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小吃摊计划(1 / 1)这个厨娘要扶贫首页

老板娘马大婶见到苏清禾,快步走向前来,亲切地招呼到:“苏姑娘,你可来了,上次你那三坛子酱料,早见底啦。客人都爱吃,我这生意好了许多。”    “您可别谦虚了,明明是您店里的饭菜美味,我这蘑菇酱,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苏清禾笑着回答,这曹家饭庄的饭食味道不错,马大婶既是老板娘,也是店里的头等大厨。苏清禾每次见她的时候,都是从后厨出来,忙忙碌碌的。    马大婶见苏清禾年纪不大,说话做事却滴水不漏,心下更是高看一分,丝毫没有因为她年纪小而轻视,开口问道:“这次要的十坛酱料,都带了吧?”    “都给您准备妥当了,您瞧瞧。”    马大婶同伙计打开了一坛子酱料,就闻见一股特殊的香气,缠绕在鼻尖不散,闻一下,肚子似乎都饿了。这次因着是正式的合作,苏清禾做蘑菇酱的时候格外用心,香料粉都磨得细细地,使之更入味。    “不错不错,似乎闻着比上次的还要香。”马大婶眉开眼笑,立马指挥着店小二搬着坛子进了厨房,又转身对着苏清禾说道:“苏姑娘,我还要去给客人做饭,恐怕不能招待你了,银钱你便去找账房领,哦对了苏姑娘,还不知道你家在何处,下回有事的时候,我也好联系你。”    “我家住离青山镇不远的杏花村,到了村子里您打听一下便知道我家在哪了。”    马大娘认真的记下,上次三坛酱料,自己研究了几个菜方,又加上了苏清禾给的两个,很受欢迎,特别是辣味和五香味,每天都有人点。码头上的人干的都是力气活,就喜欢吃开胃下饭的东西,也常常有人要打包店里的蘑菇酱,就着馒头饼子吃,方便的很。三坛酱料很快就卖完了,又不知道苏清禾住哪,只能眼巴巴的等着月初她送来。    这不,刚拿到十坛新的,就迫不及待的拿去做菜了。    苏清禾从账房上结了二两银子并二百文,作为酱料的工钱,心里美滋滋的,二两银子可不少了,一亩上等良田才五两银子,有个两三个月,便可以买田了。付过了王大爷的牛车钱,接下来,便准备去了解一下摊子的租赁。    苏清禾穿越过来的这个朝代,叫东齐,是完全架空的一个朝代,在历史书上并未提及。然而,却跟真实的宋朝差不多,商业程度发达,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青山镇,却也有自己的规划。用现代通俗点的句子来说,就是分成了贫民区、商业消费区、生活区。    想要租赁,就要去找对应的负责人,只要是官府登记在册的地区,大到酒楼店铺,小到路边的摊子。而苏清禾只是需要租赁一个小小的地摊的话,便比较方便了。    那负责租赁的人,见到苏清禾还是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穿着也非常的一般,便语带轻蔑,说道:“白市?夜市?    苏清禾思索片刻,回答道:“我要白市的摊位。”    “南巷子里的地儿,一个月二十文,要不要。”那租赁的人似是不相信苏清禾要租摊子,挑了个最便宜的价格说。    因为事先做了些许功课,苏清禾也知道,南巷子那块,靠近贫民区,离繁华的商业区有段路,平时比较清静,也没什么人,所以价格是最便宜的。苏清禾自然是不会租南巷子的地儿,一个是因为人流量不够,且附近的人群消费能力也不强,一个是因为附近流民也多,不太安全。    “这位小哥,可还有别的地儿能选?”苏清禾客气的问着。    那人上下打量了一番苏清禾,边斜着眼说:“东街的地儿三百文一个月,百花街一百文,这可都不便宜啊。”言下之意便是,你一个小丫头片子,租的起吗你。    东街处在繁华的商业区,那儿的店铺也多,若论白市,自然是东街的人流最多,无怪乎要收三百文铜板的租金。而百花街……听名字便知是青楼花街,三教九流夜夜笙歌,若论夜市,绝对是一等一的热闹,而白市则相对冷清一些,但也要收一百文铜板子一个月,不过这两个都不是苏清禾心中的理想地儿,一个租金有些贵,一个不太方便她这个未成年少女买卖。    “小哥,还有其它的摊位嘛?”苏清禾自动忽略了眼前的人对自己的轻视,左右还要拜托他做事。    那男子冷哼了一声,一副就知道你租不起的表情,接着介绍:“倒不是没有……还有两处,一处是在进镇门口附近,一处靠近西街,这两处地儿也不贵,一个月五十文。”    