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 所立何人?(2 / 2)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首页

但朱元章,何许人也。

他深深的明白,再怎么艰难和犹豫。

也要为这个大明万里江山选出一个非常合适而又贤明的未来君主。

毕竟这史书往前翻。

近代的司马炎,立了自己那个傻子儿子做皇帝。

结果呢?

惠帝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瓘每欲陈启废之,而未敢发。后会宴陵云台,瓘托醉,因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启。”帝曰:“公所言何耶?”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

上文出自《晋书·卫瓘传,说的是自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晋武帝司马炎册立皇子司马衷为太子之后,便一直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其中反映最激烈的就是开国功臣卫瓘了,他有一次借着醉酒的机会对司马炎说:“可惜了这皇帝宝座了”,意思就是太子司马衷实在不是当皇帝的料啊!那么,晋武帝司马炎明明有二十多个儿子,为什么会选择传位给“痴呆皇帝”司马衷呢?

大多数的历史史官认为,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第一、司马衷乃是嫡长子

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自古以来都讲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种基本礼法,古代有很多皇子都具备远远超过皇太子的能力,却没有竞争皇位的资格,比如西汉初年率兵铲除诸吕的齐王刘襄等等。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本身也都因为不是嫡长子或者嫡子而没被封为皇太子,他们都是通过暴力手段获得的皇位。在讲究礼法、讲究门阀制度的晋朝,当然只有嫡长子才能被封为皇太子。而司马衷却因为兄长毗陵悼王司马轨的早夭而成为嫡长子,所以司马炎在称帝的第二年便将司马衷册立为皇太子,此时的司马衷年仅八岁。

第二、司马衷有强大的政治背景支持

上文提到的卫瓘能文能武,是曹魏至西晋初年的朝廷重臣,晋武帝司马炎本来想与他结成政治婚姻,让皇太子司马衷迎娶卫瓘之女,但是司马衷的母亲杨皇后却暗中接受了贾充的贿赂,强烈要求与贾充联姻。司马炎一开始表示激烈的反对,他认为贾充家的女儿又丑又妒,缺点实在是太明显帝曰:“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但是杨皇后却一再坚持,并拉拢荀顗、荀勖等大臣一起称赞贾家女儿的贤惠,司马炎也最终妥协了。司马衷在泰始八年公元272年迎娶了比自己大两岁的贾南风。

贾南风常常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相貌最丑的皇后,并且生性嫉妒而狠毒,晋朝初年的“八王之乱”的爆发与她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贾南风却有着雄厚的政治背景——他的父亲是西晋的开国元勋,曾经参与过镇压淮南二叛以及弑杀高贵乡公曹髦,本身就已经是深受司马炎信任的朝廷重臣。更重要的是贾充的家族已经显赫了数十年,他的父亲便是曹魏的名臣贾逵,被后世尊为“魏晋八君子”之一。与皇室结为婚姻之后,贾氏在朝廷中的威望,更加对司马衷的太子之位起到了稳固的作用。

第三、司马衷并非不可为帝

我们后世常常以司马衷的那句“何不食肉糜”来证明他智力低下,那么“此嵇侍中血,勿去”的典故,是否又能证明司马衷的刚毅果敢呢?司马衷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自幼没有见识过其父亲、祖父所经历的血雨腥风,也没有出宫考察过民间疾苦,在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司马衷说出一句“何不食肉糜”并不能代表什么。《晋书的其他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衷的智力确实不高,但如果有贤名之臣的辅左,也不至于让晋朝出太大的乱子。

司马炎册立司马衷为太子,并没有行废立之事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司马炎看中了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多次当众称赞他有宣帝即司马懿的风范,并宣称“此儿当兴我家”。所以,司马炎最终传位给司马衷,也有要隔代传给皇孙司马遹的意图。

只不过他压根想不到。

他的这个儿媳妇,最终催生了历史上惨烈的八王之乱。

整个晋国大地上,瞬间四分五裂,整个天下四处战火纷飞。

这晋朝也由此极盛而衰。

再想想那隋文帝。

把原本的太子杨勇废去,立了自己儿子杨广为太子。

刚开始做王爷的时候,以及做太子的时候。这杨广表现都还可圈可点。

可当他登基做皇帝了以后。

瞬间便暴露出本来面目。

东征高丽,开凿运河,乘船南下游玩。

整个大隋帝国竟然转眼间二世而亡。

再看看秦始皇的太子胡亥,也是个庸碌之辈,区区一个太监居然也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指鹿为马。

这是哪个皇帝都接受不了的呀,也难怪这秦朝会二世而亡。

但如果考虑朱雄英的话。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毕竟历史上也是有前车之鉴的。

比如说那些历史上失败至极的托孤。

千古一帝刘裕刚死,四大辅臣转头就将小皇帝废杀。

自古以来,托孤就是一个神圣的字眼。这是因为托孤代表着一种信任,一种忠诚。商汤托孤于尹尹,周武王托孤于周公,汉武帝托孤于霍光,刘备托孤于诸葛亮,都被后世称为旷世美谈。

