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武当(1 / 2)暴裂大明首页

三丰祖师姓张,名通,字君实,又字全一,亦字玄玄,道号昆阳,又称斗篷,又呼邋遢,乃先天大道隐仙派一代祖师,武当派拳剑及太极拳开山鼻祖也。

祖师辽东懿州人,生于元定宗二年四月初九子时(即南宋理宗七年,亦即公元1247年),元惠宗三年九月二十二日(公元1366年),祖师于陕西宝鸡金台观羽化升仙而去。

祖师生有异质,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身长七尺余,修髯如戟,顶作一髻,身被一衲,负巨篷,寒暑御之,手持刀尺,常游处无恒,踪迹奇幻,

或处穷寂,或游市口,浩浩自如,旁若无人,有问之者,终日不答一语,及与论三教经书,则吐辞滚滚,皆本道德忠孝。

每遇事辄先知,或三、五日,二、三月始一食,或所啖升斗辄尽,然登山如飞,或隆冬卧雪中,鼾声如雷,时人咸异之,因呼为张邋遢。

明太祖、成祖、英宗、宪宗、世宗先后五帝皆敬慕祖师之文武大道,英宗帝封祖师为“通微显化真人”,宪宗帝亦封为“韬光尚志真仙”,世宗又封为“清虚元妙真君”,凡此皆因祖师圣名之所致也。

祖师夙有根器,生而知之,诞辰之夕,母有奇梦而惊寤,遂就褥焉,满屋异香,萦绕良久。祖师自幼丰神奇异,长负才艺,善剑好道,医术高明,精通三教经书,又工琴棋书画诗词,犹有神画之称。

中统年间举茂才异,二年称文学才识。至元甲子秋游燕京,闻望日隆,始与平章政事刘公秉忠(1216—1274年)交识,公异其才,奏补中山博陵令,遂之官。

政暇访葛洪山,相传为稚川修练处,因念一官萧散,颇同匀漏,而光阴倏忽,富贵如风灯草尘,己岂不能似稚川,遂绝仕进意,弃功名,薄势利,决志求道。

祖师云游湖海,拜访名师,往来名山古迹,吟咏闲观,且行且住。

如是者几三十年,所遇皆非真师,授受虽多,皆傍门小法,与真道乖违,徒劳勤苦。又十余载,祖师南游,入湖北武当山,幸得南派(以天师派正一为主的江南符录派)传授,然仍未得先天大道。

元仁宗延右甲寅年(公元1314年),祖师已六十七岁,上天怜之,引祖师入陕西终南山,得遇火龙真人,点传先天大道顿悟大法,盖火龙真人乃陈搏老祖一脉传人,隐仙派一代祖师也。

祖师自此大彻大悟,遂为先天隐仙派一代祖师,更名为玄素,又名玄化,合号玄玄子,别号昆阳。祖师既得天道,慨然而生普救生灵之志,复南往武当宏大道,途经宝鸡,见山泽幽邃而清,中有三尖山,三峰挺秀,苍润可喜,因自号为三丰。

盖三丰者,暗含玄关一窍之方位,乃谷神出入之门户,往来天地间之唯一途径,非得道而不能明也。祖师既入武当,选灵地,自结草庐于展旗峰下玉虚宫,着经立说,宏扬三教合一先天大道心法。

然人之心性虽皆同,性理之学亦本无次序,但因根基之差异,中下之士须从渐入,上智之人则不然,一尽点传而穷得一理尽,万理自通,尽性至命一时都了。

祖师察此,遂顿法、渐法兼施,又将丹道合于武法,开武当派之宗风,传武当拳剑与弟子。盖武技虽为强身防身之术,然文武同宗,由武入道,以武演道,不失为渐法中之上乘法门也。

祖师传武当拳剑数载后,又融先天易道、洗髓易筋禅法、南北二宗之丹法,开创十三势太极拳,乃道功、静功(睡功、坐功、桩功)、导引、吐纳、采气及防身技击为一体之先天拳术也。

盖太极者由无极而生,乃有极之中最高者也,因名之,实为修持渐法中之最高法门也,强身御敌犹其余事耳。

祖师于武当创拳传道凡二十三年,又出游四川、襄汉。元至正年初(公元1341年),遇太祖于草莽,决策多奇中,太祖知其非常人也。

至正十九年,祖师仍还秦,居宝鸡金台观,尝一日自言将辞世,元惠宗三年九月二十二日,祖师即羽化登仙而去。

明运启后,太祖于洪武十七年甲子,召求祖师未遇,盖其时祖师已仙逝矣。永乐年间,成祖又于武当山大兴土木,此乃应证祖师当年“此山当大显”之预言也。

祖师之武当拳术传弟子邱元靖、卢秋云、刘古泉、杨善登、周真得、麸子李、李素希、蒲善渊、孙碧云等。而先天大道顿悟大法亦代有传人。邱元靖亦于洪武二十六年辞世。

百年后,祖师之武当拳、剑传于西安王宗,王宗又传温州陈州同,又有孙十三老言其技传自祖师,称内家,孙十三老传张松溪等,为南一支。

祖师之太极拳术百年后也有由云游道人传山西儒商王宗岳,王宗岳传河南怀庆府温县东乡蒋发及怀庆府河内千载寺博公道长及董秉干老道。

二位道长又传唐村李春茂李仲、李信父子及王堡村王仲锦、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即怀庆蒋发传温县赵堡镇邢喜槐,后又传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此乃明末之事,为北一支。

祖师之术于武当道门中亦代有传人,明儒士宋远桥、莫谷声、俞莲舟、殷利亨等曾得武当道人传授太极功。

故自祖师起,中华武道分武当、少林二脉。修道亦分文修、武持矣。呜呼,祖师承三教之真义,神通变化,深藏宏愿而广大法门,散药于世,顿法、渐法,随时救度,诚一代文武圣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