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晋商八大家(2 / 2)大明:躺平的我,被崇祯偷听心声首页

换取“盐引”,然后才能在两淮购买食盐进行销售。

这样的制度出来以后,因为边地都集中在北方,运输路途的遥远,

已经边地的凶险,吓退了很多商人。

但是这队伍长期活跃于边地的山西商人完全不是问题,山西就是边地重镇。

山西商人凭借不怕死、不怕苦的精神,投入到为明军提供军事物资的队伍中,

由此获得经验食盐这样的一本万利的生意。

山西商人控制了粮食转运和食盐经营两项大宗贸易,

明朝曾有流传,两淮的盐商十之八九都是山西商人。

山西商人以此为中心,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到明朝后期,

山西商人的触角伸到茶叶、纺织业、药材等各行各业。

因为经常为边军运输物资,晋商与边军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因此本该是帝国大门守护者的边军将士,开始为晋商出入边关,

进入蒙古各部和辽东提供了方便之门。

另外,晋商在两淮的势力扩张,使其可以投入大量的资源,

资助读书人通过科举进入明朝朝堂,成为他们走私牟利的保护伞。

终明一朝,有两大边患,一个是东南的倭寇,另一个就是北方的蒙古和后金的侵扰。

这里面都有两大国家内部的势力在支持,一个是东南海商,另一个就是晋商。

努尔哈赤的后金势力兴起之后,从万历到天启,再到崇祯,明朝一直都期望以经济封锁限制后金的发展。

但是因为晋商的存在,以张家口为基地,

通过蒙古向后金输送粮草等军事物资,甚至传递情报,协助后金击败明军。

皇太极时期,满清数次破长城而入,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

掠夺了大量财宝物资,但是这些东西都无法支持满清进一步军事扩张,毕竟金银不能当饭吃。

这时以晋商为首的销赃团伙出现了,他们从满清手中获得掠夺自中原百姓的金银财物,

再从中原收集大量粮草军资,运入关外资助满清。

满清入关后,其野蛮人的习性,无法支撑大规模的用兵和南下统一战争,军事物资极其匮乏。

满清对晋商进行招抚,顺治赐以介休范家范永斗为首的八大晋商为内务府“皇商”,为满清提供军事物资。

可以说满勤能够入住中原,离不开八大家的鼎力支持,

哦,不对,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他们成为了满清入侵的狗腿子,每一笔财富,都饱含汉人的鲜血。

满清军队南下之后,在江淮、四川犯下累累罪行,名为统一,实为掠夺。

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四川大屠杀”。

可以说,明朝的灭亡离不开他们的“忠君爱国”啊!

什么?你说一个国家的灭亡怎么能怪商人呢。

资本的力量是可怕的,特别是明末已经有资本主义的雏形了。

金钱开道,朝廷滚滚诸公都是他们的保护伞,

就像现在,别的不说,刑部尚书孔士聪,孔家的,工部尚书曹睿之,曹家的。

相当于,仗还没打,一半以的人都站在人家那里了,怎么打?

前面将士拼命打,后面商人大官拼命卖,能打得赢,才是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