然而,并不是所有托孤都是成功的。一代雄主刘裕的托孤,就可谓失败至极。他刚刚咽气没多久,他的嫡长子刘义符就遭四个辅政大臣联合废杀。

毕竟朱雄英此时的年岁太小。

天晓得后头会又遇到什么样的局面。

又比如说北齐皇帝高洋的儿子。

北齐皇帝高洋前期还算是个英明的皇帝。

但是到了高洋的统治后期,他却逐渐无心政事,而是沉溺于声色犬马当中,每日寻欢作乐,行事作风荒淫无度。

高洋有一皇后,名为李祖娥,貌若天仙,温柔和善,但是高洋待她敬重有加,却没有太多宠爱,在当时,高洋宠爱妃子薛氏。

在高洋的执政后期,他逐渐帷薄不修,为了修建奢华无比的宫殿,高洋劳民伤财,当时百姓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水深火热、民生凋敝,但是高洋却不理会百姓们的怨声载道,而是继续我行我素,丝毫不把他的百姓放在眼里。

好在这高洋皇帝虽然不管政务,但是却任命了汉人担任宰相,这汉人宰相,正是杨愔,正是因为高洋身边还有尽忠职守的大臣,才不致使北齐刚建国便亡国。

559年天保十年,觉得自己已经取得了功绩的高洋更是狂妄无比,整日都沉浸在酒精和妃嫔当中,到最后,因为过度饮酒,导致高洋身体亏空,致使他年纪轻轻就暴毙了。

根据史书记载,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他的一生仅有三十四年。

高洋逝世后,北齐皇位传给了太子高殷。

高殷是李祖娥的长子,这高殷和他的父亲高洋不同,他自幼聪明懂事,而且性情宽厚仁慈,纵览天下群书,是个很讲究学问的人。

高殷五岁的时候,就被高洋立为皇太子,但是高洋过世的时候,年仅十四岁的高殷,就登基为帝了。

高洋弥留之际,也想到自己的太子太过年幼,惶恐他会被有心人利用,所以他在临死之前,命令杨愔等人好好地辅左太子,与此同时,他还传唤了他平时最为信赖的六弟高演,并且对高演说:“等我死了之后,你一定要好好的照顾我的儿子。”

高演心中在想些什么,高洋是永远不会知道了,只听他满口答应下来,还劝慰高洋放心,高洋又说:“如果到了紧急时刻,可以让高殷把皇位让给你,但是兄长唯有一个请求,希望你不要伤害他。”

高洋又听高演答应下来,他这才阖眼撒手人寰。

在北齐高氏皇族众多人中,高演是一个很有大智慧的人,他城府极深,杀伐果断,而且十分擅长玩弄权术,处理政事的经验很丰富,在文宣帝高洋执政晚期,他看见自己兄长如此不顾正不务正业,曾经多次悲愤劝戒,但是文宣帝高洋听了,每每只是满不在意地说:“这不是还有你替我处理国事吗?”

是以高洋过世后,高演位高权重,他本来就自诩是个天才,怎么会愿意屈居别人之下,为别人俯首称臣?

所以,篡位这个想法,逐渐在高演脑海中酝酿成形。

最终也导致了高殷的被废。

虽然高殷登基时年幼,但是不得不说,他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比起对百姓不管不顾的文宣帝高洋,高殷十分关心民生,体恤百姓疾苦。

高殷的生母李祖娥,被尊为了皇太后,而高洋的生母娄昭君,被尊为了太皇太后;从位份上来说,太皇太后要远远大于皇太后,而娄昭君手中握有的权力,也确实是大过李祖娥。

为了让自己儿子高殷的皇位坐的更加牢固,李祖娥找到朝中的亲信大臣,希望他们能够站在自己这一边,并且废掉高演、高湛生母的娄昭君,从而让皇权达到高度集中。

这个时候,高殷身边的肱骨老臣也和李祖娥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些以杨愔为代表的老臣,早就预感到高演权力过大,以后恐生事端,所以一心想要推行全面改革,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当杨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高殷之后,他获得了高殷的大力支持,但是杨愔整顿朝廷的力度之大,让许多被罢黜的官员内心怨恨,于是他们纷纷投靠到了高演麾下。

但是这件事情,还是被太皇太后娄昭君知道了,她得知李祖娥有废掉自己的心思后,震怒不已,并且放话出来:“我们怎么能让一个汉人女子玩弄?”

娄昭君当即就把这件事情告诉给高演,而高演早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党羽,只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就一举把皇位给夺过来。

560年乾明元年,高殷和杨愔商量过后,预备架空高演手中权力,但是因为平秦王的倒戈,导致高殷和杨愔的密谋被高演知道,高演勃然大怒,带兵闯入皇宫,而高殷对这一切都没有准备,登时手足无措。

同年八月,在太皇太后娄昭君的命令下,年少继位的高殷结束了自己历史不足一年的皇帝生涯,被贬为济南王。

随后没多久就死了。

朱元章显得无比为难。

如果要立太子的嫡长子朱雄英。

那么如果自己撑不到他活到成年,那么这一切的风险都是非常高的。

身后之事,谁又能预料到呢?

一想起朱雄英那张稚嫩的脸,朱元章变整个人开始纠结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