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7(1 / 2)被找回去继承王位之后首页

周围亮起烛灯,小满将两只盐口袋放在桌上:“这是我的族人夏天采集的,正宗海盐。”

古有熬海煮盐之法,上溯可达几千年。再近一千年,自唐宋起有了卤水置换的制盐法子,耗时更短而且更省热力,后来便成为官家主要的制盐之法。

而在金乌部,人们采集的是礁石、海滩上的散碎盐花,海水落潮后大片沙滩暴露在阳光空气中,只需三四天的暴晒就会逐渐产生盐花,涂氏总会在这时候叫上全族的女人,去将它们采回来。

“嗯……”汤叔捻着指尖的盐。

这样采集来的盐,首先是比较脏,杂质沙子比较多。

小满也明白,她不指望卖出太高的价钱。

“老六,来掂一下分量。”

小满表情一喜,这是卖出有望啊!

被叫做老六的是个独眼跛子,他一瘸一拐过来,单手抓起一只布袋:“十八斤七两。”

这人有徒手称重的本事,只见他拎起另一只:“十四斤二两。”

两只口袋加起来三十二斤九两。

“这样吧。”汤叔算了笔账:“列国产盐,莒为上产,齐、楚中产,越为下产。”

“下产盐,十两三戈。”

小满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这里用的是一斤十六两制,她那三十二斤便是五百一十二两,加零头九两,便是五百二十一两。

按十两盐三戈的价钱,能卖一百五十六戈。

一百五十六……住店一天就要五戈了,这个价确实不高啊。

“不过你救了汤叔的命,便按中产盐的价格跟你收。”汤叔大手一挥,叫另一人拿钱。

中产盐!

小满算了半天,被突如其来的惊喜打懵了。

中产……中产盐是多少钱?

果然人生就应该多做好事啊!!

中产盐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高价,它是十两五戈,汤叔给了两百六十一枚戈币。

以往小满只在博物馆见过这些远古货币,它们来自遥远的青铜时期,经过了千年岁月洗礼光泽不复当年,显得古旧和暗淡。

而手中的戈币十分闪耀,周身布满纹饰,还贴心地将戈的尖头做钝。

小满没想到它们在盛期是如此美丽。

“谢谢汤叔!”

“客气什么。”汤叔哈哈大笑,叫兄弟们收拾行囊,他们也要离开了。

“小姑娘揣着这么多钱,路上小心一些。”汤叔嘱咐道,他们有的挑担,有的提箱,还有一个将床上一个病人背了起来。

小满这才发现他们也带着病患。

汤叔解释道:“这是我一个兄弟,路上得了怪病。”

“怪病?”小满问。

对方脸色苍白,身形枯瘦,路过时朝小满笑了笑。

这一笑,露出他枯黄的牙床和鲜红的牙龈。

众人要退出房间,小满突然问:“汤叔,你们平时吃什么呀?”

汤叔被她问得一愣:“左不过干粮就水,到了下一座城池买卖些货物,再去店里吃肉喝酒,兄弟们都是行路人,没那么多讲究。”

小满:“汤叔,我能不能给他瞧瞧?”

“小姑娘,你还会看病?”大家问。

“刃哥的奶奶是我们族的巫医。”小满虚指了一下刃,后者轻点了下头。

事实上,小满认为这个病人应该是得了维生素C缺乏症,也叫坏血病。在大航海时代水手们出海几个月大半年,经常会得坏血病,后来发现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

主要症状是牙龈出血、苍白虚弱,也会伴随皮肤干燥,比如嘴唇干裂或者手脚脱皮。

治疗也好治,多吃蔬菜水果就可以了,所以后来水手们再出海会带上大量的蔬菜水果,间接促进了各类蔬果的传播。

“对对,三哥还真就不喜欢吃菜!”

“是啊,旁人偶尔还吃一两根,三哥说劳什子绿菜,饿的时候吃都吃怕了,当然是吃肉才能吃饱。”大汉们七嘴八舌说着。

“不爱吃菜蔬,那水果呢?”小满从筐里拿出野橘子:“这个季节野橘子味道很好。”

这棵野橘子是她精心挑选的,不仅酸苦味少,果肉间的丝膜也少,小满将橘子掰成四瓣:“汤叔给,各位叔伯都尝尝。”

她在寨子里就因爱笑又嘴巴甜备受长辈喜爱,橘子递去时,他们没什么拒绝便都接了。

橘子汁水丰盈,滋味酸中带甜,在这个季节显得格外清新。

橘子能不能治病他们都不确定,但冲这滋味也值得买,汤叔当下拍板,这些野橘子他们全要了,包括装橘子的竹筐。

“汤叔太客气了,这东西漫山遍野都是,又不值钱。”

小满笑眯眯算道:“野橘子全送给各位叔伯,就是这筐是我同村小姐妹编的,小姑娘还指着钱当嫁妆呢,所以小满就代她收——三戈就好啦。”

小满竖起三根指头,汤叔大笑:“真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就学会跟我做生意了?”

“好,三戈就三戈。”他数出三枚戈币放在小满手里。

“谢谢汤叔~”

拜别客商,小满他们的行囊就轻松多了,可惜马被白面的人放跑了,她只好和刃背着剩余的干粮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