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儒道修行之法(1 / 2)黄泉道主首页

银发女子目光在原地停留片刻,衣袖轻轻一挥,抹去残留的清气。

“时间不多了……”她轻轻呢喃着。

微风拂过,美妙的声音融入风中,渐渐消失。

面纱下,绝美容颜若隐若现,凤尾裙摆轻轻飘荡,柔顺的发丝随风轻摆,散发着银色的光辉。

……

散场后,浩气坪内仅留大儒们与安宁渊几人。

安宁渊转向兰真卿,希望对刚才的情况得到解答,后者看了一眼几位大儒,见他们点头,方才开口:

“你可知儒道修行的具体阶段?”

安宁渊摇头。

估计是有书院规矩的原因,这些年也没见兰真卿说过这些东西,到现在为止,他也只是知道儒道七八九品的称谓。

“儒道九品,是为儒者,又称儒生。这个境界的儒生相较普通人,能够大幅增长精气神,可长时间保持头脑清晰且不容易疲劳,虽无甚战力,却可为今后学习进境打好基础。”兰真卿道:

“只需将数部儒学经典牢记于心,并举一反三,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即可成功踏入此境。”

听起来好像还挺简单的……安宁渊想了想,觉得发现了一个漏洞:“只要不是智障,熬时间背书就能破境?”

这样一来,全天下这么多读书人,岂非个个都是修行者?

可是据他观察,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多数学子都只是普通人,只有明知书院人均修行者。

是这些学子全都记忆力奇差,还是说读了这么多年书,也没有自己的见解?安宁渊不觉得是这样。

三位大儒同时失笑,墨染莞尔道:

“哪有这么简单,否则我儒道修行者早就遍布九州了。既是修行就要看天分,哪怕儒道也是一样,没有修行天分,就算没日没夜苦读,也许能成为博学多才的朝廷栋梁,但肯定没法成为修行者。”

原来如此。

见安宁渊理解,兰真卿接着说:

“九品儒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一旦从文字或实践中,独自探究到某种事物的原理并有所感悟,即可产生文气,晋升至八品格物境。”

“而格物境本质上就是文气积累的过程,感悟越多积累越深厚,直到文气转化出第一缕清气,便能晋升七品养气境。大多数儒道修行者就卡在这一步。”

“这是为何?”安宁渊好奇道。

能进入八品,肯定代表天赋和才情都不低,感悟也绝不会少。

“因为文气转化为清气,还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修行者必须内心清明,邪念退避,否则无论文气多么深厚都没用。”

“清气也是我儒道克制妖孽邪祟的主要手段。”

安宁渊张了张嘴,居然还有心性一说。

所以说七品以上儒道修行者,都是一帮妥妥的正义人?

看来当初梦魇入侵,原主轻易被嘎,兰真卿依旧活蹦乱跳,文气相护应该就是主要原因。

继而古怪地看了兰真卿一眼:“怪不得你迟迟无法晋升七品,原来是内心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