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雕版(1 / 2)三国工程师首页

有字习的卫臻都无聊,来到蔡家后,只伺候卫臻起居的蓝儿就更无聊了,看着典韦能跟着卫臻识字甚至读书,蓝儿很眼热,和卫臻说起典韦时,心思单纯的小丫头片子根本遮掩不住羡慕之意。一个羊是赶,两个羊也是放,卫臻索性让蓝儿也跟着一块学,当然,他是没有耐心再从头教起的,学有小成的典变成了蓝儿的拼音老师。

卫臻其实有回卫家的意思了,学琴不成,习字只剩下练习的苦功夫,蔡家两个颜色动人的小娘子又都被买家订了货,一个被人家下了订单,一个甚至都到了发货的阶段,留在蔡家实在是无所事事,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回到卫家试着搞些发明创造呢。毕竟在卫家人力物力财力都要顺手的多,浪费再多,卫兹也不会皱下眉头。

但一来他求学时间实在太短,连两个月时间都不到,二来蔡邕作字典,拼音方面免不了有些小问题要咨询他,总之一句话,就是他尚未学有所成,此时不宜离去。

卫臻无奈,只有自己找事做,免得把自己闲出毛病来。

卫臻决定做的是雕版印刷。

发明多了并不是好事,目前卫臻弄得要么是农田里的事,要么是厨房里的事儿,再不济点就是给蔡珟做了个秋千。这些都是被士人鄙视的农工之事,做多了,会被士人鄙视的,聪慧的蔡琰已经隐晦的提醒过最好少做这样的事情了。这也是为什么卫臻会想到拿出拼音和标点符号来,毕竟他也是士人,总得做些读书人应该做的事。除了这两样,他还弄出了深受蔡珟喜爱的象棋和叶子牌(扑克牌),如今他决定拿出个更有震撼性的雕版印刷。

知易行难,当真正开始着手时,想法很美好的卫臻,深深体会到了现实的恶意。

卫臻最先想做的是木版,找来圉县最好的木匠,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后,有些战战兢兢的木匠壮着胆子告诉卫臻,他的想法根本不现实。

“卫郎君,你这个主意是很好的,但所需木材怕是要桑枣榆槐等木质较为致密的才行,另外新鲜木材极易变形,需晾干后浸在桐油里,待木料浸透后才能适用,光是这一道工序怕是要两个月都不止!”

“三个月?”

卫臻哀叹,自己要这家伙三天刻出来,好家伙,这厮直接延时到三个月,偏偏他说得道理卫臻一听就明白。

“还有别的困难吗?”

三个月不是不能忍,慢点就慢点,质量能保证卫臻也能接受。

“回卫郎君,有,木版留太薄,小人怕到时候沾染湿气变形,所以要留厚一些,为免到时变形不能用,小人认为木版厚度当在两寸为宜,愈厚愈好,木材厚了,沾染湿气后不易变形,就是笨重了些,另外,木材纹理清晰,若在上面雕琢文字,小人怕是力有不逮,郎君还是找一个技艺拔尖的雕刻匠为好,免得误了郎君的事!”

卫臻无力的挥挥手,木版的事情还是就此作废吧。他决定用石版,笨重是笨重了点,可两寸厚的木版也不轻啊。

圉县虽地处平原,但只要愿意花五铢钱,合用的石头还是能找到的,石匠就更好找了。字也不费事,躲在书房用功的蔡邕写个几百字的功夫还是有的。

贵人交代的事情,贱籍的石匠如何不敢尽心尽力。三天的功夫,满眼血丝的石匠就交出了成果,领了百枚五铢钱千恩万谢的去了。

石匠的手艺不错,刻出来的字有蔡邕字体的七八分神韵。

“哇,世兄,你这心思真是奇巧,这等办法你也想的出来,有了这等利器,岂不是再也不用辛苦抄书了?”

看着卫臻将涂上印泥的石版在泛黄的纸张上轻松印出数百字,前来围观的蔡珟惊叹不已,前些时日,为了给老爹蔡邕抄书,她手腕都要累折了。对抄书的辛苦深有感触。

“怕是不行,印泥浮于纸张之上,翻弄多了,容易模糊不清,再说印泥耗费不低,用来大量印制多少有些奢侈靡费!少量印制的话,石版制作不易,怕是还不如手抄来的便捷,我看倒不如用墨来印制。”

蔡珟是纯粹凑热闹的,蔡琰的加入却是因为兴趣,听说卫臻准备发明一种不用手抄,直接像印章一样印书的工具,平日里很少像蔡珟那样和卫臻厮混的蔡琰也来了兴趣,兴致勃勃的加入了卫臻的发明俱乐部,因为用心,蔡琰就比蔡珟认识深刻多了,很容易看出了眼前印制之法的不足之处。

印泥的主要成分朱砂可不是便宜货,用来大规模印制文章一般人可消受不起,效果也不好,容易模糊。

“昭姬妹妹说得有理,朱砂昂贵,靡费甚多,确实不宜大规模印制,吾本意也是准备用墨印制,用印泥只是检验下石版。”

顺便表示咱发明雕版是从印章得到的灵感!