西街的话靠近居民区,多得是镇子上平民百姓居住,还算不错。而在镇子门口那处,也算不赖。苏清禾想了想,决定还是亲自去看一看,再考虑租哪里。    青山镇的菜市口那,是可以自由的摆地摊,但是也会在每个区划分一些地方,县衙安排人,搭了一些简易的隔离架,来做成摊位供人租赁,这样就不会随意占地,也方便马车和行人通过,颇有点现代城管整治违规摊贩的意思。一般需要租赁的地方,地段人流量也都比较好。    苏清禾先去看了西街的摊地儿,好一些的位置已经被人占了,卖头花的,卖首饰的,还有卖吃食、稀奇玩意的,都还比较全。相对于南巷子来说,住在西街附近的居民很明显生活富足了许多,路过的时候也都愿意驻足瞧一瞧,给自己买一朵时兴的头花,给自家的孩子买一些零嘴儿。倒是不错的地儿,只是大多数好位子都被租赁下来。    瞧完了西街,再去看了看镇门口的地儿,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相比较东街西街的热闹,镇门口的摊地儿,租的人倒不是很多,吃食摊也很少。许是大家都觉得,租在镇中心,街道繁华人流量比较稳定,却不知这镇门口也是个不错的地儿。镇门口人来人往,出镇进镇都要经过,赶路的人也通常需要坐下来休息,所以也方便探听消息、口碑传播之类。    镇子外二里地远,有一处断桥并小湖,风光秀丽独特。春赏桃花夏赏荷,秋赏红枫冬赏雪。因着这个,除了日常进出镇子的平民百姓之外,青山镇一直都有游人和学子,络绎不绝比较热闹,苏清禾细细思索,虽然是冬天,却也可以保证有不少的行人会路过,到时候自己在这兜售热乎新奇的吃食,也不怕卖不出去。    正想着,苏清禾瞧见了一处摊位,虽然架子和木桌都很陈旧,椅子甚至还断了腿,被当垃圾一样堆放在角落,但是竟然有一个灶头。两个灶膛两口铁锅。顿时心有所动,便询问了附近的路人,才得知这个摊位之前,是卖熬凉茶的,后来因为摊主家里出了事,也就退了租。    既然是熬凉茶,无怪乎会砌一个灶出来。要是自己租下来的话,倒是方便了许多,到时候一口用来煮食物,一口用来熬浇头汤料。虽然东西也比较破旧了,但是自己整理整理得话,也可以用,摊子的朝向也面向镇门口,走过路过的人都能瞧见。苏清禾顿时心中有了注意,便不再瞧其他的了。    那租赁的男子见到苏清禾去而复返,还一脸的不可置信。    “小哥,我想好了,我要租镇门口那片的摊。”苏清禾同他说到,又掏出荷包,爽快地掏了五十个铜板子。    那男子接过了铜钱,然后递给苏清禾一个刻有字的木牌,说:“这是你的摊位证,拿好了。以后每月要租就来我这续交租费就行了,位子你自己挑,有空的没人占着就行。”    苏清禾点了点头,接过了木牌:“谢谢小哥。”    回到家后,扣除了杨家帮忙采摘蘑菇的一百五十文工钱,苏清禾将二两银子交给了刘氏,刘氏和苏大在手里反复摸着,直到确认这是真的银子,眼里都含着激动地泪花。    “这……这可是二两银子啊。”苏大感慨地说道:“咱家啥时候见过这么多钱。”    苏清禾说道:“爹,咱家以后每月都会有的,对了,咱卖鱼丸的摊子我也租下来了,就在镇子门口那一块。”    “小禾,这样你会不会太累了,冬天风大雪大,你一个女孩子,我和你娘怎么忍心?”苏大心疼地说道。    “爹、娘,我想多多地赚钱,这样,我才有钱给你们两个看病,这样姐姐在府里,才不会因为我们的身份被人瞧不起。”    看着小女儿这么懂事,苏大和刘氏心里都有些触动:“小禾,既然你决定了,我同你娘就会支持你。”    最后,一家人商量了以后决定,刘氏和苏清禾手艺比较好,去摆摊卖吃食,而苏大负责在家里砍柴,还有捉鱼,为鱼丸的制作提供材料。摆摊的时候因为要烧着灶头,柴火要的也不少。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不能忘记,苏清禾要去找铁匠,定制了八个漏斗勺,两个汤勺。漏斗勺是长长的椭圆形,木质手柄,边上有一排排的半厘米左右宽的圆孔,方便过滤掉汤汁,带一个小盖子,这样鱼丸就不会在漏斗勺里跑出来。而两个汤勺,到时候一个用来舀清汤,一个用来舀辣味汤底。    这样,小吃摊计划,就正式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