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七章(1 / 2)我竟然是白骨精首页

另有称其“妖魔”、“怪物”,如“又选十八个宫娥彩女,吹弹歌舞,劝妖魔饮酒作乐。那怪物独坐上席,左右排列的,都是那艳质娇姿,你看他受用”。

黄袍怪一个人物,却用到了“怪”、“老怪”、“老妖”、“妖魔”、“怪物”这些称谓。

但这些称谓是作者在旁白中对妖怪的称呼,并不是妖怪的本身名号。一定意义上说符合作者语言口语化的特点。

每一个妖魔鬼怪在九九八十一难中都有着不同的法术法力和性情特点,因此他们的名号是固定且带有自身特性的,并不能为他者所并用的。

如“黑风怪”、“金角大王”、“黄袍怪”才是真正体现他们自身特点的名称,以上的分析均是针对这样的名号来做分类。

由此来看,牛魔王的“魔王”也是作者认真思量所下名号,与此同时,牛魔王所代表的一类妖怪及妖怪之王也是有其自身特点的。

包括众相芸芸,独为一类。

像是各种妖魔鬼怪在西游记中由于出身和修行的不同,最后的结局也各不相同。

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自身不仙佛相关,而是因动物本体的灵性,自身经过修炼而成妖魔,最后多被铲除。

另一类正是出身仙佛之地或是与仙佛有着密切联系,最终被收服归位的妖怪。

在此分类的基础上,牛魔王与前面的两类各有区别,显出了他的特殊之处。

他是动物之身修炼成魔,却最终被收服走上正道的魔王。

因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分析。

首先,从西游记文本本身来看这三类妖怪。

由于涉及的妖魔众多,因此用于分类的妖怪均是九九八十一难中涉及的主要妖魔,小妖不作分类。

第一类是有着仙佛本源的,通常是在未成妖魔之前就和仙佛相互牵连,或者本身就为仙佛的坐骑和童子。

因此,这一类妖魔本领异常强大,往往有着特殊的法器法术。

以下就是作者君对西游记中这类妖怪的归类,包括第二十八回至第三十一回中的的波月洞黄袍老怪、第三十二回至第三十五回的莲花洞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

以及第三十七至第三十九回乌鸡国全真道人、第四十三回黑水河假河神、第四十七至第四十九回通天河录感大王等。

单从所在回目和涉及人物来看,此类妖怪占据了西游记全部妖怪的大半,所蕴含的意义是具有现实性和讽刺性的。他

们的出身暗示了他们的结局,由此,他们这类的妖怪可以说是妖怪中的姣姣者,多数属于魔王,魔由心生而成魔。

无论是为了吃唐僧肉长生不老,还是为情下界成魔,都表现出了他们的本欲之念。

这种魔心阻碍了他们本来归从的正道,但并不妨碍他们入魔后经历劫难而重新归顺,最终被神佛所原谅,在结局上与第二类妖怪截然不同。

第二类妖怪与第一类妖怪是相对立的,他们的出身与仙佛无关,多是由动物植物自行修炼成精,有着原始的形态特征,最终在与孙悟空及仙佛的较量中被打死。

这类妖怪在西游记的具体人物有第二十至二十一回的黄风岭黄风怪、第二十七回的白骨精、第四十五四十六回的车迟国三道士、第五十四至五十五回的蝎子精、第五十六回至五十八回的假美猴王六耳猕猴等。78中文8178z<首发、域名、请记住

这类妖魔由于不借外力自行修炼而成精,因此法术和法力多与第一类妖怪有着本质的差别。

像是以杀生和掠夺为依托,是他们生存下来的依托,这体现出的正是原始妖怪的本性。

因此,他们被直接称为“妖”或“怪”。

与魔不同的是,他们多不具备魔王的实力和慧根。

在此类别中,假美猴王六耳猕猴是特别的,他本是天地之灵,与孙悟空所属一类,能力智力都属强者,但最终被打死,而没有被收复,体现出的可能不仅仅是下层妖怪的宿命,更是为了体现孙悟空难以泯灭的心魔。

以上所论的两类妖怪,似乎与牛魔王并无联系,实际上正是为了突出牛魔王所属一类妖怪的特殊性而论述。

就牛魔王作为魔王之类,不提及他人性的一面,只论他在西游记中的出身和结局,他是上述两类妖怪特点的集合。

他是天地之间的有着灵性的青牛通过修炼而成魔,在西游记中并没有提及他与佛界和神界的渊源。78中文首发https78zhttps78z

因此,他的出身是和第一类妖怪有着本质上的共性。

他与孙悟空结拜从侧面上证实了他的出身,在西游记第三回里提及“此时又会了个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犭禺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

“日逐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并且在这六兄弟中排名之首。

孙悟空此时尚无佛性,也属于魔王之列,牛魔王的身份在不言自明了。

但牛魔王这个人物再次出现在西游记之中时,孙悟空已经在修炼的取经路途中,他们之间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在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和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中,牛魔王和孙悟空经历了武斗和智斗的过程,最终结果却和第一类妖怪大相径庭。

在第六十一回中这样描述:

有诗为证,诗曰:火焰山遥八百程,火光大地有声名。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

时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将助神功。

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联性自平。

此时三藏解燥除烦,清心了意。

四众皈依,谢了金刚,各转宝山。

六丁六甲升空保护,过往神只四散,天王太子牵牛径归佛地回缴。

牛魔王最终没有被打死,而是被天将带回归于佛门之下。

这点是与第二类妖怪相同的。

由此可以看出,牛魔王的“魔王”之号并非偶然,他的实力与其他有着神佛本源的魔王相比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牛魔王的慧根和灵性是极为突出的。

归于正道,修于佛门,也正是从结局上对牛魔王这一人物特殊性的肯定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