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水灾(1 / 2)西去无故人首页

八月本该是最热的时候,今年却暴雨不断,浇得天气异常凉爽。每月月初,都有专门的商户按时给慈云寺送当月所需的粮食和日用杂物,谁料,这一日送货来的仆役竟没有送足货品。

“汴江涨了大水,我家商行的商船行至坞州段时眼看着不能再行,便靠进码头,想等洪水过去。哪知道当夜又起了暴风雨,江水灌进码头,我家商船竟然翻了。这个月商行货物也紧缺,就这些还是尽力匀出来的,先给寺里送过来。”仆役指着身后的货车说,“也不光是我们家,这发了大水,东南进京的水路都停了,陆运也不好走,永乐其他商行号子多多少少也都受了影响,现在呀,就看谁家的存货多了。”仆役解释道。

接货的小师父也没了主意,去请示主持仁心大师。大师出来见了仆役说:“阿弥陀佛,有劳施主冒雨前来,商行受了损失,还不忘先紧着慈云寺,多谢。”随即示意徒弟们收了货品。

“大师放心,等我们的货到齐了,我第一时间把短了的给寺里补上。”仆役说着拉着马车走了。

先前接货的小师父却有点着急,问:“那短了这么多如何是好?寺里这么多人呢。”大师等到所有货品接收妥当之后,才回答说:“过几日天气好些我们自己去采买吧。”

过了几天,难得放了晴。一早,仁心大师便安排了几个对永乐相对熟悉的小师父进城去采办。跟着大师修佛的贞儿听闻,试探着对大师说:“大师,我可以去吗?想来也能帮点忙。”

大师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

“大师,贞儿这三年除了跟您回宫,再没出过慈云寺,也没逛过永乐,我带上时云和红烛,她们能照顾我,还能帮点忙。另外,我还想给自己添点儿东西。”贞儿赶紧追诉。

仁心大师看看贞儿,又思量了片刻,贞儿从宫里过来时带的什物就不多,虽然每年回宫,尹昭仪和德妃都会再添置些东西给她,但是本着佛寺清净,带过来的也不多,于是道:“那好吧,你那儿也确实简陋。第一次出门,一定要小心些。”随即又给小师父们叮嘱了几句。

一行人驾着三辆马车上了路,因为人多,行的慢,临到中午才进永乐城。城里真繁华啊,贞儿总是路过,却从没有真正地逛过这座属于自己父皇的城市。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临街的铺子高低错落,贞儿觉得自己一双眼睛都要不够看了。

头车在一家食肆门口停了下来,后面两辆马车也随即停下,小师父从第一辆车上下来,说:“我们吃过中饭再去采买吧。”于是一行人走进食肆。

这是一家素食馆,看上去很简洁,用餐的人大多看上去也都极为简朴。贞儿一行人落了座,简单地点了几个菜。期间,有人进店乞讨,其他桌的人都是避之不及,到贞儿一桌时,贞儿没等小师父们开口,就从时云身上要了荷包,给了些银钱。店小二见了,表情竟有些古怪,笑说:“这几个要饭的隔三差五就来,老板赶都赶不走,来我们这店里吃饭的,哪有什么钱?很少有人打发,姑娘是我见过最大方的。”贞儿笑笑,也不答话。安静地和师父们吃完饭就离了店。

吃完饭出来,领头的小师父安排说:“我们分头行动吧,就按车分。这里的货品单子,大家来认一下。”

坐在第二辆车上的贞儿他们和一个小师父一起,负责去采买常用药物。小师父拉着马车往西市走去。很快,他们就找到了一家药铺,把需要的药物都采购齐全了。小师父问:“公主,你不是说要添置些东西吗?现在时辰还早,你要买什么我带你们去吧。”

这天,因为东南水患严重,早朝时间较平时长了许多。

泰昭殿里气氛凝重。因为沥水决口,直接将位于沥水入汴江口的坞州州府给淹了,坞州人口众多,又是汴江上重要的港口,来往永乐和东南地域的军、官、商船都要在这里歇整补给,这一淹,永乐少不了得受到极大的影响,加之疫病随即而来,坞州民不聊生。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赈灾、安置、究责事宜。皇帝沈易安居高位而坐,对众人的面色其实看得十分清楚,然而他却很少发话,只是一脸严肃的听着。

都水监都水使吴为说:“连日暴雨,坞州作为水路要道,应当早有所备,不至有如此大灾,然沥水决口,当追坞州刺史责,令坞州全力组织治水赈灾。”

工部尚书袁朗启奏道:“当前洪水未退,追责不合时宜,且救灾难度大,坞州如今难以自顾,臣认为应当先调配邻近州县前去救援,各地驻军也一并前往救灾,并尽快派特使前往,一来安抚民心,二来调查有无渎职妄为之责,三来督促重建事宜。”

户部侍郎陆知行很是赞同袁尚书所言,立刻出列:“臣附议。”

终于听到了一点有用的建议,沈易安才开口道:“左卿以为如何?”

尚书令左永年见皇上终于开了金口,心领神会地说:“袁尚书思虑周全,此法既解坞州急,又彰显了皇上的体恤之情和严查之力。”

“那就按袁尚书的法子办。哪位爱卿愿意前往啊?”沈易安问。

“臣愿前往。”袁朗拱手欠身道。

“工部事务繁忙,此去时日甚多,袁卿不便离开永乐过久。”沈易安回绝了袁朗的请奏。

谁料这一拒,竟没人再接话,朝堂一下子静了下来。每个人心里的小算盘都是打的劈啪作响。励王沈严心下是不愿接这种活儿的,自己堂堂大皇子,这种苦差怕是受不住。过了一会儿,相王沈崇想要担此责任,正要出列,却瞧见一边的左永年冲着他轻轻摇了摇头,沈崇便没有敢吭声。此时,四皇子沈昱打破了沉默:“儿臣愿意前往。”

沈昱在朝堂之上一如他的母亲在后宫一样,很安静,加之还未开府封王,因此表现远没有大哥二哥显眼,通常都是听大臣们讨论,只有皇上点到他,他才会发表意见,这次居然主动请缨,沈易安打量着身量已经极高的沈昱,颇为意外地发出一声“哦?”,又不动声色地瞟了励王和相王一眼。

“儿臣已是舞象之年,当为父皇分忧。儿臣去赈灾,更可彰显父皇的爱民之心,也可让儿臣为我朝出一份绵薄之力。”沈昱说。

沈易安面露一丝喜色,转瞬即逝,说到:“好啊,昱儿长大了。只是任务繁重,昱儿你还经验尚浅,父皇另行指派户部侍郎陆知行大人为特使,你和水部司郎中张泰景为副使,一同前往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