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角逐(1 / 2)C位,得拼!首页

夜微凉,树影婆娑。

秋射治兵刚一结束,次日晚,曹爽的心服幕僚丁谧即专程赶到大将军府,请其尽快调整中护军将军人选。

“这次治兵秋射,那司马师就差把狼子野心四个字写在脸上了,听闻他在护军日日加紧操练新兵,究竟有何目的,焉知他们背后打的什么算盘?纵留此人在护军,必致祸患。事不宜迟,不可再拖了!”丁谧急切道。

这件事,去年丁谧已经和曹爽提过几次。曹爽一直有些犹豫,下不尽手。

司马师冷面寡言,和他打过交道的人多少都有了解。此人不好相与,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十分固执。

但是,公心而论,不管是做事或训练,此人并不敷衍,不失为一把好手。因此,即便是护军内外有不少对其不满之辞,一时也找不出十分过硬的理由替换他。

看曹爽至今也尚未拿定主意,丁谧有些失望。想了想又道,“若是大将军实在觉得将其调出护军有些操之过急的话,至少也要先缩减护军编制规模,限制他手中兵权。”

“大将军还有何犹豫?您为人忠厚,但也要有个限度。”

“莫忘了去年西征伐蜀撤兵之时,司马懿的人是怎么对你的?跑的跑逃的逃,又何曾真心为大魏江山着想了?”

这话瞬间戳中曹爽心中伤疤痛处。当日西征落难之时,拼死保护他的惟有夏侯玄和其副将林墨手下的一干弟兄们。

犹记得魏军撤兵时,先锋郭淮跑得比谁都快,率先带人撤退逃命。魏军遇险和蜀军激战正酣时,副将司马昭又无故消失几日不见踪影。这两人,一个是司马懿心腹亲随,一个是他宝贝儿子,差点儿害得他命都没了!

西征结果论定最终虽以一笔糊涂帐带过,未曾追究于谁。但这事儿至今想起,仍是曹爽心中的一根锐刺。

丁谧进一步上前道,“不知大将军察觉没有,这一两年,护军内部变化不小……咱们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去年春,趁我朝大军西征之时,司马懿先是请旨扩募新兵,这暂且不提。属下还听人说,前不久,司马师请了五校营的郭氏兄弟前去护军观摩,指导新兵操练……”

曹爽有些惊诧,“有这等事,司马氏和郭氏之间何时竟然走得这么近了?”

丁谧道,“千真万确。属下以为,司马师请郭氏兄弟去护军,恐怕是太傅的意思……”

曹爽眉头紧蹙。早在西征前,已经有幕僚提醒过他,司马懿和郭太后间似有走动往来,自己当时还未在意。如今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恐怕真没那么简单。

以前,他还碍于对方的年纪和太傅身份,凡事都留了情面。

如今看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真是一点儿不假。那就休怪本将军无情了!

几日后早朝,群臣在太极殿议事。

中领军将军曹羲出列奏请调配中军内部军营配置,“陛下,禁军既然担负守护皇城之职,其配置直接关系到陛下安危和社稷稳固。为加强皇宫守备,特奏请将原属中护军的中垒、中坚两营划出,归中领军直接管辖。”

乍听其言,少帝曹芳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在他的印象中,中领军在禁军中一直居于首领地位,中护军本就属于中领军统辖,现在为何又要把其中两营划为中领军直管?这是什么道理?

小皇帝年少不懂,朝堂上的老狐狸们却是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儿了,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

之前司马师在中护军练兵,大展拳脚的同时,也大大激化了中护军内部的不满和暗斗,老兵新兵之间一直有矛盾。看来,曹爽终于忍不住要出手了,要缩减司马氏父子手中的兵权,把中军的大部军权都集中控制在曹家人手中。

少帝曹芳坐在龙案之后,习惯性地望向曹爽,指望他开口拿主意。曹爽则摆出一副谦虚受教的姿态,未发表意见,表示愿听群僚高见。

司马师在队列后听到曹羲奏言,大吃一惊!他们想要动手拆分护军,竟然事先连跟他这个护军将军知会一声都没有。

他气愤难耐地正待迈步出列,父亲司马懿却抢先一步在他前面站出来了。

“陛下,朝章国典,皆为不毁之制。本朝禁军制度乃建安十二年武帝时所定,中军系统诸营设置,已经沿用数十年,今日曹将军所奏,似乎并无先例可循,请慎思……”

司马懿的话音刚落,五兵尚书邓飏即道,“若说先例,禁军设置最初始于秦,汉朝沿用,我朝大体沿用汉制,并有所改进,乃是对旧例取长补短而成,并非如太傅所言,一成不变吧?”

丁谧也即出列道,“众所周知,秦时是领军、护军并行,到了建安年间,太祖武帝为加强皇室宿卫,改领军、护军为中领军、中护军,以中领军统管中护军及五校尉。可见,历代典章制度皆是与时俱进,请陛下明鉴,太傅明鉴。”

朝堂陷入短暂沉默,无人再出声。

谁都知道,今日上奏者虽为曹羲,他背后却是曹爽。谁没事儿非要跟当权的曹大将军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