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普吉岛的居民们
远洋的船必须有海图。虽然现代帆艇会安装GPS导航,王正不用看就知道GPS失效了。他不死心的开机器等待了半天,除了信号在盲区的指示外,什么都没有。关掉机器,他在海图上找到普吉岛的准确经纬度,套公式对照测量影子带来的数据,纠正了手表上的时间。他下意识的把标准时间定为北京时间。就像他在另一个时空的行为习惯,因为有时候他要根据北京的时间看一看国内的金融市场。
如果调整为格林威治时间,会很适合测量海上经纬度,不过这也只是一个瞬间换算的小问题,并不重要。
就这一点念想了,这点时间的定位维系着与那个时空故国的联系。
反复的计算后,大致还是把日期确定在八月的某天附近,没有办法太准确,就这样先用吧。
他坐在海图前看着发呆了很久,小猴子喝饱了奶,正在熟睡。恩雅在收拾鱼,一个个剖洗后,擦上盐挂在了舱外的栏杆上。她的族人都不见了,如果有幸存者的话,这一二天就应该有出现的。或许明天可以再到周围看一看。潮人这个族群沿着东南亚的海岸线生存,一直到现代社会都无法融入主流世界。不管是印尼还是缅甸对待潮人的模式都是一样,强迫潮人上岸居住。后来伴随着旅游业的繁荣,潮人成为旅游地的一些从业人员,展示民族风情和捕鱼的技巧,或贩卖一些小礼品,摆拍照片,甚至索要乞讨。时代的变迁,让强悍的海上吉普赛人日益边缘化。
在海岛的港口,潮人部落周而复始的迁徙,把当地的渔货捕捞殆尽后,就转移到另一个港口,然后让原来的港口自然复苏。这是因为他们的独木舟非常简陋原始,无法驶入外海。
他们的语言融合了波利尼西亚人的语系,然而波利尼西亚在独木舟上竖起桅杆,趁着风力四处占领海岛的时候,潮人仍旧局限于近海,长时间的维持简单的生活,长达上千年之久。
海图上告诉王正的其实不是这些故事,而是生存的不容易。王正深深地知道在热带地区的雨林里,各种疾病盛行,从登革热到疟疾,每一种疾病都能轻易的让自己死去。独自一人在现代社会似乎是容易的,因为有国防线、法律和秩序,有现代基础建设提供的道路物流、商品丰富、医疗药物、各种工具设备船只车辆飞机,有大量的服务人员和信息交流。而在这里,独自一个人除了容易死于疾病,还容易死于遍布于荒野森林海岸的野蛮部族。此时的人们猎头食人还是一种补充蛋白质的自然方式,抢劫更不话下。所有的人都必须成群结队的过着群居生活,只不过一个个部族可能只有一两百人或几百人。这时的部落首领仅通过语言交流和熟悉程度去管理一个部落,交通靠走,通信靠吼叫。首领熟悉每个人的技能性格,从而能够安排劳作和分配。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年代,驾船沿着海岸线回到中国是一个选择。虽然没有了GPS,但他还有六分仪和海图。海水淡化机器还能够维持一年。在船舱的隐蔽之处还有几支AK47和08式火箭发射筒,这是他在远洋前,从混迹了多久的东南亚军阀那里买来的。因为现代海洋世界并不太平,到处是海盗和恐怖分子。末世生存主义者要是顾及到现代法律,不准备这些就不是合格的人选,难道末日还有政府吗?
他苦笑道:没想到自己真的到了末日,一个类似末日的无现代政府年代,虽然不知道是何时。他记得普吉岛在十八世纪就有下南洋的潮州人、海南人、福建人在这里挖锡矿了,现在看上去根本不像。
如果自己要生存下去,生活在部落时代和城邦国家世代的东南亚是很难的,除非自己建立了工业体系,能够制造出基本金属、能源、药物。这艘船很难支撑太久,外面的胶衣会腐烂会被海洋生物附着损害,摩托艇的汽油会很快用尽,所有的设备会随着时间而损害,哪怕是武器弹药经历几次大的冲突就会消失。
回到古代的中国,那里有成熟的初级工业和商业,自己的技能就能够发挥作用。缺少身份并不重要,此时还不是国籍特别重要的时候,无非是户籍。自己也可以冒充东南亚的商人过去,通过经商致富。东南亚的商品能够迈到古代中国谋取暴利的只有体积小的香料宝石象牙之类。他知道胡椒在那里,也知道宝石在那里。
想到这里他终于有些兴奋了,这或许就是最好的路了。
明天需要去寻找一些粮食。
恩雅正姿势不雅的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罐可乐。她通过观察王正的行为,已经知道那个可以开门的箱子里能拿出冰凉好喝的东西。普吉岛的夏季并不像北方那么炎热,但喝一点冰凉的甜丝丝的东西很令人舒适。
王正到冰箱里拿了一罐啤酒,这些东西还有一点。他打算去岛上换一些稻米,就和恩雅打听岛上的状况。
恩雅说海岛的四周被三四个潮人部落占领,相互之间都有些亲戚关系,就是不知道海啸之后还有多少人。岛上是属于马来族的矮人部落,他们靠采摘生活。
王正非常失望。在海上生存,淡水和食物的组合,必须包括碳水化合物、蔬菜或橙子类水果,否则会得败血病。恩雅说他们也会去交换一些根茎类,补充淀粉。
王正决定去捕捉一些鱼来换一些东西。
第二天凌晨开始下了一连串的瓢泼大雨,这是东南亚雨季的习惯,雨水短暂去倾盆,仿佛天上倒下来一样。下到早晨八九点钟的样子,大雨瞬间停息,太阳露出来,又是艳阳天。王正起锚升主帆,向外海航行。他知道一些海域有金枪鱼石斑鱼之类的大型鱼货。
行驶了几个小时,到了熟悉的海域,他从船舱里拿出鱼竿,拎了一桶小鱼,这是从沙滩上捕捉的。用小刀切成块挂到鱼勾上,扔掉海里,放好鱼线就不管了。坐在前甲板上继续喝冰啤酒。
恩雅对这种捕鱼方式很起劲。正如王正了解的莫肯族一样,她的部落多半通过鱼叉捕捉鱼类,技术高超;也通过高水平的潜水,在海底捕捉贝壳类,往往能潜到几十米的深处,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这种现代鱼竿还是挺让土著女孩子羡慕的,因为过了一会儿大鱼就咬线了。王正过来教她如何放线、拉线,如何和鱼抗衡。海边长大的女孩迅速的学会了。这个过程中,女孩光溜溜的身子在王正手下蹭来蹭去,滑腻柔软。王正不由得起了反应。一米三的小个子土著女孩还是女人?他问过恩雅的年龄,恩雅根本不知道。反正胸口倒是很健康,半球状的扣在锁骨下方不远。
禽兽阿,王正心理骂了自己一句,迈不过那个槛。看着像十几岁小女孩的赤裸土著,下不去手。
恩雅不肯穿衣服,拿了条短裤和T恤衫给她,穿一会儿就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