影响。前面两代君王的励精图治,对于第三代君主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第三代君王都不需要怎么雄才大略,只要不昏庸,就轻易之间能做到前面两代君王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开疆拓土,第三代第四代君王,完全可以凭借前面的君王留下来的遗产,做到开疆拓土。

但是自古以来,三代以后,基本都陷入了满足现状的状态,在之后,皇权旁落,慢慢的便开始开朝换代。

刘禅知道一家一姓的执掌天下的弊端,其实后来那些开国君王们不知道吗,显然是知道的,可是他们有解决办法吗。估计他们心里也打鼓。毕竟国家败坏始于制度的败坏,只要国家的法纪纲常依然在,国家就会保持稳定。但是影响国家法纪纲常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点啊。

刘备对于刘禅说的未来,并没有持反对意见。尤其是刘禅所说的,三代君王的故事,以及王朝年限论,刘备很显然是接受的。

出身贫民百姓的刘备知道,这个天下是怎么回事。影响一个国家的因素太多,但是君王背负的骂名,是导致国家败坏的最大环节。要是实行二元君主制度,宰相就会帮助君主分担这种骂名。

而君主就会得到人民的谅解,只要换一个有能耐的宰相,再次执政就好了。国家治理好了,君主得到贤名,治理不好就是宰相的责任,这也会让许多向往权力巅峰的人自己称量自己的斤两。

毕竟皇帝不会再承担恶名了。而有理想,有能力的人,则会不断的向权利的巅峰发起冲锋。当不需要造反就可以获取国家的最高权利,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些有才能的顶尖人才,自然不会再去找什么明主了。

相权就放在那里,你有能耐你自己去拿呀。反正皇帝任免丞相只是一个仪式,能不能拿到相权,你靠的是自己。能不能治理好国家,也是你自己,皇帝只需要得到结果,不再影响国家的经营与发展。

这个时候的皇帝就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宰相想要反抗都不可能了。只能乖乖的向皇帝向天下谢罪。

刘备觉得这个做法真的很好,说不定汉室因此而传承千世万世呢。当然了这也是刘备多想了,一个国家的能不能传承的久远,因素太多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这样做。

要是后来出现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搞独裁统治,自然会把这种制度摧毁,而想要再次回复大汉制度的人,则会维护先前的制度。战乱也会由此而发,改朝换代也不是不可能了。毕竟掌握了军权的丞相,便有了改朝换代的可能。

但是相比起,以前功过是非都有皇帝来承担的模式,显然刘禅的做法会更高明。但是这种制度并不是刘禅创造的,而是汉朝西汉时期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只是没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

都是大家约定成俗,所以容易出现混乱。刘禅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制度,彻底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且加以改善,显然年纪轻轻的刘禅,加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诸葛亮,可以这么做。

刘备也比较看好这种制度,毕竟刘备是一个明白人,无论皇帝怎么集中权利,只要三代以后,那么皇权都会慢慢旁落。与其如此不如早点把权力交出来,并且明确出来,省得以后大伙儿为了这个东西争来夺取,把好好国家搞得一团糟高。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